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在中國,沒有什麼比拐賣兒童更令人恐懼與憤怒。無論《找到你》、《親愛的》還是《失孤》,都能輕易戳中為人父母的淚點。人販子當然罪不可恕,可是,假如,偷走孩子的你根本無力對抗呢?

今日推薦澳洲電影《防兔籬笆》,請自備紙巾網上搜索。


在上文,我推薦了最具澳大利亞代表性的影片《Australia》,在這部電影的首尾字幕裡,介紹了一段令人震撼的灰暗歷史:20世紀初,澳洲政府為推行“白澳政策”,規定當局可以隨意從土著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送至教會或白人家庭,進行“去黑”同化教育。自1910至1970年,全澳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強行從家人身邊帶走,造成了無數人的悲劇一生。這些人,後被統稱為“被偷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

其實,這兩段字幕,放在另一部電影裡更為適宜。

那就是《Rabbit proof fence》(《防兔籬笆》)。有一中譯名《末路小狂花》,另一譯名《漫漫回家路》,尚可接受。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電影海報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本片根據澳大利亞原住民作家多莉絲·皮爾金頓·加利梅拉1996年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主人公原型正是作家的母親-莫莉·克雷格。這部講述年少的莫莉帶著兩位小姐妹,自白人訓練營逃脫,沿著綿延1500多里的防兔籬笆,歷時三個月逃亡歸家的小說一經出版便引發轟動。6年後終被搬上大銀幕。

導演、編劇、製作皆為一人:菲利普·諾伊斯,澳洲一產量較高的導演。攝影是澳洲人杜可風,因任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而被中國人熟知。這也是他載譽歸鄉後所攝製的第一部澳洲電影。此片在各大電影節上獲得好評無數,更常被視作澳洲歷史教材在各國學校裡反覆放映。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常被當作澳洲歷史教材書

隨時被搶走的土著兒童

影片一開頭,便用字幕簡介了那部反人性的土著法及西澳土著人管理官員內維爾的“漂白”政策。隨著鏡頭緩緩拉開,廣袤無限的澳洲西部大陸美景展現眼前,畫外音則介紹了白人來此的歷史及這條著名的橫貫西部防兔籬笆的建成。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西澳的防免籬笆標誌

而主人公13歲的莫莉和8歲的妹妹黛西和10歲的表妹格蕾西,正是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每日在叢林赤腳奔跑,看鳥兒高飛,學母親外祖母狩獵,孩子們的臉上全是笑容。小小的部落,濃濃的親情,雖物質貧瘠,卻充滿了歡樂。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土著人們簡單快樂的生活

而這一切,在白人的眼裡,卻是野蠻與落後的象徵。女孩們應當被保護,被教導,成為純正的文明人。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警察強搶土著兒童

當警察到來,手持政府公告,強行帶走三個女孩時,無論是莫莉的掙扎,還是母親們的哀嚎,在政府的強權面前,都無力虛弱,不堪一擊。

汽車穿越西大陸,將孩子們送到了遙遠的摩爾河土著兒童訓練營。在這裡,孩子們要接受語言、宗教及生活技能的訓練,以便成為一個合格的白人奴僕或工人。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受訓的土著兒童

在營地裡,孩子們受到嚴厲的管制。被禁止使用土著語言和習俗,甚至被告之他們是沒有父親的孩子。惡劣的生活條件,嚴格的懲罰更讓她們身心飽受摧殘。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最嚴厲的管制

年歲稍長的莫莉不堪忍受,對母親的思念讓她下定逃離的決心。終於,在一個清晨,她帶著妹妹們冒險逃出了營地。

逃亡歸家之旅,也是見證人性之旅

莫莉牢記住母親離別時的話:家就在防兔籬笆的盡頭。聰明的她以防兔籬笆定位,向著故鄉一步步走近。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逃亡之旅

這一路上,她們乞討為生,遇見了形形色色的各種人。有伸出援手送上衣食的牧場主妻子,有熱心指路的打工白人小夥,當然也有一言不發就報警的大叔,更有謊言誘騙她們的同族。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見證人性之旅

當得知女孩們逃跑的消息,以土著保護人自居的政府官員內維爾勃然大怒,出動警察全力搜索追蹤。

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女孩們最大的威脅-營地派出追蹤女孩們的主要人物-穆都,也是一位土著。他甚至用上了祖先們代代相傳的狩獵方法,來尋找女孩們的蛛絲馬跡。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一路追蹤

女孩們忍受著飢餓和痛楚,一路膽顫心驚,躲避營地與警察的追蹤。終於,原本就立場不堅定的格蕾西出現了動搖,她聽信告密者的謊言,放棄了回家的夢想,被警察再次抓回營地,從此,音信全無。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再次被捕

而莫莉,咬牙背起妹妹,沿著漫長的防兔籬笆,一步步,走回夢想的家園。

當祖孫三代在夜幕降臨的土地上再次重逢,抱頭痛哭。觀眾是否會以為,從此母女相依,歲月靜好?

可惜結尾的字幕告訴大家這仍只是一個夢想。事實上,回家之後的莫莉仍是政府“改造”的對象,即便在她結婚之後。1940年她和兩個女兒再度被抓進摩爾河營地。

大女兒多莉絲(小說原作作者),自小與母親分離,獨自在營地長大。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籬笆盡頭就是家

倍受爭議的電影

關於這部電影,其題材本身所飽含的巨大震懾力,曲折的故事情節再加上杜可風精心捕捉的澳洲自然風景

都使其成為一部不容錯過的優秀作品。當然,客觀來說,它也的確存在著 “煽情有餘批判不足”這一缺陷。

作為一名離國10年的導演,菲利普似乎並不想挑起太多的政治紛爭。因此,在影片中他將曾經的政府錯誤和人權汙點全部歸咎於一名狂熱的種族主義者(內維爾)的個人行為,從而削弱了對這一社會問題政治根源的追問。

儘管如此,這部電影仍在當時引發了澳洲社會的極大爭議,很多新聞媒體對它進行了口誅筆伐,聲稱電影完全扭曲了事實真相,更有政府官員強烈要求劇組向政府道歉認錯。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被偷走的一代人

然而,真相到底是什麼?

生而為人,誰又比誰更高貴?又憑什麼來認定,一種文化比另一種文化更先進文明?

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白人強行替土著選擇生活方式

​真相可以暫時被掩飾,被改寫,但不能永遠被埋沒。

在這樣一個移民國度,當人們唱著澳大利亞國歌,當人們唱著“We are one ,we are many”,人們所唱的,更多是外來者的心聲。而原住民們內心的傷痛,卻鮮有人體會。

正因如此,這部電影,對澳洲原住民,以及後來無數的澳大利亞人,在影像之外,有更為深重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