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 建築師的話 -

由於種種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原因,使得這個項目在不斷的堅持與妥協中前行。一味追求所謂炫的理念,不顧環境、不顧城市、不解決底層問題不會是一個好的設計,至少不能說是一個負責任的設計。一個建築師應該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因惡劣條件而無法實現自己理想是仍舊在不斷的妥協中堅持自己最初的執著。中國需要這樣有責任的建築師。在這個設計裡如果能讓自己感到欣慰的話,那就是我堅持了這種觀點,並執著地踐行。最後令自己內心平靜的結果或許根本不是用形體或手法可以去解釋了的,只因為這是在雪域高原的一場洗禮。

這個項目出書,要表達的是一種建築師的狀態,而不僅僅是設計本身。如果讀者能從中體會到這一點,會令我們倍感欣慰。

——莊惟敏


州府入口

在步入州府院落的大門入口,通過多層次廊柱的設計形成縱深感,厚重的門頭和敦實的石柱,莊重並富有力量。門頭上方窗戶向內層層凹進。通過玻璃的分格形成抽象玻璃尕層意象和吉祥文案。南立面主入口左右兩側在大石牆面上採用梯形的凹窗,一方面暗合藏式山地建築的意象,一方面讓建築立面富有表情。主入口梯形凹窗下的無障礙坡道砌築成藏式山地建築傳統樣式,強化和烘托了主入口。主入口東西兩側採用砌塊砌築,一層均不開窗,二層開水平帶窗,整體的界面完整形成一個內凹形空間。主樓上部和屋頂的豐富的輪廓線與主入口前鋪砌的鵝卵石圖案交相輝映,形成富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的空間意象。

州府主入口是莊重、端莊的,也是親民、宜人的。州府門頭不高,進入之後才發現內部是二層通高,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進入之後左右兩側均設有凹室,為以後州里的民族文化展示提供展廊。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滿足州里文化展覽和傳播的需要,一方面也暗合藏區寺院山門兩側繪有佛教修行典故或寓意吉祥的圖樣教化世人的典故,是一種傳統的延續。展廊上有玻璃天窗,白天基本不需要人工照明,顯得雅緻、乾淨,體現出建築的時代特徵。

州府主入口在功能上連接東西兩個院落,這是州局、委、辦集中辦公場所。通過半室內的連接,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由於內部有少許地形高差,也在州府入口消化並在北側設有無障礙坡道,保持州府內院的完整性。州府主入口在北側大石牆面上也設有一層高度廊柱和門頭,在起遮風避雨功能作用的同時,也是一個取景器,將州府主樓和內院框景在其中,讓人願意駐足停留。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州府內院

州府內院是一個34m×34m見方的院子。內院南側是州府主入口,東西兩側是州府業務辦公用房的東院和西院的廊柱,北側是州府主樓和門廊,是一個四面圍合的空間。該空間由於周邊廊柱灰空間的存在而變得富有變化,凸顯空間張力。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其實最初的設計並非如此,東院和西院的柱子是細而長,和州府主樓的莊重敦實拉開距離,形成微妙的平衡。但由於工期的要求,以及當時材料的臨時變更,使得不僅東西配樓柱子變得粗大,柱子樣式也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不得不在現場做設計,在既成事實的情況下對一些節點提出整改,增加和州委廊柱類似的金屬網格優化比例關係,儘可能地保持原有的一些想法。州府主樓的柱廊設計堅持要做內外雙層,這樣的佈置讓人在視覺延續和空間體驗上都有較大的提升,在功能結構上也考慮了當地延綿數月大雪的荷載。東院和西院的雙層柱廊的設計,在尊重藏區院落空間傳統的同時,為使用者提供了可以增加交流和溝通的場所。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玉樹州府的柱廊,賦予院子空間以敘事性。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表達,表達的是一種氛圍和意境,一種場所感。無論是入口處開放式的文化展廊,層層上升臺地院落,半開放的休憩庭院等,構成了連續而又獨特的空間體驗。在柱廊穿行可以看見遠方的結古寺、一個又一個的內部庭院。特別是州府入口讓內部院落開向德吉娘神山和扎曲河聖水,自然地串接起城市與建築之間的聯繫。當人們穿行柱廊的過程中,歷史的故事和個體感受,串聯起各種偶然“事件”的微觀敘事,自動生成出內涵豐富、可讀性強的場所。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州委內院

州委內院三面圍合,一面開敞。在圍合連續界面中又有一些視覺通廊和小內院,形成院中有院的佈局。州委院內的保留樹木較多,主要是原道路兩側的行道樹和原歷屆州委書記種植的花壇,另外散落在院內還有少許大樹。在建築總體佈局中所有建築對樹木進行避讓,並因勢利導地圍成若干合院,讓樹木變成景觀中心。將車行道和人行道分離,原道路改建成步行道,並在大樹下增加休息座椅。建築柱廊有少許收分,表現出濃郁的地域特徵。湛藍的天空下樹木和廊柱相互掩映,人穿梭其中別有情趣。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州委三面圍合的核心是一池碧水,處於左文(州府)右武(州軍分區)核心地塊的州委用地,少一分嚴肅,多一些自然。一池碧水倒影的天光雲影,讓人內心平靜。水池中還特意保留了一棵原有的喬木,表達出一種對於生命尊重的態度。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州委院落的柱廊對空間界面連續性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有較強的功能作用。西側州政協,東側州人大的柱廊,也同時兼具門廳的功能,是建築主要出入口位置。這樣一種佈局打破了中國常見官式建築南向開門的格局,使得整個建築群落有向心感和歸屬感。建築西側連續柱廊下是大報告廳的半室外疏散空間,群眾可以在開會前休憩活動。州委主樓的門廊較州府更加簡潔、質樸,門廊柱子更加敦實和富有力量,有較為鮮明的民族特色。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水院玉樹

