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我們從沒玩懂《死亡擱淺》,直到武漢疫情襲來,彷彿一切都明白了。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遊戲中描繪的世界,不就是對我們現實最好的寫照嗎?

曾經,我也和許多人一樣,對《死亡擱淺》充滿了疑惑。

遊戲節奏慢,缺乏有效獎勵機制,騷操作的米爾人。很多人戲稱它為快遞模擬器,送快遞又不如聽音樂看風景。

如今宅在家無事可做,再來思考這款遊戲,不得不說……

小島秀夫是神,他是遊戲世界的預言家!


預言一:無接觸外賣

《死亡擱淺》裡的全息影像技術非常發達,甚至可以移動。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每當到貨簽收時,主角山姆總是將快遞放到傳送機上,和收件人通過視頻對話完成簽收。

是啊,這不就是無接觸外賣嘛。

當大災難降臨,所有人都選擇躲到了地底下,他們拒絕與外人接觸,像極了疫情下的我們。

時間雨就是疫情,BT 就是新冠病毒。

因為恐懼,我們親手將自己與外部的物質聯繫,拱手交給了送貨員。

這一刻,那些快遞員和外賣員,成為了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一群人。如果他們不給你送口罩,不給你送菜、送外賣,我們的生活將無比焦慮。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從不叫外賣的父母,知道了盒馬,知道了叮咚買菜。一場疫情教會他們用互聯網,也算是一種黑色幽默了吧。至於我們這些年輕人,早就離不開我國發達的物流配送。

你上次走進電器店、雜貨店,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正如遊戲中的那些居民,沒有像山姆這樣的送貨員跋山涉水給你送貨,你喝西北風去吧。

我們當然沒有像《死亡擱淺》的世界那麼糟糕,但情況正朝著出乎意料的方向轉變。

原本運行良好的自發式無接觸配送體系,正遭受封閉式小區管理的瓦解。人們不得不戴上口罩,冒著感染的風險下樓取快遞。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這裡不評價政策的好與壞。只是人們終於想起,犧牲金錢換取便利性甚至是安全性,本就是極其脆弱的社會關係。

我們將安全留在家中,卻將危險推給送貨員。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一切都是人間的疾苦裝作看不到。

理性成為英雄的,不止一個李文亮。在這個特殊時期,還在外奔波維持社會運轉的送貨員們,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這也是為什麼,山姆能被尊稱為“傳說中的送貨員”。因為像他這樣的存在,無比重要。


預言二:善意永遠不會缺席

我很喜歡《死亡擱淺》裡的網絡支援機制。

就像《討鬼傳2》裡能從寶箱裡撿到其他玩家留下的武器,以及看恐怖片時彈幕裡的“前方高能”預警。

當你為眼前的懸崖而感到手足無措時,仔細巡視下,也許你會發現另一位玩家已經為你留下了一座橋。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網友是可愛的,也是最願意無償付出的。對他們而言,這沒有任何實際好處,頂多收穫來自其他玩家的點贊。

唯有拋開利益下的善意,才是最純粹與珍貴的。

這次疫情,我們也看到很多讓人感動的無私奉獻。那些不留姓名,只留現金的捐贈者,無數次打動了我。

正是很多這樣的好人,仍在支撐著我們國家的良心。

遊戲為那些做好事的人,給予了“贊”的肯定。我們又是否可以為那些做好事的人,建立一種獎勵機制呢?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一個進步的社會,是要讓壞人付出代價,也不要讓好人寒心。

所以我願意為那些,為我鋪路的不知名玩家點贊。雖然我不知道你在何方,但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們的感激之情。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過是大家在網上的自娛自樂。但我始終相信,如果你在遊戲裡都做不到善良與溫情,那現實中更不會。


預言三:來自同胞的截胡

有送鏢,自然就有劫鏢。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一開始我並沒有弄懂路上那些米爾人存在的價值,戰鬥力又弱,劫了鏢還能再搶回來,對遊戲進程幾乎沒影響,感覺就是時不時跑出來噁心你。

嗯,還是 BT 更帶感些。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小島秀夫將其解釋為“送貨依賴綜合症”,搶劫不是工作,是刻在他們基因裡的本能。

說簡單些,這幫人被這個世界玩壞了……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大理扣押重慶、黃岡的口罩,以“徵用”之名,行“搶劫”之實。

