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雞缸杯/網絡


公元1464年,明憲宗朱見深即位,歷史對明憲宗的評價是心胸寬大之人,但不是一個勵精圖治、有所作為的皇帝。


但是這位政治上碌碌無為的成化皇帝,在文化藝術上卻推動了整個社會自由奔放的轉型,留下了藝術珍品的成化鬥彩雞缸杯。


···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2.8億雞缸杯真品/網絡


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鎮御窯廠燒製的宮廷用器,是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而“鬥彩”是當時一種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結合的彩瓷品種。


成化鬥彩雞缸杯杯口直徑約8釐米,小巧玲瓏,僅堪一握。杯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為兩組。


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宋佚名《子母雞圖》/網絡


這幅畫面來源於明憲宗看了宋人的《子母雞圖》有感而作。


《子母雞圖》是一隻母雞帶著五隻剛孵化不久的五隻小雞,在地上漫步啄食的場景。


明憲宗酷愛此圖,詩塘有其御題七律一首,抒發自己的感觸:“南牖喁喁自別群,草根土窟力能分。偎窠伏子無昏晝,覆體呼兒伴夕曛。養就翎毛憑飲啄,衛防雛稚總功勳。披圖見爾頻堪羨,德企慈鳥與世聞。”


詩中詳細描述了母雞悉心呵護小雞的場面,對其慈愛的陪伴與護衛,字裡行間透露出他對親情的渴望。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萬貴妃/網絡


一般傳說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明憲宗為心愛的萬貴妃所作,但事實上,萬貴妃並非柔弱女子,而是“貌雄聲巨,類男子”,“每上出遊,必戎服,佩刀侍女左右”,剽悍強壯。


她熱衷權術、嫉妒心強,費盡心思使用一切奇淫技巧拴住明憲宗,並不擇手段阻止明憲宗召幸其他妃嬪,對於後宮懷孕妃嬪迫使其“飲藥傷墮”。


這樣一位女子恐怕很難對成化鬥彩雞缸杯這種小巧精緻之物感興趣,因而雞缸杯纖細小巧的風格應與明憲宗的性格有關。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明憲宗/網絡


明憲宗少時由於政治的原因被任意擺弄,不僅與父母難以相見,更是隨時有可能被斬草除根,對人間冷暖早已有了感知,性格也變得懦弱、沒有主見,敏感纖細,這也影響到他的審美。


《李朝實錄》中記載,成化十七年,明憲宗曾向朝鮮成宗下令:“各樣雕刻象牙等物件,務要加意造作,細膩小巧如法,無得粗糲”,可見他對“細膩小巧”之物的偏愛。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2.8億雞缸杯真品/網絡


成化鬥彩雞缸杯胎體清薄,胎質潔白細膩,紋飾精美,顏色柔和,精巧細緻與感性敏感纖弱的明憲宗給人的感覺十分相似,明化鬥彩雞缸杯或許是明憲宗人生觀、親情觀的一種體現。


匠魂致力於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做年輕人喜歡的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匠魂網(jianghunwang)或者私信我們哦


仿古青花鬥彩雞缸杯/匠魂網


···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成化鬥彩雞缸杯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