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如何“玩轉”廣播節目,實現廣告創收


實戰 | 融媒體時代,如何“玩轉”廣播節目,實現廣告創收

作者丨鄭業濱 陳啟超


媒體融合,從2014年開始,距今已過去了整整5年。在媒體融合浪潮中,為了滿足聽眾更好的收聽需求,傳統廣播在節目生產、傳輸渠道和盈利模式等方面都竭盡所能,佈局新的發展思路。一方面,傳統廣播積極運用新媒體手段,拓展更多的傳播渠道,觸達更多的聽眾;另一方面,節目玩法尋求新花樣,投其所好,以最能愉悅聽眾身心的方式對節目進行合理編排,做優質節目IP。


那麼,在當今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該怎麼玩?在探索節目新玩法之前,應先洞察聽眾在新時期的收聽需求。

媒體融合,從2014年開始,距今已過去了整整5年。在媒體融合浪潮中,為了滿足聽眾更好的收聽需求,傳統廣播在節目生產、傳輸渠道和盈利模式等方面都竭盡所能,佈局新的發展思路。一方面,傳統廣播積極運用新媒體手段,拓展更多的傳播渠道,觸達更多的聽眾;另一方面,節目玩法尋求新花樣,投其所好,以最能愉悅聽眾身心的方式對節目進行合理編排,做優質節目IP。


那麼,在當今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該怎麼玩?在探索節目新玩法之前,應先洞察聽眾在新時期的收聽需求。


根據賽立信在2019年全國廣播收聽率調查與媒體受眾基礎調研結果,可以看到,聽眾在不同終端有著不同的收聽訴求。從節目類型來看,三大終端聽眾都偏愛收聽音樂和新聞資訊類節目,其次是相聲小品、小說連播/廣播劇和法制類節目。從單一終端來看,傳統收聽的聽眾傾向於能夠獲取健康養生保健知識的廣播節目以及收聽戲曲/曲藝;車載收聽聽眾則熱衷於通過廣播獲取交通信息、汽車資訊並尋求熱線求助/投訴;而智能收聽端聽眾則聚焦於情感、娛樂和知識方面。本文從受到聽眾喜愛的各節目類型出發,解析優質節目案例,探索融媒體時代節目新玩法,希望能給廣播節目製作者帶來新的啟迪。


圖1 不同終端聽眾喜歡收聽的節目類型

實戰 | 融媒體時代,如何“玩轉”廣播節目,實現廣告創收

數據來源:賽立信媒體用戶基礎調查,2019年


音樂類節目:可聽、可看又可玩


音樂類節目是聽眾的最愛,無論是工作還是休閒,美妙動聽的歌曲總能伴隨聽眾度過每一個美好的時刻。隨著新興媒介的興起,傳統廣播音樂節目已不再是滿足聽眾音樂收聽需求的首選,但有這麼一檔名為《見面吧電臺》的節目逆流而上,玩出了音樂節目新花樣。該節目是一檔由TME騰訊音樂娛樂旗下QQ音樂推出的音樂類電臺脫口秀直播節目,採用“直播+點播”的模式,為聽眾放送最新的音樂作品,打造出一個歌手和音樂人宣傳新作品的優良平臺。節目尤為注重即時互動性,藝人嘉賓在宣傳新歌的過程中可以與線上聽眾進行實時彈幕互動,並在現場選擇性完成網友要求,讓網友體驗“操控”節目流程的樂趣。同時,點贊、刷彈幕、競猜等花式玩法,配合節目半公開式的錄製形態,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其中。節目還開創了音樂宣發新模式,聽眾不僅可以通過直播觀看節目,也可以去線下實地邂逅並參與互動,豐富了聽眾線上線下沉浸式感官體驗。在節目播出第100期時,QQ音樂單平臺視頻播放量破

2億,總直播時長達171小時,共計170位藝人登臺累計發佈了176首歌,節目知乎推薦率達94%。雖然該節目並不是由傳統廣播電臺打造的,但其中的節目模式卻非常值得廣播電臺借鑑。為了能更加符合當下90後甚至00後年輕用戶的收聽習慣,傳統廣播音樂節目亦可嘗試加入可視化、直播、互動等新玩法,賦予節目新靈魂。


新聞資訊類節目:嚴肅與歡樂共存


作為聽眾第二大喜愛的新聞資訊類節目,又能怎樣玩呢?天津新聞廣播在2017年全新打造的《新聞二人轉》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新聞二人轉》是一檔脫口秀新聞節目,立足於“有趣有用有態度”的節目定位,讓聽眾在收聽新聞的同時也能得到許多笑料,在歡樂中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節目內容設置有輕鬆幽默的熱點話題,也有詳細實用的政策解讀,還有態度鮮明的新聞評論。節目由一男一女兩位主持人為聽眾播報新聞趣事,以既嚴肅又活潑的主持風格,營造出活躍、歡快的節目氛圍,努力做聽眾最喜愛的新聞節目。據賽立信天津地區廣播收聽率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19年11月,該節目到達率同比2018年11月上漲較多,增幅達

13%之多,聽眾規模明顯擴大。這些亮眼的數據足以證明,“穩中帶皮”的新聞節目更能俘獲聽眾的“芳心”。筆者認為,新聞類節目適當地調整一下主持風格,打破傳統嚴肅的新聞播報方式,改以輕鬆活潑的主持風格,營造一種反差收聽效果,不失為一條可取之道。


