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出獄為時不遠,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此前,一則有關國美積極戰“疫”的消息登上了新聞聯播。報道稱,國美集團積極落實“應收盡收”號召,發揮大連鎖優勢,馳援多家方艙醫院。受此消息影響,國美系股票紛紛大漲,市場關於黃光裕即將出獄的傳聞再度炒作。

2010年,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由於服刑期間獲得了兩次減刑,其最新應執行刑期至2021年2月16日。也就是說,即便按照正常情況,黃光裕出獄已經還剩下不足一年的時間。此外,出生於1969年的黃光裕已經年滿50歲,按照相關規定,其通過申請保外就醫的方式而提前出獄的成功率也會較高。

十二年前,也就是黃光裕第三次問鼎中國首富寶座,一家三口榮任奧運火炬手的2008年,黃光裕因為涉嫌經濟犯罪突遭被警方帶走,一代商業梟雄鋃鐺入獄。與此同時,其一手創建的家電連鎖巨頭也日漸衰弱,錯失電商發展的良機,2018年更是鉅虧48億元。

近年來,每每有黃光裕提前出獄的消息出來,資本市場總是躁動不已,國美系的股票紛紛被炒作。但一個尷尬的問題是,即便黃光裕真的迴歸國美,面對著今非昔比的行業格局,其東山再起的可能又有多大?


一代梟雄 三界首富

所謂的大佬,都是已經不在江湖多年,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白手起家的黃光裕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大佬。傳說中,黃光裕自幼家貧,從小靠撿破爛補貼家用。1985年,在黃光裕16歲時,就被迫輟學並跟著年長自己4歲的哥哥北上謀生。

黃光裕出獄為時不遠,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一年以後,兄弟二人由內蒙古輾轉來到北京,並在1987年創立了國美電器。如同蘇寧通過廣告戰與低價策略在南京大敗國營八大商場的傳說一樣,黃光裕的國美電器也是通過廣告宣傳與薄利多銷的策略逐漸打開了局面。之後,國美不斷將分店開遍京城,並走向全國,並最終成為連鎖門店最多、銷售額最大的品牌。

儘管黃光裕既沒有學歷,又沒有背景,卻憑著自己敏銳的眼光及商業嗅覺,獨創了當年轟動一時的“國美模式”,實現了財富的快速積累。

所謂的國美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廠方資源與貨款的賬期,一邊過借力廠商資源與賬期,快速進行門店拓展,一邊利用低價策略有效吸引消費者。遍佈全國各地的強大零售網絡,能讓各大品牌家電廠家完成快速的出貨,因而儘管家電廠家與國美合作中存在資金佔壓、產品不合理的促銷降價等問題,但因為國美全國性連鎖的巨大體量,廠家往往都會委屈求全。

國美憑藉著這一獨特模式迅速完成了規模的擴張,併成功登陸資本市場。2004年,在國美成功在香港成功上市後,黃光裕也以102億的身價首次問鼎中國首富,並在2005年繼續蟬聯首富之位。

此時的黃光裕,風頭一時無二。

一張網上廣為流傳的王首富與黃光裕喝茶的照片,更能顯出黃光裕當年的地位與氣場。圖中,王首富的畢恭畢敬與黃光裕的淡定自若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正是2015年,黃光裕第二次蟬聯首富之時。儘管王首富年齡虛漲黃光裕15歲,但富豪榜排名僅在第40位。

黃光裕出獄為時不遠,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2008年,39歲的黃光裕第三次問鼎中國首富,成為真正以白手起家成就大業的一代傳奇。然而,黃光裕也沒有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宿命,2008年也成了黃光裕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


收大中並永樂 成敗皆因好賭

隨著國美、蘇寧的成功上市,這時的家電連鎖行業開始進入到國美與蘇寧的雙寡頭時代,兩者均完成了全國性的佈局。北京大中、上海永樂及盤踞江蘇的五星電器位列第二陣營。

業內人士向知頓透露,相比而言,蘇寧內部管理更加規範,也最早上線企業ERP系統,國美電器管理彼時尚未使用系統管理,另外頻繁促使廠家採用低價促銷在當時也讓一些廠家感到壓力。但國美贏在一個快字,擴張更快、規模更大的優勢,讓國美有了店大欺客(廠商)的資本。

