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錄:中國多個產業“逆流”而上

經濟戰“疫”錄:中國多個產業“逆流”而上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陳溯)疫情使中國經濟遭受衝擊,多個行業陷入困境。不利環境下,一些產業逆勢而上。

——醫療及生物製藥業

在多個行業因疫情無法復工之時,中國醫療醫藥行業始終馬不停蹄持續生產。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醫藥行業原料藥價格迅速提高,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相關器械耗材訂單激增。預計藥品漲價有望持續至少一個季度,顯著增厚國內企業短期利潤,口罩等防護產品的生產企業有望在接下來的數月都面臨極高的需求量。

除了短期利好,市場認為,中國醫療企業的未來前景也值得期待。

東興證券分析指出,海外疫情持續發展,而中國已基本控制疫情。口罩、防護服、監護儀、呼吸機等防治產品已實現產能擴大,更多富餘產能可以滿足出口需求,對於中國醫藥產業將是一次國際化的機遇。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醫療行業佔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可能從目前的6.4%上升至7%以上,隨著境內外需求驟然大幅上升,衛生、疫防、治療、設備、保健等幾個細分行業將會有不錯的表現。

——食品飲料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的同時,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藥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近一個月來,A股食品飲料板塊逆勢強勁上漲。

在餐飲業遭受重創的時刻,食品飲料業能夠較快增長,與線上銷售的活躍密不可分。

疫情期間,中國多地小區採取了封閉管理,民眾轉向線上買菜,線上食品銷售創下新紀錄。艾瑞投研數據顯示,每日優鮮春節期間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350%,京東到家春節期間全平臺銷售額同比增長470%,疫情期間多個生鮮平臺訂單量成倍增長。

展望後續發展,渤海證券認為,從長期來看,食品飲料行業大部分具有必選消費的屬性,且現金流良好。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或將加速中小企業出清,使龍頭企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線上產業

疫情使互聯網成為剛需,更多產業加速向線上轉移,“宅經濟”也為諸多產業帶來爆發式紅利。

除了線上購物、外賣等較成熟的線上產業獲得進一步發展機會,更多中國民眾形成在線上採購的習慣,休閒娛樂、教育、辦公、醫療等傳統產業也藉助互聯網實現了大發展。

由於直播的火爆,知名酒吧OneThird轉戰線上,2月9日在抖音進行5個小時的雲蹦迪直播,累計在線人數超過121.3萬人,收到打賞接近200萬元人民幣。淘寶直播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倍,新開播場次同比上漲110%。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在線問診類客戶端日活最高達到671.2萬人,同比漲幅達30%,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大中小學推遲開學,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無法開展線下課程,在線教育獲益。未來幾周部分企業仍將以遠程辦公為主,即使疫情過去,一些企業也會考慮將遠程辦公作為一種提高韌性的工作方式。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隨著疫情逐步解除,經濟社會生產恢復正常,教育、醫療、辦公等龐大的在線化市場需求會持續激發,有望誕生出像微信、滴滴一樣的超級應用,這也為相關領域數字化科技創新帶來新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