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剛的“新命題”:1藥網增收不增利、處方藥合規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訴如潮

於剛的“新命題”:1藥網增收不增利、處方藥合規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訴如潮

編者按: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家衛健委接連發文,鼓勵“充分發揮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國內互聯網醫藥電商得以迅速發展, 1藥網等平臺用戶人數激增的同時也受到更多目光審視。根據1藥網近日交出的2019年財報答卷,其營收大幅增加的同時,虧損也在持續。此外,1藥網股價和口碑的表現也與“風口”背道而馳。

業績癥結難解 增收不增利

于刚的“新命题”:1药网增收不增利、处方药合规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诉如潮

天眼查顯示,1藥網隸屬於111集團,成立於2013年8月12日,並於2018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在線和離線醫療保健平臺。創始人為於剛。

于刚的“新命题”:1药网增收不增利、处方药合规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诉如潮

3月12日,1藥網母公司111集團發佈了截止到12月31日的2019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第四季度,1藥網淨營收13.5億元(約合1.936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的5.574億元增長141.8%。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1.576億元(約合2260萬美元),而2018年同期淨虧損1.259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1.437億元(約合2060萬美元),而2018年同期淨虧損人民幣1.096億元。

而2019年全年,1藥網淨營收為39.5億元(約合5.677億美元),較2018年的17.9億元增長121.3%。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996億元(約合7180萬美元),而2018年淨虧損人民幣3.801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343億元(約合6240萬美元),而2018年淨虧損3.287億元。

從財報可以看出,儘管1藥網交出了目前為止最好的“成績單”,但是其營收大幅上漲的同時,仍然處於虧損狀態。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1藥網營業收入分別為9.59億元、17.86億元、39.5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9.8%、86.14%、121.28%。而1藥網淨利潤分別為-2.49億元、-3.82億元、-5.0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1.4%、-53.23、-31.35%。

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1藥網創始人於剛表示:“新冠疫情引爆了行業發展,讓行業提前進入春天,也凸顯出互聯網醫藥健康行業的價值……但網售處方藥和醫保支付未能在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鬆綁,是公司B2C業務增長緩慢的最重要限制因素。”

股價低迷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訴如潮

雖然當前互聯網醫藥健康行業正處於風口,但從1藥網近來的股價表現來看,結果卻不盡人意,其處於股價波動幅度較大的狀態,一直漲少跌多。截止3月24日美股收盤,1藥網報6.56美元,每股收益為-0.88,市盈率顯示為虧損,目前總市值僅為5.38億美元。與上市時的16美元/股相比,股價跌了近一半。

除股價表現不佳之外,1藥網的口碑也“搖搖欲墜”。

疫情當下,又正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各大網絡投訴平臺上醫療用品和口罩等用品投訴量激增。而口罩和醫療用品等糾紛問題所涉及的商家中,“1藥網”的名字頻繁出現。

于刚的“新命题”:1药网增收不增利、处方药合规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诉如潮于刚的“新命题”:1药网增收不增利、处方药合规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诉如潮

圖:黑貓投訴平臺

2020年3月17日,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稱,1藥網出售的美佳醫用外科口罩為假貨。其口罩外包裝上的生產許可證號及批件號均無法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到,而查詢該生產企業的工商信息許可證號發現,並不包括該口罩外包裝上的許可證號。

于刚的“新命题”:1药网增收不增利、处方药合规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诉如潮

圖:黑貓、聚投訴平臺

不僅如此,多家投訴平臺顯示,1藥網還存在“退款難”“虛假物流”“售後差”“客服不作為”等問題。

此外,1藥網售處方藥不合規的問題也屢遭媒體曝光。據中國網財經報道稱,2019年12月,中國網財經記者在1藥網購買處方藥不需要開具處方,其直接點擊購買數量,填寫個人信息,便可直接支付買藥,比如“(迪善)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而購買處方藥“頭孢地尼分散片”,與該平臺在線問診人員做簡單溝通即可開具相應電子處方,此後只需在該頁面點擊付款即可購買。

另據人民網報道,2019年11月,人民網在對醫藥電商進行“處方藥購買實測”時發現,1藥網部分處方藥無上傳處方選項和醫師線上問診,可直接購買。記者下單後未接審核電話。

于刚的“新命题”:1药网增收不增利、处方药合规存疑 疫情下售假口罩投诉如潮

時至今日,和訊科技實測發現,在1藥網平臺購買處方藥“泛捷復頭孢拉定膠囊”仍只需簡單填寫購藥信息,與問診人員做簡單溝通,即可開具處方單購買藥品,並不需要上傳驗證身份證等信息。而問診過程中頁面提示的《互聯網診療風險告知及知情同意書》也並不強制用戶點擊閱讀,頁面提示:我們僅限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繼續諮詢即表示您已知悉相關規則與風險並同意相關條款。

2019年1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其中明確指出,“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違反規定採用郵寄、互聯網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

綜上所述,對於1藥網而言,互聯網醫藥健康行業的風口既是機遇又是考驗,而處方藥政策的鬆綁與否,將影響其是否能從灰色地帶拉回到合法軌道。而如何把握機遇、增收增利,如何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留住用戶的心,完善處方藥合規機制,成為擺在於剛面前的一張新考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