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歲半寶寶的親子陪伴

刷某短視頻,刷到別人家的孩子,22個月的寶寶,一口雙語流利對答,故而陷入沉思。

首先,小孩的雙語是真的都懂,都會,問哪答哪。其次,在她22個月之前,她一定是每天都跟媽媽互動,媽媽都教過這些。才在開口說話的時候,突然給你個驚喜。

我的寶寶目前18個月大,基本的爸爸,媽媽,奶奶,姑姑,姥姥,粑粑,尿尿,apple等發音簡單的基本會說,但並不喜歡錶達。更別提要達到雙語的水平,就連理解的程度也差的很遠。在每天下班的親子時間裡,我決定做出一些改變。

聊聊一歲半寶寶的親子陪伴

以前的下班帶娃,基本上是瞎玩,沒有章法,這個玩一會,那個玩一會,看書也是一床的書,這個看兩眼,那個看兩眼。根本沒有專注力,只是在她看到某頁書的某個點上能夠停留幾秒鐘,感覺他不是在看書,而是在那瞎亂點著玩。同時,父母的教也是沒有章法的,看哪也就簡單說說,沒有激發起她越看越愛看的興趣,總是在由著他的性子來。

孩子學得怎麼樣,學得效率高不高,完全取決於你的教法。你教的有趣,玩樂的過程中就把該學的都學會了,你教的沒意思,小孩絕對不會跟你的思路走。是時候考驗家長的教學水平了。

聊聊一歲半寶寶的親子陪伴

帶娃是一個需要“用心”去澆灌的過程,如果你在她一歲半的時候,覺得她還小什麼都聽不懂而選擇偷會懶讓她自己在你身邊瞎玩,那她到3歲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錯過了她語言的高度敏感期。當你看到別人家的孩子3歲已經能夠自如地進行自我表達時,你是否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懶散。如果你在她一歲半的時候辛苦點,每天花點小心思陪伴她,澆灌她,當她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的表達能力都具備了,那是你最欣慰也最幸福的時刻,你所有在她身上花的心思和時間都看到了成效。

同樣是陪伴,陪伴的質量差了一大截。用心澆灌下的點滴成長,是在每天高質量的陪伴裡積攢下的。

那些22個月會雙語說話的寶寶,想必她的媽媽每天都跟他雙語說話的吧,父母自如的表達,耳濡目染孩子也會如此。因此,現在我在重拾英語,希望也能把英語一點點滲透到她的生活中。

聊聊一歲半寶寶的親子陪伴

在孩子12歲以前高質量的陪伴,即使父母辛苦點,但你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在父母的愛下長大,會更自律更獨立更自信。在她越長越大,漸漸不再需要你的陪伴時,你就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她自己慢慢去嘗試去探索,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