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內容導讀:

●導語

●前言

●反思

●經驗

●結束語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導語

•兒子去年考入北京大學。在市重點高中就讀時,考試成績沒落下過級部前三名,多才多藝,主持功底深厚,武術比賽也經常得金獎,還是學校足球隊主力前鋒,風頭正勁。在別人的眼裡,兒子足夠優秀。經常會有人問:王老師,您的孩子是怎麼培養的?

•聽鄰居說,鄰居勸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會說:看王老師家的哥哥,多優秀,跟人家學學。

•也經常有學生家長說:孩子這麼大了,一點兒不懂事。和王老師的兒子比,差得太遠了。

前言

聽到這些,我心裡一點兒都不高興,自家的孩子自己知道,同時還有些失落,就會想起我的同學---小卿。

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魯普斯卡婭

我和小卿,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同班同學。

小卿的媽媽是初中老師,有老師的輔導,小卿考取了清華大學,我好羨慕他。而小卿一直都沒有成功的喜悅,反而憂心忡忡。

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手機,只能通信。小卿在信中告訴我:從小,媽媽就讓他一直學習,從來不做家務。在大學裡不能自理,惹了不少笑話。

小卿還告訴我:學校的壓力太大,他的考試成績全班倒數第一。媽媽打來電話的時候就批評他,總是責怪他為什麼總是倒數第一。

那一次,小卿在電話裡喊:從小到大,我都聽你的,你說我不夠勤奮,我就熬夜學習;你說我懶,我就早晨5點起床;即使困了,我也不敢在學校睡覺;你說我應該多做題,我寫完作業就繼續逼自己學習….我按照您的要求考到了清華,可是我一點兒都不開心,您一直在按照您的設想去“改造”我,我討厭那個“我”…..

從那以後,小卿瘋了,現在40多歲了,沒有成家,沒有兒女,孤苦伶仃。

反思

我一直在反思,中國整個社會的教育體系到底存在怎樣的問題。

教育體系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社會、家長寄希望於老師教育好孩子,現實的是,老師能解決教育問題嗎?不能!

社會、家長也沒有給老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之間並沒有有效銜接、配合。

老師的專職工作是教孩子們文化知識,從小學到大學,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開展過多少呢?很多學校,很多時候也只是一種形式罷了。

老師無法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只能靠家長了。孩子首先要聽你的,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許多家庭教育孩子也類似“賭博”。經常看到專家講座或者發表文章,教導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請問:有這樣的孩子-----他們逃學,抽菸,打架,被學校開除,你們有辦法把孩子調教好嗎?有辦法讓孩子迷途知返嗎?理論和空話沒有實際意義。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教育孩子應該是幸福的事情。


管理一個家庭的麻煩,並不少於治理一個國家。 -----------蒙泰格尼

經驗

兒子考上了北京大學,分享幾點經驗。

1、老師大多瞭解孩子在學校裡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很多都是不會知道的。

託輔班裡的家長都是來問我,孩子的表現怎樣,然後拜託我問問孩子的同學: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的具體情況------有沒有被人欺負呀?有沒有喜歡的同學啦?有沒有和誰鬧矛盾啦?

老師在教科書的傳授上是專業的,但是對學生思想的指導上,還是軟肋,畢竟教學任務艱鉅,而且在思想教育上無能為力,對學生打不得,罵不得,無法有效管理。如果是平行分班,那麼每個班裡都有考試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難道老師有靈丹妙藥會讓每個孩子在學習上都是佼佼者嗎?當然不會。

在學校,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主要兩個因素是:

(1)、老師。

通常,如果老師講課風趣、幽默,和學生關係融洽,通常學生會感興趣並且集中精力去學習。

(2)、早戀。

如果家長工作忙,尤其是雙職工家庭,學生失去了控制,加上老師工作的缺失,學生的路可能會走偏。在制度設計上,我認為中國的教育由學校老師主導是最好的。學校既負責做好孩子的文化知識的傳授,也抓好心理教育、德智教育、體質教育,這樣可以減少很多的社會問題。比如: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工作等。

在家裡,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就是網絡遊戲。除了控制孩子接觸手機和網絡之外 ,別無他法。

蘋果手機前CEO喬布斯從來不讓兒子看手機。這是莫大的諷刺!