規劃、建築、景觀三位一體的理念在這個項目中得到較好的詮釋。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和中規院保持密切合作,落實總體規劃和城市設計導則並積極提出反饋。景觀也是設計的重要一環,在重要的景觀節點我們都做了大量細緻的推敲工作。景觀設計的核心,是處理好院落、保留樹木和水景的關係。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窗戶和簷口

玉樹州行政中心的開窗頗費心思。一方面青藏高原氣候寒冷,傳統藏區建築普遍開小窗以利於保溫。大面積的實牆面極富雕塑感,光影強烈。另一方面,本項目的開窗大小要滿足辦公建築的窗地比和窗牆比要求,太小會影響實際使用。傳統藏式窗的窗框、窗扇、窗楣、窗簾、窗套、窗臺等都很有民族特點。窗框一般都有精美的雕刻。傳統的窗扇窗格形式多樣,造型優美。有幾何的格子,精美的雕花,還有宗教題材等。窗楣和窗簾要起到防雨和遮陽的作用,窗套根據不同地區有大牛臉窗套、小牛臉窗套、大牛角窗套、小牛角窗套等。在某些重要建築的窗臺,還會採用重椽方式以體現建築的尊貴。既要滿足功能需要又要滿足建築效果,開窗的大小成為一個需要研究的專題。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屋頂的推敲

最初的構想,屋頂是通過輪廓線的勾勒完成對藏式屋頂的想象。後來根據專家建議再對屋頂設計進行抽象化處理。從扎什倫布寺庭院內往上看,一根根檁條遒勁有力,在高原陽光下漫射著金光。對於屋頂的記憶,有兩個關鍵性元素不斷閃爍,“檁條、金頂”。於是在設計推敲過程中將兩者再抽象,通過暗喻和引導,將兩者結合起來組合成鋼構,對主體進行氟碳噴塗處理,色彩選用貴妃金。藏式傳統建築屋頂上常裝飾有經幢、寶瓶、麒麟、法輪等,並輔以五色經幡(風馬),寓意吉祥平安。對於鋼構檁條頂端的處理,採用鍍鈦金做成成品外筒進行裝飾,對於頂端的紋樣進行細緻推敲,紋樣取之於藏式傳統彩繪,有吉祥平安之寓意。雄渾雙層的鋼構下的彩色琉璃組合,反映了康巴藏區建築色彩華麗的特點。

州府建築群落根植於藏區,與其文化傳統和地域特徵一脈相承。這種關係體現在屋頂上,就是和結古寺層層退臺的肌理有同構之妙。屋頂下方在滿足設備用房功能面積的基礎上,多個專業反覆協調擠出一個充滿陽光的玉樹廳,作為州會客和接待的地方。從玉樹廳可以俯瞰結古鎮和扎曲河,遠眺德吉娘神山,景色壯麗。玉樹廳內可供暖氣,滿足綠色植物的種植需要。

出於節省造價和減輕自重的考慮,總包單位和鋼構的設計方提出減小型材截面尺寸的要求。我們有些擔心減小後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建築整體的氣勢,這種擔憂在後續的施工現場中體現出來,特別是在內庭院往上看的時候頗為稀疏。後設計師在現場反覆協商,在簷口上增加一圈鋼板罩頂以期在視覺上增加其厚重感和整體感。

根據原有規劃,州府是從格薩爾王廣場往西北方向的制高點,屋頂冠部處理更是視覺焦點,和結古寺建築遙相呼應。但在2013年後州府東側酒店突破原有城市規劃,巨大的體量拔地而起,干擾了州府屋頂和結古寺建築群落的關係。東南側商業廣場高而龐大,隔斷了格薩爾王廣場面向州府方向的視覺通廊。這些變化,遠超出建築師控制範圍。儘管如此,州委和州府建築群落在城市第五立面仍很有特色。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裝飾砌塊

2013年4月收到政府有關部門下達意見,要求此項目全部取消石材做法改為塗料。為保證效果,設計師幾經爭取,最終甲方同意在建築入口、廊柱等重點部位保留石材做法,沿街主要立面使用裝飾混凝土劈裂砌塊,其餘部分全部使用拉毛塗料。

由於事發突然,這意味著所有的牆身立面都得進行設計變更。原來施工單位已經預定的石材也不得不退貨。我們優先選擇裝飾混凝土劈裂砌塊,主要是這種砌塊有厚重粗獷質感,由工業廢渣生產而成,是環保建材,價格相對便宜。由石材改為砌塊後,仍然可以通過砌塊組合使得窗戶凹凸有致,又有地域風情。由於抗震、排水、藏式建築轉角收分等一些特別的要求,在中國砌塊協會的幫助下設計人員多次組織學習,與相關技術人員溝通砌築的工法問題。

莊惟敏院士作品:玉樹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

建設地址:青海省玉樹州

建設單位:玉樹州建設局

基地面積:6.3hm²

建築面積:72 638m²

設計時間:06/2011~05/2012

竣工時間:08/2014

設計人員:莊惟敏、張維、姜魁元、湯涵、張濤、劉憶川、徐華、張菁華、米忠、羅新宇、龔佳振、屈張、王威、楊莉、張中召

攝影師: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