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尋求融資的你該關注這些點!

2020,尋求融資的你該關注這些點!


從整體來看,這次疫情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的衝擊作用都遠超於2003年的SARS。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本身體量變大,想繼續維持高增長並不容易;另一方面,第三產業在GDP中的佔比從39%漲到了59%,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此次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也恰恰也是第三產業;再就是這次疫情的影響面佔到了GDP組成的74%,遠超於2003年的26%。

從全球範圍來看,疫情也會引起全球經濟的短暫下滑。在2月24日至28日的5天內,美國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均出現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週表現,單週跌幅均超過10%。

但從過去歷次疫情對經濟影響的數字來看,我們認為並不用過分悲觀,“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往往都是短暫下滑之後快速上揚。對於創業者而言,在這一階段,一方面要努力活下來,挺過這段“至暗時刻”,另外一方面,需要做足準備迎接反彈。


“疫”後的5個新機會


  • 新增長方式。很多消費企業在尋找第二增長途徑這點上做得很好。比如一些傳統商家通過直播、拼團等方式,找到了新的線上流量入口去做銷售。


  • 新業務機會。疫情期間,用戶被迫“宅家”,用戶行為遷移衍生出新需求,隨之帶來新的業務機會。比如在線教育迎來黃金髮展窗口,很多人也開始頻繁使用生鮮電商購買蔬菜等必需品。


  • 新技術應用。回望歷史,產業升級的需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迫切,所有被“復工難”影響的行業,對數字化的管理和體系升級提出了新的需求。比如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開始討論無人化、自動化,以減輕對人工的依賴。


  • 新戰略機會。大家開始探索自己所處的產業是否有整合的可能性。一方面創業者可以作為買方去收購資產或者團隊,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賣方加入更大的生態,“合縱連橫”。我們判斷,2020年之後,“大吃小”會逐漸成為主流,buyout(併購)基金也會逐漸找到用武之地。


  • 新政策支持。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宏觀的寬鬆政策、疫情後復工的優惠政策等。每個創業者都要想辦法跟稅務、人社、財政等部門去溝通,爭取能夠儘快得到政策的支持和幫助。


融資環境:投資機構越來越謹慎,更注重效益


疫情會如何影響融資環境,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到,作為擁有近百萬億GDP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仍然是最好的創業沃土。更重要的是,全球範圍已經找不到第二個像中國一樣擁有統一語言、統一文化的10億級用戶群體,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一定會成長出更多偉大的公司。

而當下短期的疫情對於投資人的心態是否有影響?我們的結論是:短期影響節奏,但長期不影響方向,同時大家關注的重點會有所調整。

不久前,我們對40多家頭部機構做了摸底調研,有50%的機構表示,會在2019年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自己的投資策略,因為大家都知道疫情只是短期的“黑天鵝”事件。

但要強調的是:未來,投資人對於標的會越來越挑剔,會更注重盈利和現金流。

從2019年開始,大量的美元基金和中後期機構變得更加謹慎,投資人關注的關鍵詞,從規模、增速、GMV等變成了盈利性和現金流。大家開始越來越關心企業的基本面和健康程度,越來越傾向於用二級市場的指標和視角來看一級市場的項目。

這些變化催生了頭部效應——在市場流動性沒有變少的情況下,頭部基金就會進一步出現,頭部的項目也會進一步出現。募資層面,1.5%的頭部基金拿走了市場上接近60%的資金;融資層面,1%的頭部項目融到了市場上超過20%的錢。

不難預料,隨著大家的避險情緒越來越高,這種針對頭部企業的加註和投資也會變得更加集中。


各行業影響:有升有降,“剩者為王”


大家都能看到,疫情衝擊到一些行業的同時,也對部分行業帶來了利好,比如醫療健康、在線教育、文娛遊戲、社區生鮮、內容社交、科技企服等。尤其是在線教育,學校的在線授課會在線教育加速培育用戶使用習慣和付費習慣,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降低拉新成本。疫情中受負面影響的行業也顯而易見,線下消費裡電影、零售、餐飲、旅遊四個子板塊受影響最大。