為此,為了及時掌握兒子的情況。時刻盯住兒子,避免兒子在思想上出現差錯。我和妻子都辭去了工作,放棄了在單位的大好前途。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2、學會接納孩子的缺點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教子方法。 --------珍妮●艾裡姆

善於鼓舞學生,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經驗 。 -------- 蘇霍姆林斯基

過度溺愛孩子,對孩子不好;無法接納孩子,也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

“孩子,你太懶了!”學習壓力很大,難道孩子就不能有片刻休息時間嗎?一個月總是會有情緒週期,在這個週期裡面難道不允許孩子偷個懶嗎?

孩子為什麼偷懶?壓力大,想逃避;做事情總出錯,總被家長批評,就不敢再次去做這件事了;沒有激情的誘惑等等。

“孩子,你太不懂事了!”怎樣才算懂事呢?順著父母就是懂事嗎?在做這件事之前,咱們家長有沒有冷靜地分析自己到底有沒有錯。

咱們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在家長的眼裡,缺點被無限放大,孩子什麼都不是這多麼傷孩子的心!

回想一下家長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呢:偶爾偷個懶,和家長犟嘴。

咱們小時候也這樣過,憑什麼家長可以,而孩子就不可以這樣呢?

所以,請接納孩子的缺點吧!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3、給孩子空間。

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林斯基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蘇霍林斯基

現在的孩子喜歡自由、開放。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咱們家長通常擔心什麼呢?大多擔心孩子喜歡異性了會耽誤學習。

為什麼非要等到孩子喜歡異性了的時候才去補救呢?關於這一點,我們從兒子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和兒子溝通:學生們幾年的時間裡一直在一起學習,喜歡異性是正常的,不能耽誤學習,而且一定要和爸爸和媽媽溝通。從小學、初中、高中,每個階段,孩子都會有這方面的煩惱,我們一直注重和孩子的溝通。

另外,兒子每週都要看兩次電影,經常聽聽音樂,不還是考上了北京大學了嗎?

所以,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不要再逼孩子了,不要用“前途”這個詞壓垮孩子。他們不是苦行僧。給他們一些空間吧。

4、成功不可能複製。

教育的目的在於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哈欽斯

以我們為例。兒子考取了北京大學,那熟識的人肯定會以我兒子為標榜。但,這是無法複製的。難道,家長都要離職來陪孩子嗎?

有的家長往往認為自己的才是對的;還有家長今天感覺這個老師說的對,明天聽那個專家說教。為什麼你就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個性呢?每個孩子都是單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考試考得好,真棒,可是那是別人的孩子。

為什麼要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呢?這就是另類的攀比。也是在傷孩子的心。

在我家裡,妻子說誰誰怎樣了,兒子就不高興了,情緒就會低落,那妻子不就成了孩子進步、成長的絆腳石了嗎?

成功無法複製,只要孩子努力就好。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5、妻子只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

對於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蒙田

(1)作業寫得不對,切記千萬不要大喊大叫。作業做不對不一定是壞事,一定要分析一下原因。我通過研究近十年的月考、期中、期末試卷,得出如下結論:學校老師只能教考試中60%的考點。通過對託管歷屆1200個學生的調查統計,有90%以上的孩子對一個新的知識點大概需要4-7天的時間掌握,基礎紮實的學生當時就能學會,基礎差的孩子可能一直就學不會。

(2)因為基於女性的生理特點,女性特別“愛叨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對媽媽的逆反心理較之爸爸要強烈的多。我兒子就是這樣。

(3)孩子不優秀又能怎麼樣?

我們來看下最近幾年高考錄取的相關數據以及2019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錄取數據。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中國曆年高考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表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2019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統計表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正視孩子的不“優秀”。

我認為:只要孩子身體、心理、品德健康,那麼孩子就是優秀的!

其實,妻子從事教育工作15年了。但我和妻子仍然有分工:我負責兒子的文化知識、思想教育,妻子負責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

結束語:

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愛德華

本文不是批判,痛心於教育問題。以一個父親的身份,以培養出了一個北京大學學生的案例,現身說法,希望給家長朋友們一些啟發。

家庭教育是門藝術,是項大工程,我們始終都處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裡面。也就是說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所以,我們尤其要注意“自身建設”,給孩子樹立典範,注重孩子的特點和變化,採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這樣既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也是完成了社會的重託。

他高呼:“媽媽,我考上清華了!”可是,最終,他瘋了!

祝孩子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