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安家》感覺不敢在創業了,因為如果照搬,咱也沒有背景

最近看完《安家》這部房產中介的電視劇,感覺還是收穫很大的。知道了每行的不容易,也知道了他們的利益分配規則。同時也再次認識到各種人情冷暖,算是一部很好的,反應很多社會現象的好劇本。


看完《安家》感覺不敢在創業了,因為如果照搬,咱也沒有背景

智善好施徐姑姑


看完《安家》感覺不敢在創業了,因為如果照搬,咱也沒有背景


在劇中我們感受到了徐姑姑的睿智和管理能力,同樣在他處理老洋房上面的獨特魅力,值得我們去品味和借鑑。這其中不乏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老郵遞員、海外的偵探等等,都體現出來徐姑姑為人處世不但低調圓滑,而且還很有遠見,知道那些人可以交,並且用心去交。而不是一錘子買賣,用完拉倒的做法。

盲強好勝房似錦


看完《安家》感覺不敢在創業了,因為如果照搬,咱也沒有背景


再看看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我覺得也挺不錯。不但反映出來很多女強人的工作作風,也反映了很多從底層走出來的孩子們的心靈和痛楚。之所以一開始的爭強好勝,主要是她因為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去努力爭取,不賺錢他就沒有安全感。而接觸了徐姑姑之後,讓她學會了很多。雖然學會了不少,但是用起來還是差了點意思。老洋房房產糾紛問題,以及房產墊付的問題,都是他簡單的理解學習模仿徐姑姑,沒有學到精髓,不知道徐姑姑的樂善好施,那是經過他自己慎重觀察和審視決定的。而房似錦看著一位,對任何人都可以投桃報李。最後弄得自己都懵了,到底做錯哪裡呢?我覺得錯在不會看人,不知道你們有什麼看法?

說說創業

不要負氣創業

當徐姑姑和房似錦被撤銷店長的時候,我以為他們會立刻創業,因為他們當時是被逼到牆角了,但是他們沒有。理由是當時離開就是敗走,容易被看扁。然後擔心兄弟們沒有飯吃,所以他們堅持下來了。這段,其實可以反映出我們很多人,有創業想法的時候,可以借鑑一下。那就是不要遇到挫折就要想著創業,你可能因為負氣創業,導致自己創業很快的失敗。

不要義氣創業

當小樓因為幫著房似錦要回來4.2萬的中介費,被負心客戶投訴,導致失業。看著小樓因為被拉了黑名單,要上火車的時候,我以為徐姑姑會召集大家創業做房產中介,結果還是沒有。這就告訴我們,創業的事情不能意氣用事,你可能因為別人為你付出了東西,你要創業給它彌補損失。這樣也會因為草率,而導致創業失敗。

組隊創業

最後在翟雲霄的步步緊逼,以及他的長租房業務模式的激進,讓徐姑姑和房似錦徹底選擇出來創業。並且徐姑姑動用自己的人脈,實現了自己的天使輪融資。這個是模仿不來的,因為這是要自己的平時積累和信用表現的。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徐姑姑能力強,也不忘了找大佬來投資入股。目的就是,在有限責資源下,能吃下這個頭巨象。而自己的工作團隊,是可以分分鐘就召集起來的,盲目著急沒有用,因為你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兄弟們再願意和你拼命,也不能沒有飯吃啊。所以創業你只要保留6個月的團隊工資,作為儲備,雷打不動的存在,被挪用的那就沒辦法了。

背後的BOSS

看完《安家》感覺不敢在創業了,因為如果照搬,咱也沒有背景


看到最後一集的時候,我以為徐姑姑的城家公寓開起來就可以盈利了。結果發現他們直到開業了,資金已經非常捉襟見肘了。徐姑姑動用了自己的同學團隊,但是他們都是出工不出力。指望不上,還是他的律師同學說出了真相,徐姑姑的老洋房書,都是他爸花錢買下來的30萬冊。雖然徐姑姑心裡有怨氣,但是房似錦還是很及時的找到了徐老爺子,請動了徐老爺子,徐老爺子親自下廚作的佛跳牆。父子和睦,老爺子注資完成城家公寓最後的輸血。這個項目確實不錯,就是費錢。可見創業要麼有錢,要麼有背景,不然成功太難。

寫在最後

因為你可能不是輸在方向不對,就是輸在資金不夠。你總有你考慮不到的困難和阻力,很多時候你可能還是需要別人拉你一把,我們自己審視一下自己,有多少人可以有這樣能在最關鍵時候拉你一把的呢?這也是為啥富二代創業比較輕鬆,在他們的父母薰陶下,創業對孩子就是個鍛鍊,失敗了怕什麼?就是交個學費,他們自己也是摸爬滾打過來的,他們理解孩子的困難,不但會給與理解和支持,更多的還是給與金錢的支持和方向的支持。再看看我們普通人創業,除了能說服自己,誰也說服不了的。因為家人和親人們的認知,決定了他們只認上班打工是最好的選擇和唯一出路。認為創業就是自尋死路,加上你自己沒有好的產品做例子,確實會讓你創業很累。每天要面對客戶的各種問題,回家還得面對家人的各種冷言冷語,冷嘲熱諷的,更有的還有房貸和車貸的壓力,讓你根本喘不過氣來。所以你創業的時候,葷多決策因為你瞻前顧後,資金緊張,都做了錯誤的決策,創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這時候,家人再次問候你,看看我說你不適合創業吧,這次教訓還不夠嗎?你可能更是無話可說,你說是嗎?

看完《安家》感覺不敢在創業了,因為如果照搬,咱也沒有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