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鴿”聲揚

3月23日,在舞鋼市棗林鎮鐵爐王村東側的天成肉鴿產業科技園,一隻只羽翼未豐的幼鴿在潔淨的鴿舍中閉目靜臥,親鴿時不時把泌出的鴿乳送進幼鴿口中。“鴿子生性嬌貴,餵食的豌豆、玉米等飼料都是精製精選的,稍有變質它們就不吃。鴿子蛋、鴿子肉營養豐富,是民間常用的營養品。現如今,小小的鴿子又承擔起貧困戶的‘脫貧夢’,所以就更顯金貴了。”天成鴿業公司董事長楊明軍提及養鴿的好處,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天成肉鴿產業科技園依託位於該市武功鄉大程莊村的天成鴿業公司孵化而建,一期於2019年7月開工,規劃建設49棟鴿舍,目前已建成40棟。項目全部建成後,可直接提供800個就業崗位,幫扶貧困戶500戶,帶動20個村發展集體經濟,並可解決周邊5萬畝糧田的糧食銷售問題。作為國內大型集種鴿研發、繁育推廣及乳鴿、鴿蛋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鴿業實體單位,天成鴿業公司現存欄13個肉鴿良種品系和15萬對核心種群,自主選育的“天成王鴿”等高產品系吸引全國各地客戶參觀、引種,年繁育推廣種鴿30萬對,銷售乳鴿600萬隻、鴿蛋500萬枚,是國家認定的肉鴿產業化示範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為走好“養鴿助脫貧”之路,舞鋼市依託天成鴿業公司,通過“扶貧產業+代養代管+集體經濟+聯農帶貧”“企業+合作社+帶貧增收”等帶貧模式,已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562戶7996人。

今年51歲的武功鄉小柴莊村貧困戶王桂娥自2017年到天成鴿業公司擔任飼養員,“像我這個年紀,出門打工不便,在家門口的養鴿廠上班,有假期、能顧家,每月還能領到1800塊錢。現在,俺已穩定脫貧摘帽”。

在天成鴿業公司,像王桂娥這樣通過就業脫貧的貧困戶有近30人。為幫助周邊貧困戶增加收入,天成鴿業公司特設扶貧車間,招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家庭成員來廠務工,因人設崗,並制定最低工資標準1700元,每人每年可增收兩三萬元。

“前期各項工作已做完,養鴿基地建成,就是為俺村栽下一棵‘搖錢樹’。”當天,尚店鎮頂門村黨支部書記雷輝說。在該市扶貧部門的積極協調下,天成鴿業公司採用“企業+集體經濟+帶貧增收”的模式與該村簽訂扶貧協議,免費提供種鴿及養殖技術,同時市裡按照每座鴿舍50萬元的標準予以產業獎補,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為該村群眾尤其是貧困戶就業增收開闢一條新渠道。按照這一模式,天成鴿業公司已與20個村簽訂產業帶貧增收協議,在為村級集體經濟每年固定增收5萬元的同時,已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437戶4728人就業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