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聊城地圖

【地名由來】

聊城因聊河而得名,聊城這片區域因位於古聊河西岸,並且在聊河一帶有聊國,齊滅聊國後,稱該城為聊城。秦置聊城縣,據《水經注》:"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左傳》所謂聊攝以東是也。"據《史記正義》:"聊城,春秋時齊高西界。聊,攝也。戰國時,亦為齊地。"以古地名名縣。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地處東經115°16′-116°32′和北緯35°47′-37°02′之間。西部靠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冠縣、莘縣、陽穀縣、東阿縣、茌平區、高唐縣8個縣(市、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3個市屬開發區。

聊城特產有集美醬菜、八批果子等。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八批果子

【尋歡文史】

江北四大醬園

北京的“六必居醬園”、保定的“大慈閣醬園”、臨清的“濟美醬園”、濟寧的“玉堂醬園”並稱為“江北四大醬園”。

北京的"六必居醬園"始於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保定的"大慈閣醬園"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臨清的"濟美醬園"始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濟寧的"玉堂醬園"始於清康熙康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北京六必居醬園、保定大慈閣醬園、臨清濟美醬園、濟寧玉堂醬園並稱為"江北四大醬園"。

北京六必居醬園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北京六必居醬園始於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

六必居醬園是京城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六必居"的店名"六必"又是生產操作原則,所以其生產的醬菜均顯示了產品質地優良、口感風味獨特的風格,"六必居"成為京城醬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著的小店;"六必居"的醬菜是上至達官貴人宮廷御用,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垂青的佐餐佳品。

據說,清代宮廷為方便"六必居"進宮送醬菜,還專門賜其一頂紅纓帽及一件黃馬褂,可惜1966年"文革"中被毀。

保定大慈閣醬園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經保定,因機緣際會,乾隆皇帝食得大慈閣醬菜後對其甜、鹹、嫩、脆,醬香濃郁的口味大加讚賞,遂欽點大慈閣醬菜為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園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園為保證口味純正,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園既保持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園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系列,花色繁多、貨真價實,很受人們喜愛。

臨清濟美醬園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濟美醬園,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臨清位於臨清城西北地段運河東畔,與省僅一河之隔,兩省交界、地勢繁華。數百年滔滔運河水,流淌出臨清盛極一時的繁榮,也給這座古縣帶來南北文化的眾多融合,濟美醬園的形成就得益於運河。臨清段的古老運河早就斷航,濟美醬園卻流傳至今,成為一家有著二百多年曆史的傳統老字號。

濟美牌"甜麵醬"醬香濃厚,體態光亮紅潤,味鮮美,可用於烤鴨、鮮蔬菜的蘸食,用其海鮮、肉類、炸醬燒製的菜餚風味獨特、醬香四溢、釀香撲鼻、味美可口。

濟寧玉堂醬園

齊魯地名探究——由聊河而聊國,因而得名——聊城

濟寧玉堂醬園始建於清康熙帝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是姑蘇人戴玉堂在開的一家醬菜鋪子,1783年,濟寧富商冷長連聯和官吏孫玉庭將玉堂買了下來,定名"姑蘇玉堂",又名玉堂醬園。

後來,冷氏退出股本,由官宦世家孫家獨家經營。由於玉堂醬園注重質量和口吻,十分暢銷,規模和品種不斷擴大,生產的醬菜、酒類南北風味兼有,十分暢銷。就連當時的文學作品《鏡花緣》也贊濟寧金波酒"為"天下美酒"。

1886年,軍機大臣孫毓汶將孫家"小菜"送進宮來。慈禧太后品嚐後,連連稱讚:"真是京省馳名、味壓江南!"並命玉堂把醬菜當貢品,每年送進皇宮。從此,玉堂醬園在京城及大江南北名聲大震。

一直遵循"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店訓。這樸實無華的八個字,道出了玉堂醬園在經營上的"真經"。歷屆東家和經理們都講究選料優質,精工細作。注意研究兄弟廠家醬菜的優點,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寧可賠本也要保證質量。如醬漬黃瓜,選料定點,黃瓜個頭均勻,一斤稱十三根,且要頂花帶刺,經過上好的甜麵醬醃出油光閃閃,透綠嫩脆的成品。再如包瓜、蘑茄,要選大小均勻的馬鈴瓜和五星茄,將加工出的成品包瓜縱橫兩刀剖開,瓜的邊角翻卷,內裝的核桃仁、杏仁、瓜籽仁、花生仁、青紅絲、桂花等,聞之醬香濃郁,品之甜中有鹹,誘人食慾。

