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師範學校由昌盛到消失啟示錄

陝西武功師範學校 ,開辦沒有鳳翔師範學校早,但是武功師範時是唯一一所在鄉鎮開辦的鄉村師範學校,能在一個小鄉鎮開辦一所師範學校可以說現在在中國也找不到第二所。

武功師範學校由昌盛到消失啟示錄

建於1959年秋,位於普集鎮桂家村,隸屬寶雞專署。招生範圍:武功、興平、扶風、眉縣、岐山和盩厔縣的初中畢業學生,學制三年。同年秋招收學生4班,共160人。1960年增設初師和幼師兩個班。1961年發展到15個教學班(中師10班、初師4班、幼師1班),學生725人。1962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停辦,學生除一部分就業,一部分回鄉生產外,大部分安排在就近中學上學。1974年奉命恢復,改製為鳳翔師範武功分校,1976年6個教學班,學生270人。1978年恢復武功師範名稱,1980年有3個年級12個教學班,學生穩定在600人左右。自建校以來,先後招收學生18屆,畢業16屆,為國家培養小學教師3760名,培訓民辦教師200人。1988年劃歸咸陽市管轄。1996年10月武功師範學校搬遷至咸陽教育學院內合併辦學,1997年更名為咸陽師範學校,2002年咸陽教育學院與咸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為咸陽師範學院。

武功師範學校由昌盛到消失啟示錄

98年之前,中國無論是本科、大專還是中專,學費全免,還有就餐補助,武功師範學校屬於師範類院校,學費書費全免,管吃管住, 醫療費也有補助,基本不用家裡花錢。

武功師範學校由昌盛到消失啟示錄

80年代的畢業證

可以說武功師範最早被收編的,可惜的是校區也被佔用了。武功師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宗旨和校訓,可以說影響了很多人,武功師範的同學們大多數為農民子弟,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和驕傲自滿的客觀資本,因此,當年的武功師範可能是學風最佳的學府,同學們爭先進位的只有學識和做人。學校的圖書館和閱覽室總是座無虛席。學習氛圍濃厚。

武功師範學校由昌盛到消失啟示錄

現在辦成職業高中

武功師範學校的消失意味著一代代師範學子青春和夢想的家園已不復存在了,大家都為這所名校深感遺憾, 中等師範學校的學生是一群沒有了母校的學生,在他們的記憶深處母校依舊存在。現在在各條戰線上的武功師範畢業生依舊為這個社會奉獻著光和熱。

武功師範學校由昌盛到消失啟示錄

在咸陽的中小學遍佈著武師生的身影,雖然第一學歷不高,但卻是學校的骨幹教師,是本地教育的主力軍。當年的校長範凌波已經退休,經常在小區散步,含飴弄孫,好不愜意;李仁老師已經作古,令人唏噓……懷念我們的校長,老師們,他們有的作古,他們是,校長:張永祥,主任:盧曙,劉世斌,教師:桂中斐,狄薦策,宋建華,李仁,樊嘉林,閔拉田,楊雲生,還有管灶的宋師,四十年了我們都退休了不知他們還健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