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三個思路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機、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迅速普及到千家萬戶,這些產品在為人們帶來生活的便捷和趣味之外,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如何避免孩子長時間沉迷電子產品,就是問題之一。

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有以下害處:

  • 對身體健康有害:孩子的身體正在發育成長中,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首先是對眼睛有害,由於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的屏幕,社會上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其次,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就轉移到電子產品上,導致缺乏鍛鍊,影響身體的發育。
  • 對性格成長有害: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由於缺乏足夠時間的社交活動,性格極易孤僻、易怒、暴躁,對於今後形成良好健康的性格極為不利。
  • 對教育學習有害:相比於讀書學習做作業,電子產品的影音節目和遊戲無疑更能激起孩子的興趣。長時間沉溺其中,必然讓孩子形成逃避學習的心理,而且,也讓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不利於他的學習成長。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三個思路

​當然,電子設備並不是洪水猛獸,適當地讓孩子使用電子設備,仍然有許多益處:首先適當使用電子產品可以幫助孩子直觀地瞭解一些知識內容,比單靠書本更容易加深他的印象。其次,適當地讓孩子感受電子產品帶來的樂趣,能讓孩子歡樂開朗。

所以,我們不提倡讓孩子跟電子產品“絕緣”,而是要引導他們適度接觸,避免沉溺。

但在如何控制孩子適度使用電子產品的方式上,許多家長存在著矯枉過正,甚至極端的的情況,有的家裡不安裝電視機,有的不讓孩子碰手機,有點用誇張的語言恐嚇孩子看電子產品的危害,還有的見到孩子看電視或者用手機、平板電腦就大聲斥責,甚至打罵。

這種方式往往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一方面,更為增加了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興趣,會讓他們產生在家長不注意的時候偷偷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行為;另一方面,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產生越來越深的逆反心理,對於性格成長極其不利。

如何讓孩子適度使用電子產品而不沉迷,需要家長們需要細心操作,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思路來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三個思路

以己度人,心平氣和麵對問題

千萬要冷靜,心平氣和才是處理好問題的關鍵。

電子產品由於顯示內容的多樣性和交互性,極易引起人們長時間的使用觀看,許多成人尚且不免沉溺其中,更何況自制力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在看到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要火冒三丈,大加斥訓,而是先冷靜想想,自己平時有沒有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看手機等現象?如果自身都存在的這種不良習慣不加以改正,又如何讓孩子心服?就算一時間強行壓制孩子了,長期以往,孩子將來的逆反心理只會越來越嚴重。

心平氣和和孩子交流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讓孩子自己確定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三個思路

聰明的家長往往會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幫助他鍛鍊自控能力。

允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事先讓他自己確定使用多長時間,10分鐘還是30分鐘,一旦確定了就不更改,到點後讓孩子自己關閉。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滿足了孩子適度接觸電子產品的樂趣,又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自主權,能夠自己決定事情,培養他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答應了的事情要做到的信守承諾的觀念。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三個思路

必要時和孩子一起使用電子產品

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電子產品,既能避免孩子瀏覽不良內容,也能增加親子間的感情樂趣。

一方面,電子產品的內容良莠不齊,既有許多健康良好的內容,也有一些不適合孩子觀看的甚至違法違規的內容,孩子在看到這些內容時,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對於他的思想成長是有害的。另一方面,家長參與到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中去,可以和孩子就觀看內容充分交流,也可以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有親近感,增加親子感情。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三個思路

堵不如疏,要避免讓孩子過度沉迷電子產品,家長們應該用理性冷靜的態度來處理。適當地讓孩子接觸,能減弱孩子對電子產品的神秘感和好奇心,適度釋放孩子對這類產品的興趣。以孩子自我控制為主,家長管理為輔,讓孩子在自主自控的狀態下自我掌握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鍛鍊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長還要從自我做起,首先注意自身在使用電子產品時的行為榜樣,堅決杜絕矯枉過正的過激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