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網絡銷售?別開玩笑了!戳穿面紗,直指互聯網營銷的盲點。

[申明:此文非產品軟文,內文圖片僅為方便說明]


懂網絡銷售?別開玩笑了!戳穿面紗,直指互聯網營銷的盲點。

互聯網銷售


有一個朋友,邀我給他廠子裡的業務員做電子商務培訓,這個朋友是做傳統行業的。因為是很熟悉的朋友,說話也沒什麼拘束,我就直接問他做的怎麼樣,他告訴我剛做互聯網營銷推廣半年多,僱了幾個業務員,可是一直都沒什麼業績,現在還是靠的原來的老客戶,可是銷售量一直在下滑,就連老客戶也越來越少。

尋找問題


懂網絡銷售?別開玩笑了!戳穿面紗,直指互聯網營銷的盲點。


既然要做銷售培訓,當然要先了解一下現在什麼情況。我就問朋友做了哪些推廣平臺,平時怎麼做的,他跟我說主要做內貿,開了阿里巴巴和淘寶,找人做了個企業網站,現在看好多公司都做公眾號、小程序就又找了個網站製作公司打算也做上,不過還沒正式籤合同。


平時都是業務員操作,自己也沒管過,只是看他們整天在那忙活,有時也有客戶打電話過來問,就是成交的很少。

“我記得你以前只做訂單活的,怎麼還做淘寶了?這是零售也開始做了嗎?”

“現在活不好乾,普通型的都是現貨了,只有一些非常規的才是訂做活。不像以前普通的也都是訂做活。”


然後我又問他做過網絡推廣

嗎?朋友告訴我說剛開始的時候做了百度競價推廣,在鳳巢充值了5萬,結果連個水花都沒見著,不到2個月就沒了,嚇得趕緊給停了。


我說你這是“瞎子過河,不摸深淺”簡直。我們先過去,問下業務員吧,他們要是問起,你別說我以前幹過你們這個行業。正好看到他桌子上有一疊企業產品彩頁,就順手拿起一本,邊走邊溜了一眼上面的產品內容介紹


懂網絡銷售?別開玩笑了!戳穿面紗,直指互聯網營銷的盲點。


產品彩頁做的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但是也不差。因為我之前也是做過這行的,對行業內的產品大多數都有比較深的瞭解,只不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轉了行。


挖掘問題


朋友領著我到了業務員的辦公室,裡面有5個人,2男3女,看到老闆領著人進來趕緊站了起來。朋友剛要介紹,我揮手製止了,先開口說到:“我是你們老闆的朋友,過來參觀參觀,順道跟你們學習一下怎麼做電子商務的。方便用下你們電腦嗎?”


“沒事兒的,用我這臺吧。”一個女孩兒讓開了座位,姑且叫她小A吧。


我問了下網址,先打開了企業網站,彈出了好幾個對話框,瀏覽了下頁面也很粗糙(我對網站的要求屬於那種精益求精的人),各欄目的排版很中規中矩,打開幾篇新聞頁看了下,段落分的也不太清晰,最後一條網站內容是半年以前,我很驚訝,“你們企業網站的內容也不更新嗎?”


網站還需要更新?網站做完以後就沒管過,產品就那麼多,還怎麼更新啊?”我那位朋友回到。


電腦上打開著阿里巴巴的後臺,正好是小A負責的這塊,我點到產品頁看了看,產品圖片大小不一,在正中間位置都加了公司名稱、聯繫電話的水印,下面的產品介紹每個裡面最後都是公司地址、聯繫方式之類的。


“圖片是你們自己做的嗎?”“是小甲做的”小A指了指其中一個男孩兒。

我看向他,“是我們自己做的,用的PS”,小甲的表情有點得意。

這時朋友說話了“得意什麼,這是我給你們請來的大牛,人家PS比你厲害的不是一點半點。”

"真的嗎?你教我們怎麼用PS吧。"幾個小姑娘嚷嚷道。

“PS我可不是什麼大牛,別聽你們老闆瞎吹,我也就是把人物髮絲摳出來的水平。磨皮什麼的我可不行,再說我也不是來教你們PS的,這東西只是工具,夠用就行,像小甲那樣會加個水印,改改圖片大小就夠用了,往深裡學沒必要,我用PS純粹是個人興趣。我要教你們怎麼實實在在賺錢的,電子商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網絡銷售。”


懂網絡銷售?別開玩笑了!戳穿面紗,直指互聯網營銷的盲點。

刺繩


“小A我問下你,這個產品是什麼東西,能給我說說嗎?”我拿起剛剛放桌子上的產品彩頁,指著上面一張圖片。因為是她負責的阿里巴巴,我覺得可能是來的時間最久的。

“刺繩。”我等了一會她沒再說話,“然後呢?”

“什麼然後?”“規格不給我介紹下?刺繩幹什麼用的?”我接著問道。

“我不清楚,之前我沒賣過這個,也沒客戶問過。”我看了看其他幾個人,“有人知道嗎?”

“我知道”小M回道,然後把常見的規格和哪些地方用刺繩這玩意說了下。

我沒有再往細的方向問,因為已經大概瞭解了這些人的水平,也決定了先給他們講什麼,太專業的術語對於他們來說太早了現在。


揭開面紗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做互聯網銷售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像一些大眾產品,比如衛生紙每個人都需要,都知道這東西應該怎麼用,也都有使用的需求。但是你們這個產品不一樣,所以先說你們產品的問題。


刺繩屬於絲網大類下面的一個小小的子類,你們知道叫這個名字,這屬於產品學名。你們做這行的時候有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我估計有人以前連絲網這個行業都沒聽說過。


“我以前就不知道”,會PS的小甲說。

“那我問你,假如有一天你需要這東西你怎麼找?什麼情況下你會需要這東西?大膽想,大膽說。”

“家裡應該用不到吧,如果我有一片果園,又怕有人偷摘,可能就需要吧?我會在網上找

果園防盜、防偷、防護,或者帶刺的什麼東西吧。”

“如果是你沒來這上班那會,你會在網上或者阿里巴巴,淘寶上搜刺繩這個詞嗎?”

“不會,那會我都不知道有這東西,怎麼搜,阿里巴巴應該不會,但是肯定在百度或者搜狗、淘寶裡找找。”


看到吧,你們自己就進入了一個誤區,阿里巴巴是生意人的場地,說白了只有倒賣差價的和開絲網門店的,還有企業批量採購的才會在上面找產品。一個果園需要的量少嗎?也不少,很多地區都是果農,他們之間都是互相認識的,其中一個人買了你們的產品,另一個人是會問買的這個人在哪兒買的呢還是會自己找呢? 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麼,肯定就會問買過的人。如果買過的那個人在交易過程中很滿意,別人問的時候就會說我買的哪家的,挺不錯!這就是口碑相傳


需要刺繩的人少嗎?不少,不只不少,而且很多,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人並不知道他需要的產品名字,那他找的時候能找到你們公司網站嗎?淘寶上能搜到你們嗎?你們自己就把自己放在了客戶搜索的盲點裡面。


總結

很多做互聯網銷售的人其實都容易犯這個錯誤,會不知不覺的把產品置入盲區裡面,我們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瞭解自己的客戶群體,別把自己公司的產品置入了盲區

我是執筆話傳奇 資深互聯網人,互聯網營銷指導、搜索引擎優化指導、新媒體產品運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