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關於茅臺酒和中國白酒的事,我以一個化學專業碩士的專業背景,加上本人幾十年的工作生活經歷,說說幾點個人意見:

第一,茅臺酒跟中國所有白酒,以及洋酒,主要成份都是酒精,但依釀造方法、所用原料、添加的香料不同,除酒精外,另有極為複雜的其他微量有機物和無機物,這導致各種酒類口感和香型大不相同。


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第二,現在醫學研究無法證明飲酒能帶來健康長壽,或預防和治療某個疾病,飲酒惟一的明顯作用是刺激暫時的神經系統興奮,併產生輕微麻醉作用。長期過量飲酒對肝部有嚴重傷害,對胃、心、肺等器官也有傷害;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酒精中毒死亡。

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第三,任何酒類沒有營養價值,即白酒中的成分及其代謝物都不是補充身體必需的物質。如果在酒類中加入某些藥物,藥酒中的藥物成分會產生正常的藥物反應。藥酒是藥不是酒,包括中國在內,各國都當藥品來管理。


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第四,經高溫蒸餾出來的白酒中的各種成分非常穩定,如很好地密封,不管放置多少年都不會發生成分的改變;如密封不嚴則酒精會揮發。因此,不管是10年陳、30年陳、50年陳或者500年陳的白酒,其實成分不會有絲毫改變。


第五,目前市場上白酒中的所謂年份,純粹是騙人的炒作,都是用所謂年份原漿勾兌,所謂口感的不同,純粹是事後根據不同年份,勾兌不同添加劑的結果,而非存放的時間不同。所謂年份原漿真假難辯,並且基於第四條理由毫無意義。認為真正的茅臺多麼好喝,市場上的茅臺都是假酒,同樣是的心理暗示和市場炒作。


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第六,越貴的白酒越好喝,或者越有營養,純粹是市場炒作,正好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權貴和富人以此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份,普通人以此表明自己高人一等。除了包裝和添加劑的成本有所不同,市場上10多元的糧食酒生產成本,其實與幾萬元、幾十萬元、幾百萬元一瓶的酒相差不大,除了的心理作用差別很大,對身體的營養價值則同樣等於零。


第七、茅臺酒的惡劣在於,它最初編造了一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騙人故事,然後長期又作為國宴專用酒來炒作,靠煽動民族主義獲得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包括茅臺在內,整個中國白酒行業都編造“白酒存放越久越有營養、越好喝”的謊言,誤導消費者以為10年份酒是酒窖中存放了10年,30年份酒是酒窖中存放了30年,50年份酒是酒窖中存放了50年。


第八、由於白酒確實可以長期存放,且存放的任何白酒都可以有效地對抗通貨膨脹,有投資者大量存放白酒作為保值有一定道理。但切記,宜存放非知名品牌的糧食酒,而非價格被炒高的所謂名酒。等一天人們迴歸科學理性,茅臺等炒高的白酒價格可能會大幅回落。


第九、品牌炒作本身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虛榮,允許合理的煽情引導,但故意說謊,或者違背基本科學常識的炒作,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極大地傷害了社會的誠信,不利於培養整個民族的科學精神,應當自覺加以抵制。


茅臺酒的繁榮建立在虛榮之上!


第十、對我上述的說法,好酒的人一定不服,因為確實不同年份的酒口感不同,而且還有人會列出許多化學反應式來,講述中國白酒行業散佈了幾十年的一個謊言:乙醇可以變成乙醛,乙醛可以變成乙酸,乙醇跟乙酸反應還可以變成乙酸乙酯。因此重要的內容再重複一篇:

第一,各年份口感不同,一是心理作用,因為沒人記得住十年前某個酒的口感跟現在有何不同;二是不同年份的酒加入了不同的添加劑,這也是炒作年份酒的騙人把戲,即口感不同,是添加劑成分不同,即所謂勾兌的配方不同,而非存放了多少年發生的變化。


第二,化學反應需要特定的條件。常溫條件下,乙醇放億萬年也不可能變成乙醛這樣的劇毒物;儲存的白酒與空氣隔絕的情況下,沒有氧氣億萬年乙醛也不會變成乙酸;白酒中的乙醇和乙酸即使放億萬年也絕不可能生成乙酸乙酯,相反乙酸乙酯放在水中可以緩慢分解成乙醇和乙酸!簡單地說,白酒放久就產生了乙酸乙酯的說法,跟水變油一樣反智、反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