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超豪華"教學團隊線上開講!

有這樣一支科研團隊,他們活躍在國際古生物學界,發現了第一塊軟軀體化石、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清江生物群",一次次取得重大突破性發現,取得了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14篇論文的"豪華"成績單。他們就是

西北大學古生物學科研團隊。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以舒德干院士,張興亮、張志飛、劉建妮等長江學者領銜的地質學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教研室共18位教師全員攜手、陣容豪華,以大課串講的形式,用中英雙語為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11名碩博士生線上開授《高級門類古生物學+古生物學原理》這門專業平臺課。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舒德干院士與古生物教研團隊成員

"古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課程涉及很多不同的化石門類。受教師個人研究領域的侷限,獨立開課則無法在所有門類的教學中做到足夠深入。而經過審慎分析,教研室18位老師的研究方向綜合起來,與門類古生物課程的教學設置非常契合,這樣就為開設一門綜合古生物大課提供了專業支撐。"地質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教研室主任傅東靜教授介紹。

按照新的培養方案,課程共分為18個獨立的授課章節,由古生物學教研室教學和科研一線工作的18名教師聯合授課。每位教師授課4學時,講授自身專長的研究領域,開展"特色、系統、前沿"的新研究生課程體系。

通過聯合授課,夯實研究生的古生物學基礎,提升研究生對國際前沿重要科學問題的把握,進而"打造全世界最專業、最系統、最前沿的古生物學研究生課程"。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要把這門大課上好,不僅是完成疫情期間的教學任務,還要把課程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成為古生物學的'金課'。充分發揮各位老師的專長和研究優勢,讓我們西大古生物學的研究生培養,真正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地質學系主任張志飛教授說。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古生物與地層學是西北大學的傳統優勢專業,依託地質學國家重點學科,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契機,教研室率先對所屬專業研究生課程進行了凝練和重組,將原有多門課程合併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專業平臺課——《高級門類古生物學+古生物學原理》,並對教學設計和授課模式進行了深度改革。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課程開設的對象是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的全體碩博士生,僅11名。遵循著古生物學研究生"精英教育"的培養初衷,一門課18:11的師生比。線上開課以來,"豪華教學團隊"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目前,共有32名相關專業學生加入到了全程聽課的行列,另有132名校友、博士後和交換生將通過線上旁聽的形式,選擇性學習部分專題課程。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華洪教授在線授課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韓健研究員舉例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劉建妮教授作報告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徐建教授野外教學

新建的線上學習群裡,討論十分熱烈。碩士一年級的林威良認為課程很有挑戰,為了讓自己跟上課程,他以查閱參考文獻的方式進行預習。博士二年級的任心宜很期待此次課程,她最想聽陳延龍老師講授的"幾何形態測量學在古生物研究中的應用"。目前在瑞典接受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梁悅、劉璠則表達了她們的激動之情:"線上教學讓我們有機會聆聽到教研室老師們精彩的教學內容,真是幸運!"身在斯德哥爾摩的博士後李洛陽校友則將選擇性聽取前沿領域研究專題,並參加課程討論。校友張志亮目前在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從事科研工作,他希望能在線上和學弟學妹們分享交流學習和研究經驗。

作為西北大學全面綜合改革的特區與試驗田,地質學系2016年起就出臺了《全面深化改革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成為了學校"一院一策"管理模式的先行者。該系將"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目標細化為"引育世界一流隊伍、培養世界一流學生、產出世界一流成果、建設世界一流平臺、開展世界一流交流合作"等五個方面的建設任務,全方位開展了探索與實踐,大力投入學生培養和隊伍建設。學校為地質學系還開設專門財務賬戶,設立一流學科建設專項經費。2017年,西北大學地質學科以國家認定方式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陝西這個

聯合培養博士貟浩英文答辯

依託著傳統優勢學科的深厚積累、一流學科建設的歷史機遇、國際一線水準的科研教學團隊,地質學系在創新性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近三年來,地質學系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批全國高校首批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入選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獲批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攻關項目1項。獲全國教師教學比賽和微課比賽一、二等獎4項。出版教材3部,建設MOOC、SPOC課程4門次。11人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研究生獎學金資助,2名博士研究生獲評李四光優秀博士生獎。

從實驗室到講臺,這群優秀的科學家以"培養世界一流學生"為己任,著力探索"精英式古生物教育"模式,培養出了一批批學子精英。期待更多的古生物學與地質學人才從"豪華教學團隊"的課堂中走出,為古生物學與地質學的研究做出更大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西北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西北大學官微、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