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我想表達一種深切的渴望,一種企求。這種感覺有些痛,但也很美,即使有時你想要什麼,懷念什麼,就連你自己也搞不清。”——邁克爾·度德威特

最近重溫了兩部動畫短片,給我的感覺正如度德威特所言,有隱約的鈍痛,有美麗的傷感,也有深不見底的渴望。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一部是荷蘭裔導演邁克爾·度德威特執導的二維動畫短片《父與女》,講述了父親帶著幼小的女兒來到湖邊,和她擁抱道別,此後一生,女兒都來湖邊守望、等候,直到臨死時在幻想中和父親相見的故事。

一部是在全球160個電影節上拿獎拿到手軟的《負空間》,講述了父親因為工作忙碌,不能日日陪伴在兒子身邊,父子感情依託“打包行李”這個動作維繫,父親死後,兒子用特別的方式表達不捨的故事。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兩部短片時隔近20年,先後入圍了第73屆和第90屆奧斯卡短片獎提名,儘管《負空間》當年落選,但觀眾呼聲很高,豆瓣評分直逼《父與女》。更有意思的是,兩部短片都是詩意化風格,都重構了父親形象,但具體內容上又有諸多不同,對當今社會的我們理解和處理親子關係有重要借鑑意義。

一、兩部短片都呈現出詩意化風格

《父與女》演繹詩歌的“神”似,《負空間》再現詩歌的“形”像

邁克爾·度德威特對動畫短片情有獨鍾,他認為:“動畫短片就像詩歌,具有強烈的、永恆的、高度化的個人情感色彩”,《父與女》和《負空間》在詩歌具象化的路上走得更遠,《父與女》插用散文詩結構,《負空間》用詩句做旁白,從骨架到氣氛營造,它們各自體現出濃郁的詩歌韻味,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覺體驗。

  • 《父與女》全片採用線性敘事結構,有清晰時間線,沒有複雜矛盾,在第二部分,又用散文詩敘事結構,把女兒在湖邊守望父親的零散片段,剪切在一起,像是一篇深情、感人的散文詩。

散文詩在文學上表現為語言簡潔凝練,在動畫短片中被具象到一個個畫面中,其中的細節和意象,可引發觀眾共鳴並激發其想象力。

散文詩流動性的特點,在文學上表現為意識流寫作,在《父與女》短片中通過背景音樂來體現,全片沒有一句對白,貫穿始末的手風琴和鋼琴合奏曲婉轉動人,間或傳出水聲、鳥鳴聲、自行車滴答聲等自然音響,應和在《多瑙河之波》主旋律的溫情之下,宛如一首安靜、自然、平和的抒情詩。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散文詩還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它根據內容需要選材,按照美學要求和創作靈感組合詞句,考慮到節奏的需要,還主動留白。這一點在《父與女》短片中通過鏡頭剪輯體現出來,短片開始的雲朵特寫,中間多次出現的自行車輪特寫,以及短暫的黑屏,都是出於留白的需要,為短片營造出詩性化的寫意風格,同時也起到了調節節奏的效果。

除此之外,《父與女》用鉛筆畫勾勒人物形象,有意模糊父親和女兒的表情,通過肢體語言講述故事,配合全景和遠景鏡頭下的天空、湖面、樹木以及路人,營造一種幽遠、淡然的詩歌意境,呈現出朦朧美。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 短片《負空間》和詩歌的淵源更深,直接改編自RonKoertge的同名散文詩《負空間》。

《負空間》短片導演在社交平臺上看到RonKoertge這首詩的第一眼,就被詩句中的感性、率真深深吸引,當即決定拍短片,最終花費2年時間,將它搬上熒幕。

除了具象化詩歌中的場景,《負空間》還打破優秀短片無對白的慣例,專門以詩句做旁白,配合短片畫面推進故事,力求通過詩歌本身的節奏感帶出短片的敘事韻律。

原詩只有150個字,短片的內容也不長,導演精心安排畫面,只用5分多鐘的內容就把詩歌中涉及的故事呈現出來,沿襲了詩歌言簡意賅的風格。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同時,導演還在回憶的場景裡特意虛化背景,突顯人物,意在告訴觀眾,時光荏苒,男主過去的記憶逐漸模糊,唯獨對父親陪伴自己的細節記憶猶新,比如父親打包行李的動作,父親在打包行李間隙和自己嬉戲打鬧……模糊和清晰的對比,反襯出兒子對父親的深切思念。

詩歌中的敘事留白,導演用特寫鏡頭的停頓給觀眾以遐想空間,用充滿魔幻現實主義的轉場設計,引領觀眾的思緒在行李箱的空間、棺木的空間、記憶的空間以及人生的空間中不斷切換,進而思索父子之間獨特的關係。

