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學學不進”,怎麼辦?

孩子“想學學不進”,怎麼辦?

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不滿老闆佈置的任務,跟某個同事處不好,討厭上班,於是工作時總是不能全心投入,跟同事吐槽,偷偷刷淘寶,默默走神發呆……

其實孩子也是一樣,他一進入學習情境(像是上課,寫作業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厭煩、恐懼等消極情緒,這種情緒會導致注意力分散、記憶提取困難、認知過程變慢,還會導致負面的自我評價。

家長看了乾著急,孩子自身也很痛苦,這種“想靜靜不了、想停停不下、想學學不進”的狀態他也不想要。

而導致學生產生消極情緒的刺激性時間有很多,比如某次考試失敗,被老師批評,跟家長有衝突,跟同學有矛盾等等,還有一些是你無法想象理解的,比如某個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動作,你隨口的一句話,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也可能對他產生刺激。

想要改變條件性厭學的這種類似情況,首先你需要確認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學習一向良好,只是由於考試失利、親子衝突、假期玩樂等偶然原因,導致的條件性厭學,那父母是可以起到關鍵作用的。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厭學不是因為你笨,也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因為你學習時情緒很差,然後把這三招教給孩子:

1 進行放鬆訓練

比如按照一定節律進行深呼吸,或者緊繃身體再慢慢放鬆,又或者伸個懶腰、打個哈欠,等放鬆了在進入學習。

2 嘗試成功想象練習

簡單來說,就是想象自己高效學習、輕鬆完成作業的樣子,這會讓你覺得學習時間輕鬆的事情,降低對學習的恐懼感。

孩子“想學學不進”,怎麼辦?

3 提高學習快樂感

人是趨樂避苦的,能讓我們開心的事情就會多做,所以你可以在睡前回想一下開心的事情,然後再想想明天的學習安排。

如果你的孩子是嚴重的條件性厭學,比如網癮型、偏科型、學習困難型、情緒失控型等等,父母能做的,就是第一時間帶孩子進行專業輔導,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行為干預。

因為你的孩子已經形成了條件性情緒反應,一到學習環境,就會自動化的產生某種情緒、做出某種反應。

想要自我改變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情緒覺察能力;

2 對情緒的控制至少能堅持半年。

而孩子因為年幼一般是缺少情緒控制力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時間耽誤不起。

厭學的進程,就像石頭在下坡路上滾,除非有外力制止它,是停不了的,而專業干預(可以採用元認知技術)就是先讓下落的石頭停止,再把石頭推到一個上升的軌道去。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出現厭學現象,不要急著逼迫孩子趕緊愛上學習,要先學會分析,理解孩子,採用得當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回到正軌上來。

最後,【學之道】聯合【趣輔導】推出 免費福利活動:

網課期間,“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模式下,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兩級分化:

自律的孩子將遙遙領先;而糊弄假學的孩子則會日落千丈。

您的孩子是否掉隊?

正所謂“三月不開學,開學就考試”,

為了幫助孩子縮小網課拉開的差距,查漏補缺,更好地備戰開學考試,1對1輔導課免費上!

微信公眾號【學之道講堂】回覆關鍵字【1對1】即可

免費上120分鐘專業輔導課和14天作業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