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文| 雲中嶽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從豆蔻年華進入上海電視臺主持《你我中學生》、90年代初全國第一代訪談節目《三色呼啦圈》、晨間新聞播報《上海早晨》、2002年生活時尚節目一線女主持、首檔心理訪談節目《心靈花園》當家主持、法律援助節目《甲方乙方》金牌調解員,情景劇《開心公寓》飾演高級白領瑪麗,三十多年中她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話題熱點。如今雖淡出屏幕,總有些許主持瞬間是值得被留戀與回味的。

初登熒幕時,仍是高中生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陳帆和袁鳴共同主持《你我中學生》

陳帆的主持人出道經歷和袁鳴如出一轍,1985年被選中加盟全國首檔由中學生自編、自導、自採的《你我中學生》。屈指算來,她成為電視主持人亦有35年。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你我中學生》畫面,左一為陳帆

1988年成為上海電視臺正式專業主持人,投身晨間新聞節目《上海早晨》播音工作。90年代初期,上海電視第一代訪談節目《三色呼啦圈》初登熒幕,男搭檔是藍鳥。這樣形式的訪談節目儼然是成為繼日後《東方直播室》、《有話大家說》的開山鼻祖。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陳帆說,新聞類、專題類、娛樂類、談話類以及大大小小的晚會,各種類別節目的主持經歷也讓我從一個對電視充滿好奇、喜愛的女孩成長為一個對電視充滿感情並肩負責任感的電視人。進入電視臺之初,確實在不同形式基調的節目中收穫了觀眾的口碑和知名度。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陳帆、張穎

1998年陳帆與同為上視老牌主持人張穎共同主持了《今日都市》,一週7天,每天通過不同的都市系列主題傳遞城市的風尚與摩登。20多年前,這檔橫空出世的社交節目累積了不同群體的粉絲。2002年上海廣電系統整合推出星尚頻道,陳帆又開始主持《週末指示》,依舊是時尚穿搭、美食生活的主題,也是陳帆非常擅長的風格。

不久,陳帆消失於熒幕,原來她也經歷了結婚、生育,履行了一位成功女性的職責。

《綻放30年》轉型節目經理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陳帆攜手資深媒體人曹景行主持《綻放30年》

2008年陳帆帶著全新節目《綻放30年》重振旗鼓。

這檔節目是讓不同年代的人講述不同年代的故事。而陳帆已不僅僅是主持人,還擔任《綻放30年》的節目經理人,很多人都想知道陳帆是如何從主持人調整到經理人的。陳帆認為,自己還在慢慢的適應。作為一個節目經理人,需要和各個工種、部分部門協調,包含很多工作,燈光、攝像、技術、音頻還有攝影棚、後期、編播、選題策劃等等。“會比較辛苦一點,但是慢慢也是在適應,我覺得可能也是一個熟悉的過程。”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對於事業,陳帆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會有太大規劃的一個人,不會想的很遠,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當年初為人母的陳帆一旦聊起女兒,就可以滔滔不絕。陳帆坦言,如果自己有時間會多跟女兒溝通,“我常常好幾天看不到她人,早上一早她上學去了,我上班了,晚上回去的時候,她已經睡著了。雖然只能看著她睡著的樣子,但還是挺滿足的。”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業餘時間,陳帆很享受看畫展

而陳帆的女兒對媽媽主持的節目可不感興趣,“她不要看我的節目,她要看她的哈哈少兒節目,她只會看我主持節目時穿的衣服。”陳帆笑著說。

事業高峰與低谷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陳帆一度在上海熒幕的曝光率極高,因為這檔每晚8點的《甲方乙方》。

有人不信,但是稍稍一算,還真是如此。但凡日播節目,大多是主持人輪流擔綱,其他節目或許很不錯,是一週一次,不像“甲方乙方”天天一播,天天出新。我們可以想象陳帆在做《甲方乙方》之前,一定不知道什麼叫做售後公房、九四方案,承租人之類的,但是沒多久,陳帆儼然非常熟稔。每一次節目她都有一段結束語,涉及到社會學、倫理學、法學、心理學,有張有弛,有條有理,一語中的,現場效果極佳。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和心理學專家張博士主持《心靈花園》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陳帆和心理學專家夏老師

做電視節目,看起來是風光事,做起來是體力活,尤其是日播欄目。做一道最簡單的算術題,一小時的節目,錄像的時候,基本上是兩倍的時間,一天錄三集,甚至四集,中間兩頓盒飯,再加上化妝的時間,路上的時間,間歇休息的時間,要幾個小時?可能是連續兩三天錄像,作為絕對主角,沒有體力是扛不住的。況且還不是賞心悅目、時尚優雅、輕鬆愉快的節目,盡是家庭恩仇,兄弟反目,財產爭奪;那些娓娓道來老上海的情致,大文化的背景,高格調的氣象,新時代的美麗,一點痕跡也沒有。是會有人不屑的,倒是沒看到陳帆沉鬱著進出錄影棚的,也沒有高調談論家庭法律服務道德評判的重要。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這是陳帆主持生涯後期非常知名的節目之一,另外一檔就是《心靈花園》。這個城市孤獨的、陰鬱的、傷感的人太多,所以《心靈花園》就是解決都市人心理問題最佳的傳媒渠道,在大熒幕上公開透露個人的私人化情感,尚屬首例。

隨著新人輩出的節奏,主持人千樹萬樹梨花開,最風光的職業必定也是最殘酷的職業。陳帆的風光,似乎也風吹而濃,風吹而淡。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參加《武林大會》

16歲時和袁鳴一起出道當主持人,後獲得“金話筒”銀獎,她是陳帆

再後來偶爾看到陳帆出現在“東方購物”,和嘉賓共同推薦售賣的品牌商品,一樣伶牙俐齒、一樣笑臉相迎。殊不知,陳帆從業多年,還先後獲得了市、全國的主持類獎項和全國主持論文類一等獎, “金話筒”的銀獎及全國電視百優主持人稱號。

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些領域、行業並非狼性,只是應驗了新陳代謝的邏輯。

——END——

魔眼樂章:關注流行音樂、娛樂人物、傳媒人物、影劇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