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橘蚜”,附詳細防治方法

蚜蟲是柑橘新梢期的常見害蟲,它代數多、發生量大、抗藥性強,名頭雖不如木蝨、潛葉蛾那麼大,但危害卻不容小覷。

這不近日來自河池市的李鴻的用戶在平臺上發來柑橘問題圖片,詢問:這個是蚜蟲嗎?

一篇文章看懂“橘蚜”,附詳細防治方法

一篇文章看懂“橘蚜”,附詳細防治方法

專家根據圖片顯示給出解答: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 農藝師,技術站站長)

蚜蟲危害,可用吡蚜·呋蟲胺,聯苯菊酯加吡蟲啉,聯苯菊酯加啶蟲脒,烯啶蟲胺,噻蟲嗪,乙基多殺黴素進行防治。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擅長柑橘、葡萄、棗)

您好,是蚜蟲危害用吡蟲啉,吡蚜蚨蟲胺,螺蟲乙酯,烯啶蟲胺,啶蟲脒,噻蟲嗪,防治。

劉風花(山東省菏澤市,中國棉花協會會員,擅長植保技術)

蚜蟲危害噴施功夫,聯苯菊酯,吡蚜酮烯啶蟲胺,噻蟲嗪,吡蟲啉啶蟲脒防治。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擅長植保技術)

蚜蟲危害,可選用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劑10000倍液、75%螺蟲·吡蚜酮水分散劑4000倍液等噴施防治。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農技站)

蚜蟲危害,建議使用聯苯菊酯+烯啶蟲胺或噻蟲嗪噴施防治。

農管家大課堂——認清的蚜蟲發病狀態

危害症狀

一、生活習性,幼蚜喜群居。

二、為害症狀,成、若蟲均吸食汁液,嫩葉和嫩梢受害重。受害葉葉背有許多灰褐色蛻皮殼,嚴重時葉片捲曲硬化、皺縮,新梢枯死,幼果和花蕾脫落,並誘發煤病。

三、為害柑橘類、桃、梨、柿等。

一篇文章看懂“橘蚜”,附詳細防治方法

蚜蟲為害葉片症狀

發病規律

一、世代。每年發生10多代至20多代,廣東和福建大部地區全年可行孤雌生殖,無休眠現象。

二、越冬。浙江、江西和四川以卵在枝幹上越冬。

三、時期。2~3月份孵化,為害繁殖,至晚秋產生有性蚜交配,11月下旬至12月產卵越冬。四、發生區域。山東、河南以南地區有分佈。

農業防治

一、農業,在春季蚜蟲發生量少時,及時剪掉被害新梢,可有效控制蔓延,適用於幼樹園。

二、生物,天敵主要有飄蟲、草嶺、食蚜蠅和寄生蜂等,對蚜蟲發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用藥參考

4.5% 高效氯氰菊酯 水乳劑(低毒) 使用50-80毫升/畝 噴霧

7.5% 氯氟·吡蟲啉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35克/畝 噴霧

22.4% 螺蟲乙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00-4000倍液 噴霧

48% 噻蟲啉 懸浮劑(低毒) 使用5-10毫升/畝 噴霧

50% 抗蚜威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18克/畝 噴霧

10% 吡蟲·滅多威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50-70克/畝 噴霧

50% 阿維·吡蚜酮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2-15克/畝 噴霧

1.5% 苦參鹼 可溶液劑(低毒) 使用30-40克/畝 噴霧

20% 烯啶·噻蟲啉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20克/畝 噴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