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近段時間的許多事情,跌跌撞撞地闖入人們的生活,既讓人感慨於生活的荒謬,也帶來了反思荒謬的機會。

古語早有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有的跌跌宕宕,都是人生這幕大戲的草蛇灰線——那些看似遊離於人生之外的細枝末節,或許正在時間裡潛伏著,直到生長為巨大的意外

“戲”是今日深讀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我們推薦了兩本書,相信你讀完之後一定會自問:究竟是人生如戲,還是時代如戲,抑或是兩者戲裡戲外已是真真假假,糾纏不清?

0​1 水滴恨石穿,世事楚歌艱

《水在時間之下》

《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作家方方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方方出生於純粹的知識分子家庭。方方以前借住在隔壁的宗白華先生家,父親為三峽工程調來武漢,方方兩歲即隨父母也來了武漢,此後就一直住在這裡。

方方寫的小說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進入中國文學史的記錄。而這本書的敘事與近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有很多相似處。

也許,歷史正在於這些巧合。

視線回到武漢。1920年早春的漢口。

一片都是欣欣向榮的光景,人們從冬天的房子裡鑽出慶祝生命的順時萌發,但是死亡的悲劇也只發生在瞬間。

雜耍藝人紅喜人失手刺死了圍觀的五福茶園老闆水成旺,從此踏上逃亡路。水家待產的姨太太從此喪夫棄女,而女傭偷著將生下的女孩抱到表親家撫養。本應是千金小姐的水滴從此揹負著命運巨大的惡意,從底層開始,一路順著最黑暗的路向上爬,爬到成為名震四方的漢戲名角,再隱姓埋名地蒸發於時間之下。

《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所有的故事都從蝴蝶翅膀的扇動開始,但是所有的人都被捲入了風暴中心——失去主心骨的水家逼從姨太太李翠選擇守寡棄女來討家中一碗飯吃;被父親慘死嚇到精神失常的水武只能成為依附於他人的寄生蟲;掌管家業的大少爺水文不知情地對異母妹妹水滴產生了不倫之戀;水滴的養母因被情人拋棄在洪水中選擇自生自滅;水滴的養父遭受水家迫害最終命喪街頭;水滴則在為復仇和演藝事業付出了畢生愛恨之後選擇退場,收留昔日仇人水武,靜等人生乾枯,再不問塵事。

一群人的愛恨,一個家族的興衰,兩個階層的碰撞,臺上臺下的對白。如果就此打住,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傳奇,但是方方的寫作所指並不在於此,她將中國近代史上所特有的黑暗動亂無比貼切地嵌合在她筆下的武漢。武漢城內頻繁的權力交替、底層特有的生活圖景、大洪水和饑荒、戰爭年代的逃亡、支援後方的文藝匯演......

《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正如張愛玲寫活了大上海,方方也寫活了大武漢

她所寫的歷史,是一個社會的歷史,是一群人的歷史,是一部戲的歷史,也是一座城的歷史。

在這部書裡,從摩登的都市風光到破敗腐朽的鄉村,從秦樓楚館到市井小巷,從深宅大院到下河人家,從官員商人到黑幫老大,從漢戲名角到無名小卒,從地下革命家到窮途逃亡者,從臺上的光鮮亮麗到臺下的身不由己,武漢的風物與景緻,階層與人生,流動與停滯,就像長在書裡的一般,徐徐圖之,才能一覽無餘。

方方向來被譽為武漢的真實書寫者,對於一座城市的書寫和對一個人的書寫,對一個時代的書寫其實是相通的。災難總是在悄無聲息中降臨,但是它不能被視而不見。當作為個人的一滴水融於時代的大海中時,我們應學會忠實地沉潛。

02 煮血慰巾幗,覺知大夢歸

《主角》

成為戲裡的主角很容易,但是成為人生的主角卻很難。

《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秦腔演員的故事。

秦腔名角憶秦娥十一歲學戲,從最不起眼的燒火丫頭成為中國戲劇的“奧黛麗•赫本”,“色藝俱佳”是她最避之不及的恭維。

臺上的她是李慧娘、白娘子、楊排風,但是剝離“秦腔皇后”的身份,臺下的她卻將自己演成了世俗眼中的苦命之人。

《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從小山溝到縣城再到省城再到京城再到百老匯,她不斷成為更大舞臺的主角,也經歷了70至80年代的巨大風暴和秦腔演藝事業的大起大落。

她最終沒有成家,唯一的兒子智商低下,但也離她而去。與三個男人的感情糾葛,應該是她原本單調的藝術生命中最波瀾的三筆。

成為戲中主角的路上,有人為此發瘋,有人為此入獄,有人為此精心算計了一輩子。那麼要成為人生的主角,究竟要付出多少代價?

《水在時間之下》:作家方方筆下的武漢,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

傳統的戲劇講究劇情的衝突,講究主演的功力,越來越趨於現代的巡演卻越來越講究排面和道具,講究主演的顏值和名氣。藝人的自身修養被葬於何處,藝術的最終指向又指向了何方?

佛曰:“眾生實苦。”翻開《主角》,或許你會找到所有苦難背後的意義和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