圖2 《新聞二人轉》到達率前後對比

實戰 | 融媒體時代,如何“玩轉”廣播節目,實現廣告創收

數據來源:賽立信天津地區廣播收聽率調研,2018年11月、2019年11月


相聲小品類節目:人人都是段子手


相聲小品類節目本就是以博得聽眾一笑為己任的節目類型,這樣的節目還能在“製造笑點”上玩出什麼新花樣呢?天津電臺相聲廣播的《包袱抖不完》就為眾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包袱抖不完》是天津電臺相聲廣播的一檔名牌欄目,自2017年全新改版以來,該節目率先將娛樂脫口秀的形式與傳統相聲藝術相結合,通過對熱點話題、幽默笑話、歷史掌故、科技常識、心靈雞湯進行巧妙地串聯,引出每期節目的相聲段子,相聲段子的主題又能與每期節目的話題相結合,使聽眾樂在其中。聽眾不僅能夠通過節目瞭解一些新鮮時尚的話題,又能領略傳統藝術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該節目尤為注重和聽眾進行有效互動,聽眾通過短信或微信公眾號平臺留言的方式,將自身的收聽訴求告知欄目組,幾乎都能得到相應的回覆。據天津電臺相聲廣播透露,該節目的短信(微信)回覆量始終位於全臺前列。節目還在微信公眾號平臺每天誠邀各路段子大神,線上徵集好笑好玩的段子,段子一經採用,聽眾不僅能獲得精美獎品,自己的優秀作品也能出現在節目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調動聽眾的收聽積極性,同時也提升了聽眾的節目參與度,讓聽眾的笑料娛樂大眾,讓聽眾同時收穫歡笑與自豪感。截至2019年11月,據

賽立信天津地區廣播收聽率調研結果顯示,該節目自今年1月份調整播出時段以來,整體表現上升明顯,臺內平均收聽率排名更是從2019年1月的第四名躍居2019年11月第三名。在筆者看來,這樣的節目互動確實令人眼前一亮,不僅讓聽眾能夠表達內心真實想法,還能發揮自身所長,藉助節目大展身手,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體驗當“主持人”的快感。


圖3 《包袱抖不完》收聽表現前後對比

實戰 | 融媒體時代,如何“玩轉”廣播節目,實現廣告創收

數據來源:賽立信天津地區廣播收聽率調研,2019年1月、11月


微廣播劇:應運而生的未來新寵


早期廣播劇以廣播電臺為載體,以語言、音樂、音響為創作元素,將聽覺藝術的魅力最大可能地發揮出來。隨著融媒體時代來臨,廣播劇的呈現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在融媒體時代,廣播劇還能怎麼玩?安徽廣播電視臺帶來了廣播劇全新的詮釋方式,通過微數字技術在互聯網上進行音圖文融合傳播,打造長度在10分鐘之內的微型廣播劇,迎合了人們在融媒時代收聽碎片化、自主化的習慣。尤其是安徽廣播電視臺精心創作的“中國夢”主題作品,講述“安徽好人”動人故事。同時,安徽廣播電視臺積極擁抱新媒體,在主流網站和音頻軟件上開設微劇頻道,並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轉發,分享給手機用戶,使得受眾人數得到了幾何級數的增長。融媒體時代,廣播劇如何推陳出新並出奇制勝,在此,安徽廣播電視臺顯然做了優異的表率。筆者認為,洞察新時期聽眾收聽習慣的變化,精心打造微廣播劇,並積極運用新媒體手段進行推廣,這將是廣播劇線上線下探索的新方向


法制類節目:服務為王,與時俱進


最後,談一談法制類節目。互聯網時代,法制類節目也能借助融媒體創建全新模式,如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道《週末說法》,該節目是一檔法律諮詢服務節目,旨在通過聽眾提出的現實法律難題,以案說法,普及政策法規,指導公眾正確處理和解決矛盾,並給予聽眾關愛和疏導。節目定位是一檔以法律諮詢為主,穿插熱點案件點評的公眾性節目,涵蓋各類法律內容,針對性強,導向鮮明。同時,節目注重用一種充滿希望、營造和諧社會的精神統領節目。每逢節目開播,全省乃至全國的優秀律師走進直播間,與聽眾、網友交流法律問題。該節目還舉行了“仲裁服務進百企”融媒體直播系列活動,節目組親身走進各大企業、高校等,普及法律知識,如在第八站,他們便走進了山東建築大學,濟南仲裁委仲裁員對話山東建築大學法學院的莘莘學子,且在閃電新聞客戶端、51聽APP、今日頭條音視頻同步直播,現場形式豐富、活潑,網絡和新媒體交流熱烈,實時觀看人數超過

48萬人


融媒體時代,聽眾收聽習慣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傳統廣播在節目生產、傳輸渠道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也要與時俱進,洞察聽眾在新時期的收聽訴求,對症下藥,打造聽眾愛聽的良心節目。同時,廣播電臺也應積極融入新媒體浪潮中,發揮媒體融合帶來的傳播優勢,擴大節目傳播效果,從而獲取更大的聽眾規模,實現高收益廣告創收。


融媒體時代,聽眾收聽習慣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傳統廣播在節目生產、傳輸渠道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也要與時俱進,洞察聽眾在新時期的收聽訴求,對症下藥,打造聽眾愛聽的良心節目。同時,廣播電臺也應積極融入新媒體浪潮中,發揮媒體融合帶來的傳播優勢,擴大節目傳播效果,從而獲取更大的聽眾規模,實現高收益廣告創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