我想著重說一下物流行業。短期來看,物流受到很大沖擊。但因為物流行業本身有非常強的基礎設施屬性,長期來看,會隨著經濟的恢復而同步復甦。我們想強調的是,通過這次疫情,物流企業需要更關注如何通過技術去提升效率,把資源投入到數據化、自動化等環節中,如果別人停工,你可以復工,就有更大的機會去收割市場。


融資之“道”:3、6、9法則


“3、6、9法則”就是至少假設自己3個月的業績低於預期,至少留足6個月的融資期,至少留足9個月的現金流。創業者在今天一定不要有僥倖心理,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


至少留6個月融資期


提前籌備。如果你的目標是10月拿到融資,那現在要做準備了,包括預算、融資材料準備,提前與潛在投資人溝通預熱;

辯證地選擇投資人和融資方式。充分考慮戰略和產業投資人,也要思考債權融資等融資手段,還應考慮併購的可能性,多種方式並行;

請專業人士把關。比如說律師、財務顧問機構等等,專業機構擁有更多經驗,掌握更多真實信息,能給公司提供高效、長期的幫助;

利用好現有股東資源。如果要爭取現有股東的可轉債,或者完成老股東領投的融資,一定要提早與股東透明溝通,既要客觀分析困境,也要把公司的前景藍圖傳遞清楚;

落袋為安。一定要清楚什麼時候能拿到確定性更高的資金,在今天的環境下,落袋為安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至少保證9個月現金流


砍掉燒大錢的業務是頭等大事;

幹掉不產出的員工。創業者應該站在更高的格局想這一問題,保證企業活下去是對所有人最負責的選擇;

減少低效探索。建議創業者先把主業打透佔牢,千萬別僅僅根據市場前景來評估業務價值和優先級,更多要看業務探索的毛利是否能夠維繫;

自我造血。現階段只靠融資就很危險,要找到良性造血的模式;

算賬、算賬、算賬。單位經濟、投入產出指標要每天都盯,CEO比任何時候都要像CFO,算好賬才能打好仗。

以上三個法則之外,創業者切記要緊密關注和自己行業/地區相關的政策,有此去找抓手。政策是生存和發展的大語境,不在語境下發展就有可能丟掉上升的勢頭。


融資之“術”:“剩者”為王,落袋為安


想要成為最後的“剩者”,創業者要把握住2個求生,2個求勝:

斷臂求生。如果現階段業務受到重大影響,不要直接開始融資,而是要想辦法節衣縮食熬過這段時間,甚至不惜割捨掉一些業務守住現金流;

抱腿求生。如果公司業務與產業投資人有協作和協同的可能,嘗試謀求戰略、產業方的更多資源支持,或者謀求戰略投資人的投資、併購。加入更大的生態,也許會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穩中求勝。投資人在現階段已經有預期了,可能兩三個月後很多公司的業務才開始爬坡,所以現階段的投資需求並不旺盛。與其這樣,不如練好內功,等到2-3個月後用效率直接去對話;

優勝劣汰。市場和資金都會向頭部集中,當下的困境也是頭部企業的機會,一定要開始著手收割市場,加速整合。如果你的企業是行業頭部,即便主營業務不缺錢,現金流也夠,也應該去吸引一波投資機構的支持,佔穩在行業中的位置,或者通過融資去增加收購的籌碼。


警惕一個誤區:靠包裝是拿不到投資的


融資的核心點不在包裝和技巧,而是業務之道——找到自己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多想想為什麼客戶喜歡用你的產品和服務,客戶是否願意因為你的某些產品和服務而付更多的錢。跟投資者溝通時,最核心的點一定是闡述自己是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的,而不是鼓吹商業模式。

小勝在智,大勝在德,全勝在勢,決勝在“心力”。融資永遠是為企業戰略方向服務的,企業戰略方向怎麼定?由一把手來決定。在今天的形勢下,企業家的心力才是決勝的法寶,對自己所做事情堅信不疑,因內在信仰而生的熱情和韌勁才是制勝的終極武器。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2020,尋求融資的你該關注這些點!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鏈接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