【歷史沿革】

唐虞三代屬兗州之域。

(前770—前476年)

聊城(今東昌府區,下同)、陽穀、東阿、茌平、高唐屬齊國,莘縣、臨清屬衛國,冠縣屬晉國。

(前475—前221年)

聊城、陽穀、東阿、茌平、高唐屬齊國,臨清、冠縣屬趙國,莘縣屬魏國。

(前221—前206年)

郡、縣兩級制,境域屬東郡。

(前206—24年)

郡、縣兩級制。聊城、莘縣、陽穀、東阿屬兗州東郡,臨清、冠縣屬冀州魏郡,茌平分屬兗州東郡與青州平原郡,高唐屬青州平原郡。

(25—220年)

州、郡、縣三級制。聊城、莘縣、陽穀、東阿屬兗州東郡,臨清屬冀州魏郡,冠縣屬司州陽平郡(治館陶,今冠縣東古城鎮),茌平屬兗州濟北國,高唐屬青州平原郡。

(220—265年)

州、郡、縣三級制。境域屬魏國,聊城、茌平屬青州平原郡,臨清、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治館陶),陽穀為縣王國,東阿屬兗州東郡,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

(266—316年)

州、郡、縣三級制。聊城、茌平、高唐屬冀州部平原郡,臨清(曾為清河國,治清河,今臨清市)、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陽穀、東阿屬濟北國及東平國。

(319—420年)

州、郡、縣三級制。境域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劉宋6國。前秦清河郡治臨清。後趙、前燕、後燕時陽平郡治館陶。劉宋時濟州治茌平。

(420—581年)

州、郡、縣三級制。聊城先後屬北魏、東魏、北齊、北周4國。後魏,聊城、茌平屬濟州平原郡(治聊城,今東昌府區),臨清、冠縣、莘縣屬司州陽平郡(治館陶),陽穀、東阿屬濟州(治碻磝城,今茌平韓集鄉高垣牆村)濟北郡(治臨邑,今東阿銅城鎮),高唐屬濟州南清河郡。齊周,聊城屬平原郡,臨清、高唐、茌平屬清河郡(治清河,今臨清市內),陽穀、東阿屬濟州(治碻磝城)濟北郡(治東阿,今東阿縣銅城鎮),冠縣、莘縣屬司州陽平郡(治館陶)。

(581—618年)

初為州、縣二級制,後為郡、縣二級制。聊城、冠縣、莘縣屬魏州武陽郡,臨清、高唐、茌平屬貝州清河郡,陽穀屬濟州濟北郡(治盧縣,今茌平縣韓集鄉高垣牆村),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618—907年)

初為道、府(州、郡)、縣三級制,後為藩鎮節度使(道)、州、縣三級制。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治聊城);臨清屬河北道貝州;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陽穀、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治盧縣),後屬鄆州;茌平屬河南道鄆州。五代(907—960年),藩鎮節度使(道)、府(州)、縣三級制。聊城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聊城、茌平、高唐屬河北道博州(治聊城)。臨清先後屬河北道大名府、興唐府、廣晉府,冠縣先後屬河北道魏州、廣晉府、大名府,莘縣屬河北道魏州,陽穀、東阿屬天平節度使鄆州。

(960—1126年)

路、府(州、軍、監)、縣三級制。聊城、高唐、茌平屬河北東路博州(治聊城),臨清、冠縣、莘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東阿、陽穀屬京東西路東平府。遼、金(916—1234年),路(道)、府(州、軍)、縣三級制。聊城、茌平、高唐屬山東西路博州(治聊城),臨清屬大名路大名府恩州,陽穀、東阿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冠縣、莘縣屬大名路大名府。

(1206—1368年)

省(行省)、路(府、州)、縣三級制。境域屬山東省,聊城、茌平、莘縣屬東昌路(治聊城)總管府(治聊城);冠縣初屬東昌路,後為冠州(治冠氏縣,今冠縣);高唐初屬東昌路,後為高唐州(治高唐);臨清屬濮州;陽穀、東阿屬東平路。

(1268—1644年)

