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訂閱《青璃花草》可以獲取更多養花小技巧哦!

山茶花又名玉茗花,是中國傳統花卉之一。山茶的品種眾多,光清代的《花鏡》中記載山茶花的品種就有19種之多;花型繁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曲瓣、五星瓣、六角形、松殼型等;花色豐富,不僅有紅、黃、白、粉等純色,甚至還有白瓣紅點等花色。

雖說市售的山茶花常常作為年宵花來培育,使之能在春節期間開放,但現在仍在山茶的花期之內,如果想要觀賞山茶的話,現在買一盆依舊不晚。那麼從選購到初期養護,再到後期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今天青璃就跟大家聊聊山茶花選購養護那些事。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一、選購山茶花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說起這個問題,可能不少花友都會說,選購山茶花有什麼難的?不就是選擇花大色豔,枝繁葉茂,葉片光亮,長勢旺盛,沒有什麼病蟲害的麼。但是要想買回家的山茶花開得好,除了這些還有以下三點需要注意:

1、不建議選擇植株細高的:選擇山茶花時,可不是植株越高越好,還要結合主幹粗細綜合來看。對於細高株來說,一般是在幼苗期疏於修剪或光肥不足所致。這類苗株雖然株型很高,但生長後勁不足,以後遇有病蟲害侵染,自身的抵抗能力也會很差。此外高株的重心偏高,室外養護時,遇有大風吹拂,其倒伏折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些。

山茶作為一種木本類花卉,與大多數花卉一樣最好選擇株型較為矮壯的: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抗倒伏,花開時也會開得也比較緊湊;而壯則代表苗期時各項生長基礎打的比較牢固,營養儲備也比較充分,將來生長的後勁也足,可以支撐更多花朵的盛開,還對病蟲害有一定的抗性和耐受能力。所以這種株型盛花期時花團錦簇,更加具有觀賞性。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2、不建議選全部花開的:選擇枝葉旺盛的沒問題,但不要選擇全部開花的。花朵全開時期正是山茶生理活動的全盛時期,這時候的各項外部條件,如光照、通風、溫度等都要適宜。這幾類條件在育苗基地內很容易實現,但山茶苗從育苗基地或花卉市場移入家庭後,周遭環境會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很容易引起植株不適,輕則落蕾落花乃至黃葉。若環境條件,如溫度等變化劇烈的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

最好選擇一半花蕾一半花朵盛開的植株。選擇半花半蕾狀態,一方面可以通過開放的花朵辯識出對應的品種來,另一方面此時的株態對新環境的適應也會更好一些,而不似花朵全開時的那般“嬌氣”,讓花株儘快安全度過緩苗期。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3、不建議選培土疏鬆的:山茶從小苗發育成能開花的商品苗需要經過多年的培育,且山茶的植土要適度的黏一些,以便貼合根系,使根系扎向深處。所以市售的帶土山茶的植土一般都是比較粘重一點的。反之若盆土看上去過於疏鬆的,可並不能說明商家養護到位,鬆土松得好。這恰恰很有可能因為是新移栽的山茶花,並且還在緩苗期。且不說商家在移栽可能會傷到根系,這種山茶買回家後,還要再經歷一次緩苗。在此過程中,由於養護不注意,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當然了,市場上還有一些裸根山茶苗,這種苗要養活就更困難了,沒什麼養護經驗的花友們最好還是選擇無視吧。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二、剛買回的山茶花應該如何養護?

前面說了,剛買回的花卉因為養護環境的變化一般都會有或長或短的緩苗期,山茶也不例外。緩苗期的山茶相當於處於“感冒”狀態的人,各項生理機能會有所衰退或處於被自身抑制的狀態,所以緩苗期間更要細心養護,待山茶重新煥發生機,再正常管理。

1、散射光處養護

雖然山茶花喜陽,但是剛買回來的山茶最好還是放在散射光環境中養護,可不要直接把山茶放在陽臺或窗臺上接受強烈光照。山茶這時的根系吸水機能還未恢復,吸收的水分較少,而強烈的光照會促進葉片的水分快速蒸發,當補水量來不及補充蒸發量時,便很容易引起山茶葉片枯黃脫落,嚴重的話還會枝葉脫水乾枯,全株死亡。

當然了也不能把山茶擺在屋裡完全沒有光照處養護。山茶雖然處於緩苗期,但基本的生理活動及機能還是有的,只是不似緩過苗後那樣的旺盛而已。若長期處於陰蔽環境中,山茶很容易因為光合作用效率低下而缺乏營養而導致葉片變黃,枝稍發枯等。

因此最好把山茶花還放在客廳、有一定遮陰措施的陽臺等有散射光線處,既方便賞花,又有利於緩苗。

另外,山茶緩苗期間,室溫要保持在10℃以上,並且溫差不要太大,室內養護時,日間開窗通風,晚間關窗保溫。如有空調,注意要遠離空調口。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2、控制澆水忌施肥

