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那人類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驅使著人類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已經遍佈了整個地球。然而那好奇的種子依然在人類中滋養,孕育。探索未知,永不停息。


前幾期,我們介紹了地球的“邪惡雙胞胎”金星( , )和我們的母星地球( )這一期,我們繼續向外航行,來看看人類瞭解最多的行星-火星(Mars)。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文章,請關注我們。

火星(Mars)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

火星(Courtesy NASA/JPL-Caltech.)

圖片版權(Courtesy NASA/JPL-Caltech.)

命名:火星(Mars)的英文名字的是以古羅馬宗教和神話中的Mars(拉丁語:Mārs,發音為[maːrs])來命名的,Mars是人民的父親,士兵和農民的守護者,戰神和毀滅之神,農業之神。他在羅馬神話中的地位僅次於 Jupiter(木星) ,他是羅馬軍隊宗教中最傑出的軍事之神。火星在中國古代時因為其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所以被人們叫做“熒惑”。有人認為它的名字與五行學說中的“南方屬離,五行屬火”有關。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

圖片版權(By Unknown artist - User:Jean-Pol GRANDMONT (2011), CC BY 3.0)


數據:火星的半徑只有3390公里,大約是地球的一半。它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28億公里(1.5個天文單位)。陽光到達火星要大約12.8分鐘。火星上的溫度可以高達70華氏度(30攝氏度),也可以低至約-225華氏度(-143攝氏度),平均溫度也在-63攝氏度左右。 而且由於火星的大氣非常稀薄,導致了來自太陽的熱量很容易逃逸出這個星球。 舉個例子,假如您正午時分站在的火星赤道附近的陸地表面,您需要穿著短褲,頭戴冬帽。因為您腳下的體感溫度為27攝氏度,頭頂卻只有0攝氏度。火星的大氣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氮氣,氬氣,還有少量的水蒸氣。火星上偶爾會颳起覆蓋幾乎整個星球的沙塵暴,沙塵的時間也會持續幾個月之久。如今的火星沒有任何的磁場,但是在它南極的地域內,有的地方的地殼磁化現象非常明顯。科學家認為這就是火星曾經有過和地球相似的磁場的證據。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0.375倍。


時間:火星自轉週期約為24.6小時,和地球非常類似(23.9小時)。因為他比地球離太陽更遠,這導致了它的公轉週期也較長,大約為687個地球日,火星旋轉軸相對於它的黃道面(它繞太陽公轉的平面)呈25度的夾角(地球23.4度)。這導致了火星有著明顯的季節變化,又由於火星的公轉軌道為橢圓形,這導致了火星的季節週期長短不一。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

火星衛星(Courtesy NASA/JPL-Caltech.)

圖片版權(Courtesy NASA/JPL-Caltech/ASU/SSI)


衛星:火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或稱福波斯-Phobos)和火衛二(或稱戴莫斯-Deimos)。較大的一顆為火衛一,它的直徑有22.2千米,距離火星有9,377千米,火衛二的直徑有12.6千米,距離火星有23,436千米。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

登錄火星各個探測器的位置

圖片版權(Courtesy NASA/JPL-Caltech.)


探索:從1960年開始,人類向火星發射了不下幾十次的宇航探測器,從美國的水手4號探測器飛掠過火星傳回第一張火星照片開始,到1971年12月前蘇聯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實現火星表面第一次軟著陸,到1976年9月美國維京1號探測器傳回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照片,到如今的4個火星表面行走的火星探測器(“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再到本應今年(2020年7月17日)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因新冠狀病毒等原因,NASA推遲了計劃),火星逐漸成為了人類瞭解最多的行星。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

好奇號拍攝的火星全景圖片

圖片版權(Courtesy NASA/JPL-Caltech/MSSS)


好了,對於火星的星球屬性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們會繼續滋養我們基因中的“好奇”,使我們的腳印踏遍這個星球上所有的地方。請繼續留意本頭條號哦~(點贊,關注,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