他們還以為,自己是正義的,正如米爾人一樣。這才是最可怕的。

大理的這次事件,表面上是一次耍流氓。背後所折射的,恰恰是一直耍流氓。

它教會我們,永遠不要低估大災難下人性所展現出的醜陋。

米爾人和 BT 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同胞,後者是病毒。

病毒可以殺,但同胞不可滅。小島秀夫很雞賊地通過遊戲告訴我們,那是人,不能殺,殺了你也會遭殃(會導致虛爆)。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現實裡,很多令人噁心的事恰恰來自我們的同胞。聯想到最近一些鬧心的事件,鎖門式隔離,對武漢援助人員的返鄉歧視,隱瞞感染症狀到處走動,口罩製假販假。

沒被病毒毒死,倒是被同胞搞死了。

你能怎麼辦,殺人也得坐牢不是?這遊戲太有隱喻了。

人最大的敵人,還是人。


預言四:你得學會忍受孤獨

人類是群居動物。因此可以適應群體,卻難以忍受孤獨。

《死亡擱淺》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主角一個人度過的。這與很多英雄式主題遊戲不同,理應有一幫主角團。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小夥伴不是在團裡,就是在入團的路上,比如《女神異聞錄》。

可以是從小到大的好基友,比如《最終幻想15》。

就連大叔都有蘿莉配,比如《最後生還者》。

可惜我們的山姆大叔,送快遞的路上永遠只有自己。小島秀夫應該是刻意而為之,他為山姆創作的人設,一開始就是抑鬱自閉。其實沒道理,他完全可以更開朗些,再給他搭個司機老爹或是年輕小姐姐當新人。可是,沒有。

小島想告訴我們的是,你得慢下來,去磨練自己的心性。別想著一路有多風月與美好,《死亡擱淺》並不需要這些。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就如同我們當下的境況。人人都說能在家窩一輩子,沒待上三天就開始喊沒意思。但這樣的生活真的無事可做嗎?

換到遊戲世界,彷彿能聽到來自小島的責備:你以為這只是一款送快遞的遊戲,難道那些爬過的山、淌過的河、躍過的懸崖,都不重要嗎?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我們總是在意結果,在意每次打怪後的能力值增長和 level up,在意如果在這片區域賺到更多的錢和裝逼。我們在意的都是數值上的東西,遊戲人物的變強。那我們自身呢,究竟是否有所成長?

可以的,我似乎聽到小島的肯定。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壯麗的風景,你的每一次跋山涉水,其實也是對玩家自身的洗禮。

這讓我想起了陳星漢的《風之旅人》。

小島他用這樣的方法,勸退了那些試圖從遊戲中獲得簡單快感和刺激的玩家,最終留下了你和我這樣的人。這是小島留給我們的考驗,也是他留給這個浮躁社會的一份諫言。


無論你玩與不玩,山就在那裡。無論你爬與不爬,路也在那裡。

當我爬上頂峰,俯瞰眼前的錦繡山河,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你應該享受遊戲,而不是享受遊戲給你的金錢和經驗。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生活亦是如此,只有接納了孤獨,才能戰勝孤獨,進而去發現更花團錦簇的外部世界。

生活的本質,就是與自己的對話,不是嗎?

所有這些想法,都是經歷這場肺炎疫情後的心血來潮,未必是小島秀夫的真實想法。

不過無妨,遊戲的魅力就在於,它沒有電影或小說那樣鮮明的核心價值。操作遊戲的是人,只要是人,總會有五花八門的視角。解讀遊戲,其實就是解讀我們自己的內心。

至少《死亡擱淺》讓我明白了以下幾點:

  • 我們的安穩生活,都是建立在犧牲他人的基礎上,要懂得感恩。
  • 相信這個世界上仍有好人,並立志做一個好人。
  • 如果做不了好人,也千萬別去當壞人,任何理由都不行。
  • 你走過的路,都會成為你珍貴記憶的一部分,哪怕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回報。所以,不要虛度它。

我覺得,小島秀夫是真正理解了平凡而偉大的內在邏輯,才能做出《死亡擱淺》這樣的遊戲。很多人不懂,也許以後也不會懂。


武漢疫情,讓我真正玩懂了《死亡擱淺》


2011 年的電影《傳染病》,在 2020 年火了一回。那一年它沒有火,不是因為電影本身不行,而是我們這屆觀眾不行。我們自認為病毒的傳播不會那麼可怕與玄乎,人性沒有那麼醜陋與自利。

如今新冠肺炎來襲,我們才幡然悔悟。啊,原來電影裡拍的都是真的。是不是,有些太晚了?

當然,遊戲依舊是遊戲,它沒有那麼深刻的價值觀訴求。但如能通過遊戲,讓我們離自己的內心更近一些。

那或許,就是遊戲最有價值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