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咬指甲”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就是一個小小的、不好的壞習慣,可這個習慣,一旦養成,極易成癮,很難改掉。環顧周圍,成年後“咬指甲”的人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演員愛豆、各界大佬。比如肖戰、鄭爽、王一博、周冬雨等都鍾愛“咬手指”。

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小琴今年16歲了,非常愛“咬指甲”。用她的話說,自己從來不用指甲刀,自己啃的比指甲刀剪的還整齊。媽媽多次提醒她,她也知道這個習慣不好,總是下意識的就去咬指甲或撕手指甲上的皮,直到把指甲啃禿或是啃出血後才住嘴。

對於孩子“咬指甲”的這個行為,很多媽媽認為“孩子肯定是身體缺乏某種營養元素”;也有家長認為“孩子肯定是手指癢”,更有家長認為:“這是遺傳”。可據某兒科醫生臨床調查後發現:很多喜歡咬指甲的孩子,身體既不缺各種微量元素,也沒有溼疹或皮膚髮癢情況。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咬指甲”呢?

眾所周知,“咬指甲”是一個非常不衛生的習慣,指甲中藏有大量的細菌,彷彿就是一個藏汙納垢的“大本營”,而孩子們經常“咬指甲”,父母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於“咬指甲”的原因並非都清楚。

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01、3歲以下的嬰幼兒“咬指甲”是正常現象

對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咬指甲”是正常現象,媽媽們只需要將孩子的手洗乾淨就行。尤其是2歲前的孩子,牙齒還未完全長出,“咬指甲”或“咬拳頭”可以緩解他們牙齦處的癢感。而2歲到3歲的孩子愛“咬指甲”則是他們對母乳的留戀,過段時間就會消失。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2歲以前的孩子正處於口欲期發展的第一階段,他們會通過“咬指甲”、“咬拳頭”或“吃各種玩具”......來探索外部世界,獲得快感和慾望的滿足。

一般而言,若孩子在口欲期得到了滿足,長大後就不會過度痴迷各類口腔刺激;否則,成年後就容易持續追求口腔的滿足。

02、身體內缺乏鋅、鐵和鈣等微量元素

倘若孩子身體缺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不僅會影響大腦和智力的發育,還會導致孩子喜歡“咬指甲”。若媽媽們發現自家孩子經常咬指甲時,建議儘快帶孩子到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以便及時發現並補充身體所缺乏的微量元素。

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遠遠以前就是個愛“咬指甲”的孩子,一次兒保檢查發現缺乏微量元素鋅。往後,遠遠媽媽一邊讓孩子吃補鋅的營養劑,一邊通過飲食彌補身體所缺乏的鋅。2個月後,孩子自覺就不“咬手指”了。

03、心理負擔過大,通過“咬手指”來緩解焦慮

很多孩子都因為繁重的學習壓力,導致心裡負擔較大,常常會不自覺的通過“咬指甲”的方式來分散精力和減輕壓力。若是孩子們“咬指甲”的習慣一直沒有改善,這個習慣將會持續到青春期或成年期或是永遠。

心理學家SarahRoberts等人(2013)在研究中發現,咬指甲有幫助我們平衡情緒的奇效。因為在咬指甲的過程中,無聊的人可以獲得適度刺激,而焦慮的人可以暫時逃避壓力、轉移注意力,獲得一種微小的愉悅和輕鬆感。

法國也曾做過相關研究表明:通常情況下,在考慮有關工作的事情時,有26%的人會習慣性咬指甲,而還有部分人,在面臨選擇需要做抉擇時,也會“咬指甲”。


可見,“咬指甲”並不是孩子們的專利,很多成年人在面對緊張、焦慮時,都會不經意間的“咬指甲”。不過成年人“咬指甲”多是為了一時的分散注意力、放鬆壓力,一般不會像孩子那樣難以控制。

04、父母行為的言傳身教

很多“不拘小節”的父母,對自己及孩子的衛生與健康並不太關心。當自己的指甲長後,也不及時修剪,而是直接用嘴咬;當孩子的指甲長了,也不能第一時間的幫忙修剪,甚至直接替孩子啃指甲,時間一長就可能讓孩子養成“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05、孩子內心缺乏關愛,情緒緊張

很多不同被父母疼愛或關注的孩子,內心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當面對父母吵架時,就會導致孩子情緒緊張,內心感到孤獨和寂寞,常常就會通過吃指甲來轉移注意力或者打發時間。

面對孩子愛“咬指甲”的壞習慣,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們改掉這個壞習慣呢?

對於愛“咬指甲”的孩子,父母應第一時間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若缺乏就應該及時補充即可。

②面對孩子“咬手指”,父母切勿打罵

很多心情急躁的父母,看到孩子“咬指甲”,不是責罵孩子就是動手打。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改掉“咬指甲”的壞習慣,只會讓孩子感到緊張,甚至產生自卑、孤獨。

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③給予孩子關心及戰勝不良習慣的信心

很多孩子明明知道“咬指甲”不好,或許還因為“咬指甲”被同學嘲笑或是老師批評過,但就是控制不住。這時,就需要父母給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與安慰,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改掉“咬指甲”的信心。

④多陪孩子玩耍,轉移其注意力

對於部分因為缺少父母關愛而咬“指甲”的孩子來說,父母多陪伴其玩耍,通過各類遊戲、講述故事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親子間的關係,還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淡忘掉“咬指甲”的行為。

⑤給孩子及時修剪指甲,或者帶手套、指甲套

孩子經常咬指甲?並非都是缺少維生素,這些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首先,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勤剪指甲,不咬指甲;其次,幫助孩子勤剪指甲,實在不行,就讓孩子帶上手套或指甲套。總而言之,父母在幫助孩子改掉”咬指甲“的過程中,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溫和的家庭環境,不要給孩子有太多的壓力。

總而言之,孩子若常常“咬指甲”,媽媽們就應該引起重視,明確孩子“咬指甲”的原因,然後針對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相信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END

今日話題:

你有制止孩子“咬指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