貫穿短片始終的旁白,由低沉的男中音朗誦,平靜、剋制,簡短有力,深情不煽情,詩句通俗易懂,卻充滿隱喻,箱包拉鍊鎖上親情的空間,衣物海浪打開記憶的閘門,平靜訴說中營造出淡然低落,哀而不傷的情緒氛圍。

如果說《父與女》重在演繹詩歌的“神”,那麼《負空間》就將詩歌的“形”做了完美再現,詩句旁白和短片畫面相得益彰,以空間隱喻時間,以收納維繫陪伴,把熟悉又陌生的父子關係演繹的淋漓盡致。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二、兩部短片都重構了父親形象

《父與女》用細節呈現,《負空間》用成長詮釋

作為動畫短片的資深影迷,我在觀看《父與女》和《負空間》兩部短片時,第一時間發現,故事中的孩子和父親相處的時間都很短,用我們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父親缺位”,

但是兩位導演不落窠臼,沒有就此提出批判,而是從不同的角度重構了父親形象。

《父與女》短片剛開始,父親就和女兒道別,此後再未真正出現,“父親為什麼離開女兒?他究竟去了哪裡?”成了貫穿短片始末的懸念,觀眾對此作了各種猜測,不少人認為父親極不負責,在女兒那麼小的年齡不告而別,給她一生留下難以彌補的傷痛和缺憾。

其實不然,導演雖然至始至終沒有說出父親離去的原因和目的地,但是我們通過短片中的細節可以看出,父親是深愛著女兒的。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第一個細節出現在短片剛開始,父女倆並排騎著自行車一路疾馳,父親像守護神一樣伴在女兒身側,快抵達終點時,還特意放慢速度,讓女兒騎在前面。這一幕像極了我們小時候和父親遊戲,他偷偷放水讓我們贏的場景,這是父親對女兒含蓄的愛,也是他暗地裡對女兒的鼓勵。

第二個細節出現在父親和女兒分別時,他先是和女兒竊竊私語,像是在囑咐著什麼,等到離開女兒上船時,又沉思片刻,然後快步跑上堤岸,抱起女兒轉圈,用力擁抱後毅然離去,這一連串的動作,充分表現出父親對女兒的百般不捨。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從這些細節,不難看出父親離開女兒是情非得已,短片後來重點呈現了女兒一生在湖邊守望父親的多個畫面,如果父親不愛女兒,女兒怎麼會對父親有如此深切的眷戀?

可見,《父與女》中的“父親缺位”只是一個表象,導演除了通過細節展現父親對女兒的愛,還將父親的形象塑造成高大偉岸、溫暖可靠的樣子,和女兒的幼小、纖細形成鮮明對比,更彰顯出父親保護女兒、女兒依賴父親的殷切渴望。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同樣,在《負空間》短片中,父親出現的次數也很少,父親工作忙碌,經常出差,只有在打包行李時,父子倆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

看起來又是一個“父親缺位”的老套故事,爸爸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媽媽成了喪偶式育兒的辛苦女性,孩子成了見不著爸爸的留守兒童,由此引發夫妻離婚問題,青少年心裡疾病以及犯罪問題,這種事例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

但是,《負空間》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全新的角度,短片中的父子關係雖然僅僅依靠打包行李維繫,但是父子感情很好。

兒子小時候,父親會抓住打包行李的間隙,和他好好玩一場,比如,把他放進行李箱,讓他在行李的海洋中暢快遊玩,等到兒子稍微長大一點兒,父親就在打包行李時,讓兒子參與進來,教會他如何打包行李,並對兒子的技術,給出反饋,即便是身在出差地,父親也不忘發短信:“完美”,表揚兒子做得好。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在我們的印象中,“打包行李”就是一個冷冰冰、程式化且暗示主人公忙碌的詞彙,《負空間》卻獨出心裁,用它連接父子情,父親一生中利用打包行李把關愛和技能傳遞給兒子,兒子年少時幫助父親打包行李,是對父親的關心和孝順,成年後自己打包行李,是對父親所教授技能的傳承。

“有些父子通過打籃球或聊汽車增進感情,而我們,通過收拾行李。”

《負空間》短片中,“打包行李”這個動作,因為連接了父子感情,不但變得溫暖,而且很有意義,在打包行李的“教”和“學”中,父親關心和教導兒子的責任盡到了,兒子既學會技能,又懂得體貼父親,實現了全面成長,這哪裡是“父親缺位”?分明是一種良性的、共贏的親子關係。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三、兩部短片都用“死亡”昇華了父女(子)感情

