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餐飲供應鏈市場“戰火”再起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也開始逐步恢復往日活力。此次疫情行業中,深受影響的餐飲行業也是此次行業復甦中最為受重視的行業。多地政府皆採用不用形式助力經濟復甦,無論是發放大量消費券,還是領導帶頭餐館就餐,都為經濟的迅速復甦起到了積極作用。雖然行業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並未出現,但是餐飲行業的消費大戰卻再次拉起!

萬億餐飲供應鏈市場“戰火”再起

此次疫情不僅對餐飲行業的客流量造成了重創,同時對供應鏈自上而下的各個環節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疫情”步入下半場後,相比於促銷活動吸引客流,上游供應鏈的整合,才是餐飲行業經營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萬億餐飲供應鏈市場待整合

“目前,我們供應鏈的成本佔總成本的30%左右。”上海某知名餐飲老闆直言。實際上,餐飲行業除去房租人工成本,食材成本也是餐飲業成本的重要構成部分,由此大抵可以推算,整個餐飲前端供應鏈市場的規模大約在萬億以上。

傳統餐飲行業食材供應主要以“菜販子”為主,這種方式可以將餐飲企業的需求集中起來,採購與配貨都相對靈活,但是這種“純手工”模式能夠服務的商戶數比較有限,無法滿足大多數商戶需求,無形中增加了食材的流轉時間,也增加了食材的成本。

萬億餐飲供應鏈市場“戰火”再起

“我們就是自己採購、自己加工的。但現在來看,自己採購最大的問題,一是易腐敗、難監管,二是供貨商產品驗收難,三是成本把控難。”業內人士直言。

直到2014年,行業陸續出現美菜、鏈農、大廚等以互聯網技術為特徵的餐飲供應鏈企業後,市場才被撕開口子,但菜販子模式佔比仍在80%左右。

中大型餐飲企業自建供應鏈模式

為了能夠掌握足夠的話語權,國內一些大中型餐飲企業開始自建供應鏈,從菜地源頭進行菜品採購,運輸,加工。這樣不僅降低了中間環節的費用增加,也提高了菜品的新鮮度,同時,集中採購的問題也凸顯出來。

由於餐飲門店每日需求量並不穩定,這也導致集中採購的菜品出現不同程度的積壓,進而影響了菜品的新鮮程度,反而增加了採購成本。

萬億餐飲供應鏈市場“戰火”再起

除了供應鏈,一些企業還試圖通過自建中央廚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火的時候,獨立的中央廚房曾一度成為創業風口,2017年經歷一輪倒閉潮後,創業者及資本們意識到中央廚房贏利沒那麼容易。

新鮮食材“從田間到餐桌”的供應鏈改造,說簡單點就是縮短路徑,減少損耗,降低價格。然而,這件事並非說說那麼簡單,除了直接到源頭採購,中間運輸,菜品保鮮,高效率分發都是餐飲供應鏈未來要面對的難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更新,高效率的餐飲供應鏈將得以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