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阿彌陀堂訊息》是日本導演小泉堯史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有些人可能對他印象不深,但是說起黑澤明,一定無人不知。

小泉堯史曾被稱為“黑澤明的影子”,因為他真正成為一名導演之前,曾做過助理導演,而導演正是黑澤明,所以他的導演風格應是對其產生了某些影響。但是一直被稱為“黑澤明的影子”其實是不利於小泉堯史的發展的,所以他主動表示,將探索一條屬於自己的電影道路。

《阿彌陀堂訊息》便是他個人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且入圍第2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最佳編劇獎。

這部電影有很明顯的日系風格,乾淨、溫馨,雖然有沉重的故事,但因時時呈現出一股向上的力量,使之在總體上,反而特別的溫暖與治癒。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在日本奧信農,花了一年的時間,將最原始的山村四季記錄了下來。類似是枝裕和《無人知曉》中的拍攝方式,顯然,小泉堯史使用得更早。

《阿彌陀堂訊息》| 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阿彌陀堂訊息》講述小說家孝夫和醫生美智子夫妻的故事,因妻子的焦慮症而離開東京,搬到丈夫的故鄉居住,從而展開了另一段人生。整部電影,導演藉由多數人無意中的言談舉止,一直在探究活著的意義。那麼本文就根據導演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分析一下活著的意義究竟為何。

一、從人物呈現,提出關於人生的思考

其實在影片的開始之初,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故事要講的是什麼,以及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就像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將會發生什麼。只知道自己來到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究竟如何,還需要不斷探索。

正因為這個不確定性,所以沒有辦法用一個開頭決定一個問題。於是,導演用一年四季代表了人的一生,將他的問題提了出來。

①用人物的經歷拋出問題

影片中的時間跨度不是太長,大概有一年的時間,而在這一年之中,隨著時間的不斷流轉,發生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比如這對夫妻在家鄉遇到的那些人。

其中有一位在阿彌陀堂生活的96歲老婆婆,她活到了這個年紀,身體有些小問題,但總體上還算健康。老婆婆熱情,淳樸,樂觀,總是坐在屋前仰望天空,感嘆景色的美好。

還有一位叫小百合的姑娘,這位姑娘因一場病導致無法開口說話。但她很喜歡文字,她時常陪老婆婆聊天,並將老婆婆說的話記錄下來,刊登在村子裡的專欄上,稱為阿彌陀堂訊息。

這兩個人,一個是長壽的婆婆,一個是命苦的姑娘,不同人生,不同年齡的相遇,為什麼能夠這麼自然和諧?她們有著什麼樣的共同點?這些都是我們的疑問,也是導演通過人物向我們提出的問題。

《阿彌陀堂訊息》| 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②用人物語言不經意地提出問題

如果一個人不撒謊,那麼他所說的話,就可以被當做思想的呈現。所以,影片的語言,其實非常重要。

比如影片中的小說家孝夫在村裡遇見多年未見的老師,他在與老師的交流中,流露出覺得自己似乎很沒用的想法。因為他在十年前曾經寫過一部小說,還得了獎,但後來便再無成就。

另外,影片中還有一個場景,描述的是村裡的一群老太太聚在一起聊天,她們聊的話題便是,辛苦養大的孩子,一旦出了這個村子,便不怎麼回來了,有的甚至再也沒有回來。所以這個村子裡面的人,要麼是老的,要麼是小的,年輕人倒是非常少。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沒用,為什麼年輕人都喜歡跑出去,一點也不留戀自己的故鄉,在人物的語言上,又為我們呈現了相似的問題。

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點,基本都逃脫不掉人生。在一些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上,只要經過人生這一道門,便突然變得合情合理了。

二、獨特的情節設置,以相似的人生對比分析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盡相同的,影片中的人物也不例外,職業,興趣等等都不一樣。但是卻有一雙無形的手,將他們聯繫到了一起。