《父與女》用死亡講述生命輪迴,《負空間》用死亡探討技能傳承

《父與女》和《負空間》兩部短片中都談到了“死亡”這個話題,值得一提的是雙方的導演,並沒有就此渲染出難過、沉重的氣氛,只是給短片蒙了一層淡淡的傷感,這讓我想到了作家馮驥才的一句話:

“死亡並非悽慘,並非一片空茫。死亡也是詩,是生命化入永恆的延續。”

在《父與女》短片中,如果我們把父親乘船離去理解為他死去了,那麼父親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和女兒告別,不但是最美的謊言,而且給女兒上了一堂意義深刻的“死亡”課。

小時候,父母經常用“去了很遠的地方”向我們講解釋死亡,《父與女》中的父親也一樣,女兒在父親離去最初的日子裡,天天騎著自行車去湖邊守望,她相信父親很快就會回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漸漸明白了父親死亡的事實,認識到死亡就是:離開的人,再也不會回來了。

每一次經過湖邊,她只是注目張望,回憶著和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等到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湖邊遊玩時,女兒想到父親當年的離去,對“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死亡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老一代逝去,新一代長大,自己有一天也會像父親當年那樣離去,孩子們將會開啟新一輪守望,生命就是這樣,週而復始,代代相傳。

最後,女兒在老去時,追尋了父親當年的足跡,去往乾涸的湖心找到昔日那艘小船的殘骸,她蜷臥在船裡,感受著父親的溫度,恍惚間去往另一個世界,和父親重逢。

那一刻,觀眾感受到女兒對父親極致的思念,同樣父親也在另一個世界等他,父女倆心意相通,在生命的輪迴中見面。死亡,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新生。

導演用“生命的永恆輪迴”昇華了短片主旨,觀眾在感慨父女情深的同時,對“生死離別”有了全新的認識。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負空間》中,觀眾直到結尾處,才知道男主一路開車,是要去參加父親的葬禮,他在葬禮上看見表現各異的賓客:有人默哀,有人哭泣,還有人吃東西,覺得這一切糟透了,一個人走到父親的棺材旁,說了一句:“看看那浪費的空間”,然後短片戛然而止。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在我們常規的認識中,父親死亡,兒子流淚表示難過才是正常的表現,短片中兒子對著棺材中的父親說出那樣荒唐的話語,是抱怨?迂腐?魔怔?還是另有他意?

在這裡,導演真正的用意,是希望用歐亨利式突轉手法結尾,啟發觀眾從“空間”的角度思考父子關係

首先,父親在活著的時候,依託行李箱這個空間和兒子維繫感情,填滿了行李箱的一件件行李,正是父子之間“愛”的流動。

其次,父親死去,兒子看到棺材裡孤單的父親,脫口而出“有空間被浪費”,是因為他想到了曾經和父親一起填滿行李箱空間的日子,他希望父親活過來,兩人繼續昔日的動作。

最後,“浪費的空間”是父親離去,兒子失去至親,情感上的空白和孤寂,是父子之間天人永隔,任何東西都無法填滿的思念空間。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負空間》的明線就是“父親死亡”,兒子前去參加葬禮,暗線裡的一切都是男主對過去的回憶,行李箱的空間延伸出父子異地而處的空間距離,延伸到父親去世後的生死空間距離,層層鋪墊,將父子之間疏而不淡,哀而不傷的情感昇華出幾分哲學意味。

當初,父親帶著行李箱四處出差,異地空間再遙遠,也不過是一堵堵水泥牆的阻隔,擋不住父子之間的關愛之情;如今,父親躺在棺材裡,生死之距,看起來更遠,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木板、一塊墳墓的距離,兒子惦念父親的深情一點兒也不會少。

“生離”都不能讓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減少分毫,“死別”也一樣。

父親死亡後,不管是《父與女》中女兒演繹的生命輪迴,還是《負空間》中兒子告白呈現的技能傳承,都在指向孩子對父親的不捨,以及想要再相見的深切渴望。

從《父與女》到《負空間》:相同的“父親缺位”,不同的父愛詮釋

結語:

《父與女》和《負空間》兩部短片都從普通的生活情節出發,通過重構父親形象詮釋父子(女)關係,不同之處是《父與女》用時間長河來描摹,《負空間》用空間距離來維繫。

兩部動畫整體都呈現出詩意化風格,結尾不約而同以“死亡”昇華主旨,把孩子對父愛的渴望渲染到極致,只是《父與女》以生命輪迴完成女兒死後和父親重逢的夙願,《負空間》以兒子對死去父親的荒謬告白表達眷戀不捨。

無論是《父與女》還是《負空間》,父親都沒有全方位參與孩子的人生,但是,他們的愛一直都在,他們留給孩子的精神傳承、技能傳承,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