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拿工作搪塞教育孩子的責任啦!看看他怎麼說

“老師,我也想學習家庭教育,我也想教好孩子,可是平時工作這麼忙,哪裡有時間呀?”也許,作為家長的你也有同樣的困惑。事業與教育想兩者兼顧,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難道真的不能在事業和教育孩子之間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做了8年老師,也當了3年父親的我想跟各位家長說:“方法還真有!”

別再拿工作搪塞教育孩子的責任啦!看看他怎麼說

要知道培育孩子的方法有八種:境教、離場教育、在場教育、身教、三觀教育、志向教育、愛的教育、言教。其中,我們最喜歡用的就是言教,也許連言教都算不上,是說教。言教是最末端最浪費時間最無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的前端是境教。什麼是境教?從蒙臺梭利的理論角度來看,境教就是:有準備的環境。也就是古人說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來薰陶孩子。

別再拿工作搪塞教育孩子的責任啦!看看他怎麼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面對“我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管教孩子?”這一個問題。給大家的建議是:創造一個有文化氛圍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實施無形的教育。如今,很多家庭都可以稱得上三無家庭,不是無存款無地皮無背景,而是無道場、無道具、無文化。

什麼是道場?成道修道之所。放在家庭中就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經常被我們忽略,今天我們很多的家庭在裝修的時候,更加註重的是是否好看,是否舒服,忽視了它的教育功能,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家庭環境來實施教育的功能,我們的教育會非常輕鬆。那麼為什麼不把平時我們想對孩子說的一些話融入到家庭裝修中來?放置一些字畫、家訓家規、名人警句、國學文化之類大,形成一個類似學校這樣的教育環境,那麼孩子24小時都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人是環境的產物,環境每時每刻都影響著我們的潛意識,趕緊啟動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吧!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別再拿工作搪塞教育孩子的責任啦!看看他怎麼說

曾國藩的藏書閣

接下來說說道具。書籍就是幫助忙碌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道具。“哎呀!老師,我家孩子根本就不看書,家裡買了一堆,他不喜歡。”那我想說,只可能是您買的還不夠多,書的形成的能量還不夠大,導致書香味還不夠濃烈。我的建議是在家裡的客廳、各個房間放滿各種各樣的書籍,減少手機、電視、電腦、玩具的出現頻率。這樣您就安安心心去上上班,不要擔心你買的書孩子不看,不看都在看,因為書籍只要在家裡就會形成場域,就會散發能量,畢竟萬事萬物都是有能量的,當孩子某一天遇到一個問題,可能就在某一本書裡就會出現答案。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把孩子交給書籍吧!

別再拿工作搪塞教育孩子的責任啦!看看他怎麼說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最後是文化。每個家庭都是有文化的,有的家庭是手機文化,有的家庭是吵架文化,有的家庭是讀書文化。如果你希望孩子早睡早起,那麼就要建立早睡早起的家庭文化,如果你希望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就建立正確使用手機的文化,如果你希望孩子讀書,就建立讀書文化。“老師,我沒時間看書,也不喜歡看。”沒時間沒關係,在孩子看得到你的地方,你拿本書就可以了,不喜歡沒關係,可以看輕鬆愉快的雜誌呀!寧願讓孩子看到你低頭翻閱雜誌的身影,也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低頭玩手機的背影。

別再拿工作搪塞教育孩子的責任啦!看看他怎麼說

書籍是家庭教育中很好的道具。

當我們的家中具備了道場、道具、文化的時候,孩子便自動走在學習的道路上。我相信,您在遠方工作之時會更加安心!

願每個孩子都真正健康成長,願每個家庭都擁有教育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