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制。省、府州縣之間設道。境域屬山東布政使司,聊城、臨清(曾為臨清州,治臨清)、冠縣、莘縣、茌平、高唐(曾為高唐州,治高唐)屬東昌府(治聊城),陽穀、東阿屬兗州府東平州。

(1644—1911年)

省、(直隸州)、縣(散州)三級制。境域屬山東省,聊城、冠縣、莘縣、茌平、高唐屬東昌府(治聊城),臨清初屬東昌府、後為直隸州。陽穀屬兗州府,東阿初屬兗州府東平州、後屬泰安府。

(1912—1949年)

民國元年(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東臨道。民國十四年(1928年)廢道,境域屬山東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省下設12個行政區,聊城、茌平、博平、東阿、陽穀、壽張、範縣、莘縣、冠縣、朝城、觀城、堂邑、濮縣等13個縣屬魯西北第六區;臨清、高唐時屬魯西北第四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1月後,中國共產黨在山東西部獨立自主創建抗日根據地,逐步建成山東抗日根據地魯西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境域抗日根據地分屬魯西區運西(第二)、魯西北(第三)、運東(第四)專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魯西區與冀魯豫區合併為冀魯豫區後,分屬冀魯豫區第二、三、四專區,9月分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七、十八、十九專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分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泰運)、十七(運西)、十八(魯西北)專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部分地區改屬冀南區第七(魯西北)、第六(衛東)專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冀魯豫區與冀南區合併為冀魯豫區後,分屬冀魯豫區第一(泰運)、第三(邯鄲)、第四(南宮)、第六(衛東)、第七(魯西北)、第八(運西)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冀魯豫區分為冀魯豫、冀南兩區後,境域分屬冀魯豫區第一(泰運)、第八(運西)、第九(直南豫北)、第四(直南豫北)、第六(運東)、第二(運西)、第八(直南)、第九(濮範)和冀南區第一、二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華北行政區劃調整後,境域設平原省聊城專區,轄聊城、茌平、博平、陽穀、壽張、東阿、高唐、清平、堂邑、莘縣、冠縣等11個縣,朝城、觀城、濮縣、範縣等4個縣屬平原省濮陽專區,館陶、臨清2個縣和臨清市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49年—)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轄16個縣,1個鎮、86個區、1153個鄉。1956年,德州專區撤銷,將夏津、武城、德縣、平原、禹城、齊河6縣及德州市劃歸聊城專區,轄聊城、臨清、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壽張、範縣、館陶、平原、禹城、齊河、夏津、武城、德縣17個縣及德州、臨清2個市、360個鄉。1958年12月,將原屬泰安專區的東平、平陰、肥城及惠民專區的商河、臨邑、樂陵、濟陽劃歸聊城專區,撤銷臨清、莘縣、陽穀、東阿、館陶、禹城、德縣、樂陵、濟陽、平陰、武城11個縣建制,其轄區併入其它縣市,聊城改縣為市,轄冠縣、茌平、高唐、夏津、商河、臨邑、東平、肥城、壽張、範縣、齊河、平原12個縣,聊城、臨清、德州3個市,165個人民公社。1960年,商河、臨邑縣劃歸淄博專區,東平、肥城分別劃歸菏澤、泰安專區。冠縣、茌平、高唐、夏津、範縣、壽張、平原、齊河8個縣,聊城、臨清、德州3個市。1961年,德州專區恢復,夏津、平原、齊河3個縣及德州市迴歸,同時恢復莘縣、陽穀、東阿、館陶4個縣的建制。聊城專區時轄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館陶、壽張、範縣9個縣,聊城、臨清2個市。1963年,聊城、臨清改市為縣。1964年,撤銷壽張縣建制,將壽張、範縣金堤以南地區合併為範縣,連同範縣建制劃歸河南省。1964年,將館陶縣建制和館陶、臨清衛運河以西地區劃歸河北省,聊城專區轄聊城、臨清、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8個縣、83個區、508處人民公社。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撤銷人民公社規模,縣以下設145個人民公社。

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84年6月,縣市所轄人民公社逐漸改建為鄉、鎮和街道,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鎮、街道)。1996年,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鎮、街道)。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東昌府區。1999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7個鄉(鎮、街道)。200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29個鄉(鎮、街道)。2001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26個鄉(鎮、街道)。2005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4個鄉(鎮、街道)。201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1個市轄區,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5個鄉(鎮、街道)。

2019年8月,聊城正式撤銷茌平縣,設立聊城市茌平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