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取決於底層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取決於底層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取決於底層能力

有句話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對於有的人來說,一場疫情,會吃光家底,耗盡精力,最後發現自己竟然沒有支撐生活的底牌。

而有的人能從容應對,安全渡過。

一場疫情,其實也是一個分水嶺。會讓人產生極度的危機意識,從而開始積極“自救”和改變。

什麼是底層能力?

就是那些明明很重要,卻又總被你忽視的能力;應對時代的變化,在哪裡都能夠用得上的能力。

以下為四種:

1 維持不一致

什麼叫做“一致”?

人的大腦裡有一個底層需求——維持“一致”。

也就是說,當接收到外界的新信息時,我們會期望:

外界的新信息,跟我腦中舊的、固有的預測框架是一致的。

所以,我們會傾向於用舊的模式、舊的思維,去解讀外界的信息。

其次,當腦子裡同時存在幾個觀念時,我們也會期望:這些觀念之間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

這種對“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腦的底層工作模式。

在過去的時間裡,它都是有用的——它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穩定、持續的預測模型,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外部事物。

但是,我們所面對的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徵,就是不確定性。

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問題,其實往往都是內部各種複雜性互相運動、博弈的結果。

因此,一個具備“維持不一致能力”的人,最大的特徵就是能夠接受事物的複雜性和多面性,不會試圖用一個簡單的判斷去下定義。

他們能夠接受這個世界的變化和不確定,有強大的心理準備,去用一個開放的心態,接觸新事物、新觀點。從而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和危機的來臨。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底层能力

2 專業

專業能力是一個人成事的關鍵。

1.紮實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一種元能力,即提升能力的能力。通俗來講,這種能力是指會學習,會思考問題。

2.體系化的領域知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講究分工和定位的社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我們必須聚焦在某一個領域,才有可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這時就需要我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行業內有哪些基本的理論知識,有哪些基本的案例,每一類知識適合在什麼情況下使用,都必須弄清楚。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能夠有效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看懂現實。

我們必須在解決問題的初始,就想清楚自己的行動邏輯是什麼,這種邏輯是解決問題的保障。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底层能力

3 主動

主動性是指人在工作當中不惜投入更多的精力,善於發現和創造新的機會,提前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採取行動,從而提高工作績效,避免問題的發生或創造新的機遇。

極具主動性的人,不會等著問題發生,而是會未雨綢繆,提前行動,規避問題,甚至創造出機會來。

早年任正非認為微波沒多大用,提出把微波這條產品線砍掉。

但微波產品線總裁彭智平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嗅覺,覺得這是一個好產品,就偷偷在他的人力預算中擠出了幾十號人研發微波產品。

兩年以後,在非洲市場發現埋光纖不現實,建基站成本太高,而微波是最低成本的通信工具。

正在任總萬分後悔的時候,彭智平說,任總,沒問題,我們的微波產品已經可以交貨了。

這個故事體現的就是主動性人才未雨綢繆的能力。

長路漫漫,唯有積極主動、未雨綢繆才能走的更遠,而你提前走出的每一步,終將成為他人眼中的遙不可及。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底层能力

4 堅韌

阿里的彭蕾在湖畔大學的課程分享中說,相較常勝將軍,她更青睞“皮實”的人:

我從來不相信常勝將軍,我看團隊的時候,情願選擇那種真的經過很多挫折的(當然,不能一次成功都沒有,那種也不行)。

皮實是能不能始終保持這樣耐受,這是一種人生的經歷。

不管別人怎麼讚揚你也好,或者羞辱你也好,你內心知道你自己是誰,自己內心是很定的,無論是捧你還是打你,外界的狀況都不會傷害到你,這才是真正皮實的狀態。

詩人劉禹錫從監察御史一路貶到一名小小的通判,因為他的倔強和不屈,知縣一次次逼他搬家,而且一次比一次面積小,最後只剩下一間小小的屋子。

他們全家老小就擠在那間小小的斗室裡。怎麼辦呢?

實在避無可避,索性提筆寫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種大氣昂揚,淡然超脫的感覺讓人折服。

“那些打不垮我的,終將使我強大”說的就是劉禹錫這樣的。小小的知縣打壓得了我的身,打壓不了我的心。風動,心不動,你能奈我何?

這便是堅韌的力量,殺人誅心這套行不通。

困境往往是經過化妝的幸福,只有那些憑藉堅定信念和純潔心靈戰勝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只要你學會堅韌地樂觀地面對困難,你就會發現,困難沒那麼可怕。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底层能力

在變化和危機面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便顯露出來。擁有底層能力,才能讓你從容不迫的站穩腳跟,擁抱變化。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底层能力

疫情之後,把日子過好,比什麼都重要

鍾南山:運動,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疫情過後,這四種人將脫穎而出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就看這3點

順豐小哥汪勇連升3級,國家授予特別獎:時代永遠在獎勵解決問題的擺渡人!

帶患者看夕陽的醫生刷屏了,你該看看這8個同樣溫柔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