在影片中出現的幾個重要人物,都面臨著一個相似的問題:疾病。或身體上的疾病,或精神上的疾病,或能夠治癒的,或早已知曉結果的。

《阿彌陀堂訊息》| 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①醫生美智子

這名醫生是小說家孝夫的妻子,她曾經懷過一個孩子,但是孩子死在了她的肚子裡,為此,美智子深受打擊,再加上作為醫生不斷看到的死亡,以至於她最後患上焦慮症。

所以在東京無法生活的她,選擇來到丈夫的家鄉,希望在與世無爭的環境中,治療她的心病。

②小百合

小百合是一個很單純美好的姑娘,她應該是為數不多的留在村子裡的年輕人。她首先是無法說話,後來又發現肺部有問題,需要手術,但是手術成功的概率,只有 50%。

令人意外的是,小百合自始至終都對自己的情況表現得很平靜,無法說話,她就用筆寫字,生病住院,她便相信美智子,最後獲得新生。

③孝夫的老師

孝夫的老師是情況最為嚴重的人,在孝夫來到這個村子之前,他就已經被確診了胃癌,所剩的時間已然不多。但是他卻選擇放棄治療,回到自己的家鄉,走完最後一程。

有一次,他說,如果天氣晴朗,而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別忘了把你的床鋪曬乾。這就是他的人生觀,在最後的日子來臨之前,一定會照常地過好每一天。

以上三個人物,都在承受著疾病的煎熬,但是每個人的表現均不相同。第一個下意識的選擇逃避,第二個坦然接受,積極接受治療,而最後一個,是選擇放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

通過以上對比,不難發現,人之所以產生那麼多的人生困惑,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思想。想法不同,做的選擇便不同,而人生快樂與否,自然也不相同。

《阿彌陀堂訊息》| 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三、回到原點,放空自己,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經提出並分析了問題,那麼對於人生的這個話題,究竟該作何解答?其實答案早已隱藏在阿彌陀堂訊息中,但又不止如此。

①阿彌陀堂訊息的答案

影片中,經由孝夫的口,曾經讀過幾則阿彌陀堂訊息,內容來自 96 歲的老婆婆,我認為其中蘊含著人生的真相。

人們告訴我們,不要被眼前的事所迷惑。可是春天的時候,我在我的園子裡種上茄子豆角和黃瓜,給他們澆水,就這麼只想到眼前的事……突然有一天發現,我已經96歲了,說不上好還是不好,可我什麼都沒在意。沒有給自己添憂愁,那也許就是長壽的訣竅。


田地裡什麼都有,茄子,黃瓜,西紅柿,南瓜,西瓜。只要我身體告訴我想要,我都吃,也許吃清淡的食物,是能長壽的因素,而我活了這麼大年紀,是因為我從來沒有錢,貧窮成了我的好運。

從阿彌陀堂訊息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人活著,不必去追尋為什麼而活著,不要被眼前的一些事情所迷惑。如果一個人學會知足,不去在意人生的紛紛擾擾,那麼隨心而活,便是人活著最重要的事。

《阿彌陀堂訊息》| 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②回到原點,直面最害怕的事情

如果,人生當中真的有很難跨過去的坎,選擇逃避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人如果總是揹負著一些東西活著,那麼便會失去人生本該有的意義。

所以,直面最害怕的事情,跨過去,才能遇見新的希望。

就如同影片中的醫生美智子,因為小百合的病情,她再次回到了東京,並且拿起放下了很久的手術刀,為小百合做了一次成功的手術。

也許醫生面對的死亡太多,以至於看到自己的孩子也死亡時,便再也支撐不住,所以才產生某種莫名的焦慮。她的焦慮症出於此,在為小百合做完手術後,終於也在這個地方結束。

其實什麼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直面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才能真正從心中將那道坎跨過去。人的生命就如這一年四季,在不斷的輪迴之中,生死都是常態,但如何活著,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

影片的最後,孝夫的老師安然逝去,而他的妻子則在四十多歲,重新懷上了寶寶。不得不說,這也許就是生命的真諦。

《阿彌陀堂訊息》| 活著的意義,是隨心而活,內心喜樂

春夏秋冬,不停轉換,而人類,也在生與死之間輪迴,既然生與死都是生命的常態,那我們又何必去糾結那永恆不變的真相呢?

隨心而活,隨遇而安,內心喜樂,便是活著的目的。最後,以影片中誦讀過的一首詩結尾,我也想做那樣的人。

雨打不低頭,風吹不彎腰,不怕冬雪夏暑。身體的聲音,沒有貪慾,永不憤怒,面帶微笑,每天吃四碗褐米飯,加上蘿蔔蔬菜,做到與世無爭。看,聽,理解而不忘記。在松林的樹蔭裡,住在小草房,對著東邊他照看的男孩,對著西邊疲累的母親,他扛著稻草,對南邊將死的人,他說“不要害怕”。對北邊的爭吵和法律糾紛,他說“別太計較”。天旱天他灑淚,不熱的夏天他踱步,別人說他傻,沒人誇,也沒人罵,我也想做那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