操盤工作室(財經紀實小說)

日前,證監會發文要明確企業具有科創屬性的特徵,這很好。在今天大家都在積極尋找有價值、有潛力的科技股的時候,規範一下科技股的屬性挺及時的。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科創屬性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採用的是“常規指標+例外條款”的結構,包括3項常規指標和5項例外條款。企業如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即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如不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但是滿足5項例外條款的任意1項,也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

這3項常規指標是: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

根據上述三項指標,初步篩選出具有科創屬性的上市公司共有1128家。因為專利數據的不全,在同時滿足研發和營收相關指標後,按照2018年專利技術的賬面價值排序,排名前10名的公司分別為眾泰汽車(000980)、三安光電(600703)、中國石化(600028)、恆源煤電(600971)、中化國際(600500)、格力電器(000651)、歐菲光(002456)、中國西電(601179)、中環股份(002129)、上海電氣(601727),所對應專利技術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5.24億元、14.63億元、13.51億元、10億元、8.56億元、8.18億元、7.78億元、7.38億元、7.27億元、6.9億元。

“我們常說一切靠數據說話,有了量化標準後的科技企業也許更能讓人信服。”高智說,這樣的標準指標比過去那種拿個地方上頒發的什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就成了高科技企業的個股靠譜多了。那些企業大多是為了能享受高技術開發區的科技型企業稅收待遇而存在的。

“只有在研發費用上敢於投入,有硬核技術、複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的企業才是真正有潛力、可以長久持有的個股。”嬌嬌表示要好好按此標準找一找,既然監管層已經指明瞭方向,浪費了機遇就可惜了。

明日倉位: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