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情散記 五

為紐約風景拼圖補一個角

紐約疫情散記 五

今天,星期五,早上起來一下子沒有時間概念了,因為快一個星期沒有按照上班時間表作息。離暫定的返工日期還有整一個月。不會這樣就把日子過昏了吧?

查看新聞,紐約州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超過了七千,其中紐約市四千多。州長庫默下令,非緊要行業和部門員工必須百分之百在家工作。昨天還是百分之七十五。看來紐約感覺到了隔離、減少人際傳染,是把確診人數曲線拉平,甚至降低的關鍵,因為檢測已經大規模展開了,不加強隔離,檢測後數字肯定不斷上升。

我兒子在曼哈頓金融公司工作,也在城裡居住,這些天一直乘坐吳伯上下班,公司提供車資。看到「百分之百」的消息,立即給兒子發短信。他說,今天應該是在辦公室上班的最後一天了,明天起WFH, 在家工作。他擔心回到法拉盛家會對外婆造成潛在影響,決定繼續留在曼哈頓公寓,至少到下個週末。雖然他可以買外賣,自己做飯,我們去超市購買了食品,計劃明天做一點菜送去。

顯然,我們需要準備,平安度過艱難時刻。不過,準備和驚慌是不一樣的。由於川普總統用了「中國病毒」一詞,很多華人非常擔心,怕在抗禦病毒的同時,還得面對歧視性的,針對華人的攻擊。各種流言紛起,消息和視頻在華人小區傳佈,都是負面消息。有的視頻把過去發生的搶劫案件,配上當下的信息;平時也會發生的案件,都和疫情聯繫在一起。前天收到一個微信群消息,皇后區、長島、紐約,華人按照郵政編碼族群,命名為SOS 互助救援,號召群友在一個人發出被搶劫的警報後,立刻驅車前往援助。微信的動員力量,上一次在紐約華人中顯示,是聲援梁彼得警官。後來在選舉拉票等都有作用。如果是華人志願者面對疫情,抖擻精神,互助合作,那可是太好了。因為這本來是華人缺乏的。不過,我們也要留意,這麼多群一下子拉出來,其組織能力,顯然有協調。作為美國華人,我還是那句話:準確的說,我們是華裔美國人。尤其子孫後代都是生於斯長於斯的美國人。凡事要以此為核心。現在某種程度上是「戰時」,每個人的行為都要對美國負責。第二,這樣大規模的群,包括上萬華人,其存在本身是需要一種平衡點,就是不要過度反應,自我製造恐慌心理。第三,我在一個群裡說,遇到事情,首先還是撥打911報警,而不是抓手機在SOS 群求助。寫到這裡,有朋友說,曼哈頓有軍人軍車進駐了。一共有27個州早先已經激活了國民警衛隊,維持社會秩序。朋友說:軍隊出動是好事,對於華人尤其有穩定心情的作用,不法之徒會受到威懾。我看了照片,也許明天靠譜的主流媒體會證實吧。

中午時分,感到華人小區瀰漫的不安情緒,我覺得應該盡一個公民的責任。因為和國會議員孟昭文、紐約市議員顧雅明的幕僚熟悉,就撥打電話聊了幾句,隨後根據建議,寫了一封英文信函給兩位代表本地區的民選官員,希望他們能出面講話,安撫人心,消除民眾過度的緊張和言行。記得一位作家朋友在疫情日記中說,不要把空間留給製造謠言者。種種跡象顯示,謠言來得快而覆蓋面強,「美國不行了」的信息比新冠病毒跑得還快。除了聯邦、州市行政官員每天發佈新聞之外,華人,包括只看中文媒體的華人,需要聽到本地華裔民選官員的聲音,把他們這幾天一直在和警察局溝通,加強保護力量的事,告訴民眾。

下午,開車到嚴力家樓下。他說,朋友送了勁酒,是含有中藥成份的,現在喝一點,有利防疫。這和昨天練拳班的同學說,佩戴一箇中藥香囊避毒,可謂異曲同工。嚴力送了我整一箱勁酒,說,今晚起就不再喝紅酒,開喝保健吧。謝謝嚴力大哥想著我!

回到家裡,一天中第二次到小區公園走動。這個公園離家十條街,是我們的「後花園」。陽光普照,春風和煦,公園的遊人不少。我沒有看到緊張的氣氛,跑步的,帶孩子騎自行車的,幾個意大利裔老人在玩滾球,還有年輕人在打籃球,也有閒坐聊天的老人。我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彈吉他,悠閒平和。我也在公園練走幾步,渾身自在多了。州長說,百分之百在家上班,不要參加聚會等接觸性強的活動。皇后區是紐約市的郊區,大樓少而單獨房屋多,居家,也許本來就包括了在本地小區的散步、跑步等自覺相對隔離的活動吧?那種封門、封街的「封城」,也被居民們自我調整了。希望未來一週,因為大型聚集和頻繁接觸的減少,疫情減緩;而關於治療藥物的進展,如瘧疾藥物奎寧的有效使用等,也在穩定民心。

有朋友告訴我,這幾天寫的「散記」被當成日記閱讀。還有轉告說,華夏文摘轉發了我的文章,冠以「紐約封城日記」。我很感謝朋友的支持,以前的Zine 短文、詩,閱讀量不過幾百。但這些散記,都有一千多的閱讀。這是我欣慰的。寫文章也好比出產品。有人閱讀,說明有用。對了,選用我文章去華夏文摘的朋友,拜託把我的筆名寫全了,是「思淵堂」。

紐約疫情散記 五

社區公園一景1

紐約疫情散記 五

社區公園一景2

附上幾張圖片,是我在法拉盛的小區公園隨手拍攝。緊張的地方和時刻肯定有,如州長市長的新聞發佈會,醫院中醫生護士的忙碌,曼哈頓空蕩蕩的街道,這些圖片,是為疫情下紐約風景拼圖,補一個小小的角。

2020.3.20


邱辛曄,生於上海,移居美國三十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古典文學專業碩士。曾任上海三聯書店編輯。留學美國後獲多種學位。

現從事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擔任皇后公共圖書館系統中法拉盛圖書館副館長。紐約華人作家筆會副會長,法拉盛詩歌節執行委員,北美書法家協會理事。在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出版了近十種著作,包括個人詩集《深洞》。曾獲美國國會眾議員和紐約市議會、紐約市主計長等頒發的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