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創造力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一直以來,我們都傾向於認為,創造力是無法鍛鍊的,它是一種無章可循的靈感。可是,創造力真的這麼神秘嗎?


你可能不知道,創造力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創造力研究專家Ken Robinson(肯·羅賓遜) ,在《讓天賦自由》一書中明確提出:創造力並非一成不變的,它可以通過後天的有效鍛鍊進行提升。你完全有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變得更有創造性。


近幾年,隨著各行各業對創新性、創造力的強調,“設計思維”也成為風靡商界、工業界、科技界、教育界的流行詞。它被視為一種創意激發的方式,也是一種創新式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設計思維”發源於設計界,後來被各行各業借鑑,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把它歸納成一套科學方法論。它一共分為下圖這5個步驟,引導孩子們以“人的需求”為中心,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獲得創新。


你可能不知道,創造力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同理心(Empathy):收集對象的真實需求

定義(Define):分析收集到的各種需求,提煉要解決的問題

頭腦風暴(Ideate):打開腦洞,創意點子越多越好

原型製作(Phototype):把腦子中的想法動手製作出來

測試(Test):優化解決方案


其實,設計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隨處可見。無論是一款富有創意的產品,還是一個別出心裁的解決方案,設計思維都能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比如,兒童專屬核磁共振檢查室的誕生。在醫院裡,核磁共振檢查是十分常見的檢查方式。然而對孩子來說,要保持長時間一動不動地躺在冷冰冰的掃描儀器上,是種煎熬。據統計,有將近80%的兒童(7歲以下)患者需要注射全身麻醉才能配合完成核磁共振檢查。


如何消除兒童患者的焦慮與不安,降低全身麻醉的使用率呢?放射科醫生Doug Dietz把這個問題帶到了斯坦福大學開設的設計思維課程中,並得到了解決方案:一個海盜船核磁共振儀!


你可能不知道,創造力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這個核磁共振儀沒有做任何技術上的改動,只是把儀器畫成了一個海盜船,而做核磁共振檢查,就變成了迪斯尼的娛樂項目——海盜船!

當孩子躺上檢查臺時,不用穿上病服,而是需要穿上海盜服。醫生會神秘地告訴孩子,“你的任務就是要潛入這艘海盜船。船體會發出各種響動和聲音,你千萬別動,一動就會被海盜發現,任務就失敗了!”

經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改動,注射全身麻醉的孩子的比例,從原來的80%直接降到了10%。這位醫生,用的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設計思維”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未來世界對青少年的創新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設計思維不僅進入了大量的美國中小學,還迅速風靡全球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