同樣是因為根部吸收能力有限和植株需水需肥量不大,所以要控制澆水,暫停施肥。只要盆土溼潤就不要再行澆水,在之後的日子裡,若有盆土發乾,一次澆透水之後,等到下次盆土表面微干時再澆即可。南方地區氣溫較高時,可用噴壺在葉面噴霧的方式來輔助植株降溫,也絕對不要頻繁澆水。待盆栽長出了新的葉片再根據生長情況逐漸加大一些澆水頻次和開始施肥。

3、不要著急換盆

一般花卉市場的市售山茶用的是質地較軟的育苗塑料盆,這類塑料盆很薄,很方便植株脫盆,但是確實不好看,澆水時也不太方便,水特別容易從盆內壁與土坨之間的縫隙流走。所以大家買了花之後,總喜歡換上新買的漂亮植盆。但換盆時特別容易傷根,這對處於緩苗期的山茶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極易造成全株死亡。所以在山茶緩苗期間最好不要換盆,如果覺得影響美觀,可以把盆栽直接放入心儀的植盆裡,待緩苗期過,再行定植。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三、養護山茶花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稍微黏重肥沃土壤,搭配有機質豐富的基肥,為山茶根部的生長提供保障

山茶養根一方面靠土,另一方面靠肥。

先來說土。其實前面一段提到過

山茶喜歡稍微黏重一點的土壤。除此之外,植土最好還是呈微酸性的肥沃土質。像常見的山泥、草炭土等效果就很不錯。松針土或腐葉土由於黏重性不足可與田園土適當摻混後使用。另外,由於山茶花耐澇能力很差,對於以田園土為主的這一類排水性不太好的植土來說,還要在植土內混摻有一定比例的河砂。

再來說肥。這裡的肥主要是指底基肥。常用作底基肥的物質有腐熟的麻餅、豆粕以及禽畜糞類等廄肥 。這些肥類有機質豐富,肥料元素全面,肥效溫和而持久,有時即便施多一些也不會像化肥那樣容易引起肥害燒根。作為底基肥時,可以在盆底預鋪一層,不僅可以誘使山茶根系向下生長,而固牢植株,而且有了底基肥的參與,排水性也會改善一些,一舉兩得。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2、儘可能長時間的光照,與微量元素複合肥的組合,滋養山茶葉片油綠光亮

葉子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各種有機物的重要器官,在植物的生命活動週期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葉片生長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山茶的健康與否。

山茶護葉一是注意光照。山茶畢竟屬於綠色植物,生長期的植株對光照的需求量比較大,除遇極端高溫天氣對山茶適當遮陰外,其他時段應儘可能的讓其接受光照。充足的光照不僅可以使葉片油綠硬挺,而且還能殺死一部分附著在葉片上的黴菌,將來病害率也會低一些。

此外,在平時的養護中應注意微量元素複合肥的施用。像鐵元素是葉片內葉綠體的重要組成元素,鉬錳等元素則是植物合成各種植物激素不可或缺的元素。化肥類肥料很難做到各元素均衡和齊全,所以平時施肥應多施元素齊全的農家肥,少施化肥。農家肥不僅為山茶提供各類元素,而且富含豐富的有機質還可以改善土壤,對山茶根部生長髮育也是大有裨益。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3、足夠的水肥供給,再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保證山茶主蕾順利開花

山茶顯蕾後,保蕾就是當前最緊要的工作了。此時的山茶對外界條件比較敏感,切忌不可缺水,澆水頻次可以稍微高一些,在盆面微干時就要澆水。另外,孕蕾是個很耗營養的過程。若植土不怎麼肥沃,趁還未開花補充些液肥,

如發酵好的淘米水,餅肥浸出液等可以實現快速追肥的目的,減少落蕾僵蕾的可能性。而且在花敗後,植株也能快速的恢復生長。

另外,最好再進行一次疏蕾。疏去長勢不好的花蕾,或多生的側蕾,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以保留充足的養分來供給主蕾發育和開花。

總結:

選擇山茶需注意:植株細高,花朵全開,配土疏鬆的不建議購買。買回家後的山茶還在緩苗期,根部機能尚未恢復,控水忌肥,忌換盆,散射光處養護。日常養護中,稍微黏重肥沃土壤和有機質豐富的基肥做基礎,充足的光照與豐富的微量元素打輔助,足夠的水肥和適當的修剪當主力,力保山茶花大色還豔。

我是青璃,一個愛花愛生活的城市小花匠。大家有什麼其他看法或建議,歡迎留言或加關注交流哦。

山茶買時“3不要”,購回初期“3要點”,輕鬆度過緩苗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