此外,身為潮汕人的黃光裕,還有著過人的膽識,並敢於冒險。黃光裕曾有有句名言被廣為流傳:“我做事的習慣,方向一旦明確,大概都想好,應該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黃光裕性格中既有果敢的魄力,但又有好賭的成分在裡面。

這一點,從其收購北京大中這一事件可以看出。

隨著當時家電連鎖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行業逐漸演化到“只賺流水,不賺利潤”的地步,行業的價格大戰讓二線品牌已經舉步維艱。這樣一來,位居北京大中電器就有出售的打算。據稱,當時國美和蘇寧都有收購大中的意向,但黃光裕對張大中表示,無論蘇寧出價幾何,國美均加價20%。結果是蘇寧進行了周詳的盡調與資產評估,最後開價30億元。正當外界普遍認為蘇寧即將合併大中並從規模上超越國美之時,黃光裕則直接出價36億元現金,最終拿下大中。

此外,在2006年,國美電器以52.7億港元收購永樂,一舉拿下上海市場主導權。因此,在早年與蘇寧的對抗中,國美一直以規模優勢略勝一籌,力壓蘇寧位居家電連鎖霸主之位。

黃光裕出獄為時不遠,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然而,黃光裕的這一好賭性格也給其帶來了麻煩,並最終觸犯法律而鋃鐺入獄。2009年年初,一篇《黃光裕參與公海賭博輸掉80億元》的文章曾在當年廣為流傳。文中提及,2007年黃光裕在澳門賭博一次就輸了上億元人民幣,直到其出事之前,因賭博而輸掉的資金更是80億元。為此,黃光裕挪用了家用電器銷售業務流中的大量的現金,並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

2008年11月中旬,原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因涉嫌“操縱市場”遭公安機關拘查,並於2010年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今非昔比 國美東山再起難度不小

近年來,每每有黃光裕提前出獄的消息出來,資本市場總是躁動不已,國美系的股票紛紛被炒作。但一個尷尬的問題是,即便黃光裕真的迴歸國美,面對著今非昔比的行業格局,其東山再起的可能並不大。

首先,如今的零售江湖,已經不是國美當年的線下佔據主導的格局。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其零售體量早已超過國美數倍。據知頓整理的公開數據顯示,

在營業收入方面,2018年,京東集團以3623億元的營收,同期,阿里巴巴營收也達到2269億元(阿里巴巴GMP為4.82萬億元),但國美2018年營業收入只有643.56億元。

從淨利潤角度,國美差距則更大。2018年財年阿里巴巴淨利潤達到614.12億元,京東集團淨利潤也到達35億元,國美則虧損48.87億元。

其次,即便從家電行業這一垂直領域的銷售來看,國美已經遠遠落後於老對手蘇寧,也被京東與阿里超越。據知頓整理的公開數據顯示,2018全年,中國家電市場全渠道銷售規模達8104億元。其中,蘇寧電器以22.1%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國美僅以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落後於京東(14.1%)和天貓(9.1%)。

分渠道來看,蘇寧無論線上和線下均排名行業前2位,顯示了其在家電領域的實力。其中,蘇寧線上市場份額為30.1%,僅次於京東的38.9%,位居第二。在線下方面,蘇寧則以17.5%的佔比位居第一。但國美僅僅在線下還有一定優勢,以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但其線上市場份額僅有3.5%,不僅遠低於京東與蘇寧,也與第三名天貓(24.9%)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線上銷售的軟肋,也就是目前國美最為尷尬的地方。但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消失,電商流量正在向頭部平臺聚集。

在阿里與京東贏家通吃的先發優勢越來越明顯,拼多多以黑馬姿態緊隨其後的電商格局之下,即便是黃光裕本人親自操盤,恐怕也難再將乾坤扭轉。

儘管如此,資本市場似乎無法忘記那個善於打價格戰的“價格屠夫”黃光裕。或許,這只是資本市場的一廂情願,亦或是資金藉助消息的短期炒作。截止目前,國美市值僅為179億港元,而在黃光裕入獄前最高市值曾接近900億港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