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國封港,供需面臨失衡,二師兄的口糧會漲價嗎?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風起雲湧,最近一則新聞吸引了大家的關注:阿根廷決定在3月31日全面實行強制隔離措施,並暫停位於羅薩里奧北部一重要港口活動。這個事件引發了另一個問題,阿根廷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國,在全球豆粕貿易中佔了40%以上的份額,其封國閉港的措施必定會對大豆供應造成衝擊。此外,全球重要的大豆出口國巴西和美國的當前農貿出口情況也並不樂觀。(來源:華夏時報,3月23日)

基於此,近兩週以來資本市場上的豆粕價格大幅拉漲,近兩週大商所豆粕期貨價格指數漲幅為7.04%,基日以來漲幅為21.99%(數據來源:wind,截止日期3月24日,基日是2013年1月4日)。關注更多元的大類資產,總能發現更多投資機會,今天小夏和大家聊聊豆粕的投資行情。

01

震盪行情中豆粕為何能逆勢走強?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後得到的一種副產品,大約85%的豆粕被用於家禽和豬的飼養。我國豆粕是由進口大豆壓榨的下游產品,上游供應依賴國外市場,美國、巴西、阿根廷是我國進口大豆的主要來源國。

原材料端——也就是大豆,出現供給不足正是這輪豆粕接連漲價的主要驅動因素。專業人士指出,現在海外運輸過來的大豆量每月在400萬噸左右,每週壓榨出來豆粕的量在110萬噸,而國內的豆粕需求在120-130萬噸每週,供給端的缺口已經出現。(數據來源:中國證券報。3月24日)

大豆為何供應不足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受疫情影響,巴西桑托斯港裝卸工人決定從2020年3月18日起停止活動至少14天;

其二,阿根廷封港,大豆出口可能減少;

其三,阿根廷上調大豆出口關稅;

其四,疫情蔓延引發恐慌情緒,大豆進口成本增加。

除了原材料供應不足,豆粕價格逆勢上漲還與豆粕的“必須消費品”的屬性有關。雖然黑天鵝會影響資本市場,但中信建投研報稱,“人類生活必需消費品的用量將獨立於金融突發事件”,以美豆為例,即使2008年全球經歷經濟危機,美豆的出口預估不降反升。

02

長期來看,豆粕行情或將迎來更多利好

長期來看,豆粕的上漲行情會走多遠呢?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供需影響價格,供過於求,則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

未來豆粕的供需趨勢如何?

從供應方面來看,天下糧倉預計3月份大豆到港量偏低,大約為489萬噸,低於5年平均水平550萬噸,供給量明顯減少。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得到有效控制,進一步的供應短缺可能還會出現。(數據來源:中國證券報,3月24日)

除了運輸憂慮之外,疫情可能還會影響到大豆的種植。國泰君安研究顯示,3月中旬,阿根廷、巴西部分市場機構開始下調大豆產量預估,此外,美豆春播面積或維持低位。這意味著,豆粕的供給減少,有可能是較長一段時間的常態。

供給減少預期強烈,但是二師兄的飯量和數量可沒少。

從需求端看,根據華泰期貨的研究,國內從政府到企業對後期恢復養殖生產動力足,中長期看,疫情結束後,高利潤刺激下生豬存欄有望回升,禽類價格走高也將伴隨禽類存欄恢復,將刺激豆粕需求的增長。

03

如何抓住這波豆粕行情?

二師兄的心頭好,也是投資者對沖資產配置和抗通脹的良好工具。商品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相關性低,有利於投資者優化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說到大宗商品投資,小夥伴們可能首先想到“商品期貨”,這是一種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特定商品的標準化合同的交易方式。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商品期貨的投資門檻比較高,那麼我們該如何抓住這波豆粕行情?小夏還是推薦選擇相關的商品ETF。

華夏豆粕ETF(代碼:159985)是境內首批商品期貨ETF之一,豆粕期貨合約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的90%-110%。通過投資華夏豆粕ETF,大家無需開通期貨賬戶,僅通過申購贖回基金份額或在二級市場像股票一樣交易該ETF,即可實現佈局豆粕市場,目前一手僅100元左右。豆粕ETF聯接基金(A類007937,C類007938)也已上市,更適合個人投資者和資金量較小的投資者。


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國封港,供需面臨失衡,二師兄的口糧會漲價嗎?


風險提示:本基金為商品基金,以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商品期貨合約為主要投資標的,跟蹤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於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屬於較高風險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投資於本基金存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風險、投資期貨合約的風險、逐日盯市風險、合約展期風險等主要風險,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本資料中推介的產品由華夏基金髮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