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創業創新服務者的機遇與挑戰


2020創業創新服務者的機遇與挑戰

3月15日V姐的直播實錄:V姐以一個創業創新服務者的老炮兒,以做加速器四年多時間的一個老兵的身份,來去分享這幾年做創業創新服務的一些心得,和當下對於未來發展機遇和挑戰的看法。


現在疫情之下,很多創業創新的服務機構是非常非常的焦慮,到底我們未來的發展會是什麼樣的呢?中國的眾創的趨勢會是什麼樣的呢?對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支持和幫助?

導師簡介


2020創業創新服務者的機遇與挑戰

吳玲偉

AA加速器創始人兼CEO

AA加速基金創始合夥人

洪泰基金投資合夥人

中國加速器聯盟發起人

北京支持雄安產業聯盟常務理事

中國天使聯合會常務理事

南開允能商學院常務理事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創業導師

”北京影響力“十大企業家稱號


我之前的背景是一直在做大型企業的高管,或者是企業的諮詢,一直到2015年我才進入到這個創投圈,然後殺入到加速器。


當時為什麼要做加速器呢?那時候在做洪泰基金,我們在選擇一個項目的時候很難去認清這些項目到底靠譜不靠譜,我把錢給他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當時我到美國去考察了一次,對於美國的這些孵化器,我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強調空間,基本上都是在做內容,包括導師制度,在做賽馬以及路演的機制,通過三個月持續的賽馬去看產品的變化質量,最後再來搭建平臺。


看完了以後呢,發現他們實際上想的不是在租賃,不是在空間,而想的是創業創新者的內容,系統的課程,系統的導師輔導機制以及系統的和產業或企業進行對接的一些服務系統。


當時我就跟我的合夥人說我們應該做一個不一樣的東西,我們就做一個加速器,不是孵化器,不是眾創空間。用產品思維來打磨內容服務,而且不斷的進行驗證和迭代。


在整個加速過程中,除了產品,其實場景也很重要,還有就是選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加速也很重要,我們建立了賽馬機制,最後只有一部分人能進入到路演的環節。


我們希望通過賽馬能夠加速創業者之間的質量和速度,這是我們對於加速器提出來的加速理念。


中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走向


孵化器的2.0版就是加速器

孵化器,有它自己的專業特色,比如說像搭建這種空間的平臺,比如說創業服務方面怎麼能夠更好地支持到創業者,幫助創業者解決初期的財法稅、人事、融資對接等問題。


2017年,由AA牽頭髮布的《中國加速器藍皮書》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中國的孵化器,中國的雙創一定會進入到2.0版。


2.0版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已經沒有加速器跟孵化器的這種很明顯的界限了,而是一種迭代關係,所有的孵化器、眾創空間,只要有創業創新概念的,都會進入到加速器。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2017年,我們的李克強總理有提出一段話:我們創業創新的服務應該走向的不是規模化,而是質量化、精準化和專業化。


如何從孵化器升級到加速器


✦要有自己的加速器產品

孵化器升級到加速器,應該要有自己的加速器產品。什麼叫加速產品,比如說AA用四年的時間打造了八布法的加速產品,始終跟創業者息息相關,瞭解創業者的需求。實戰打磨,幫助創業者,通過這四年多的時間,我們做了一個加速的八步法,有八塊畫布和101個工具,這是在不斷完善的過程。


✦具備孵化能力的專業人才

你有沒有你的加速人才,或者說具備孵化能力的專業人才是很重要的。我們過去看到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裡,有很多從傳統的房地產轉型過來,做租賃的,還有做商辦的,是一些資源對接的人才。但是我們缺乏真正的幫助創業創新者,做專業服務能力的人才。所以當你要去從孵化器走向加速器,走向孵化器2.0版的時候,我們需要問自己:你的團隊具備不具備能夠給創業創新者提供增值服務的服務人才,有多少?


✦有促進企業創業創新的決策和協調合作的加速服務平臺

不管孵化器還是眾創空間,其實都是平臺化的,例如AA加速器,在這四年中除了發明了創業加速八步法之外,還有兩個事情特別牛,一個事情叫AA生態,這是很多優質的企業和我們建立了非常深度可信任的關係,跟很多一線的投資機構建立了非常深度的合作關係,這就是平臺。即使有一段時間沒有跟他們合作,但他們都在那,這就叫生態。怎麼去找這樣的生態,怎麼能夠讓這些企業之間發生高效的連接和高效的服務關係?這就是平臺。


我們還提出來通過加速服務平臺,能不能幫助提供專業的服務人員,能不能給出更好的創業創新決策和協同管理的工具系統,這就變成了落地孵化能力,驗證孵化專業能力的平臺,和一個支撐點。


✦有可見的加速項目成功率可以驗證

一個孵化器,有沒有好的加速結果來證明你真正的走向了2.0版,走向了一個加速器。其實一個好的加速器的話,最後驗證它好不好,是看有沒有成功加速出一些優質的項目,只有項目成功了,這個加速器才能稱之為成功。就像一直說AA是在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只有AA加速的項目成功了,AA才可能成功。


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區別是什麼

孵化器、眾創空間,更多的是以空間租賃註冊和投融資對接為服務的,很多都是在支持從零到一的發生和發展,而加速器,跟孵化器、眾創空間完全不一樣,它的商業模式不一樣,它的專業能力不一樣,它強調的重點不一樣。


加速器不注重空間而是內容,加速器不強調從0到1,而是能夠有成功項目持續出來。還有加速器對於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不是簡單地捏合一堆外部的導師就叫加速器,而是你自己有沒有專業的加速人才和加速導師,這都是加速器跟孵化器的巨大的差別。


建立自己的孵化加速能力

過去孵化器和加速器大家都比較模糊,或者說被切割開,今天和未來所有的孵化器都會升級迭代成加速器,加速器就會成為孵化器的2.0版,因為任何孵化器不可能靠租賃來活下來,也不可能靠政府補貼來實現自己持久的商業模式,所以它一定要解決自己的產品是什麼,自己的增值服務能力是什麼?自己的成功的評價標準是什麼?通過這些點來去實現自己的轉型突破。


創業創新服務者的機遇和挑戰


創業創新服務者概念

創業創新服務者,絕不僅僅是孵化器眾創空間和加速器這裡頭的一些服務人,而是那些,不管是大企業,在傳統企業,還是今天的創業路上的創業者,以及想創業的人來說,其實都是在做創業創新。


創新創業服務者的挑戰

我們號稱我們是助力者,號稱我們是服務人員,但是你真的瞭解創業者要什麼。你真的瞭解當下創業創新的趨勢是什麼嗎?你真的瞭解不同行業,不同階段的創業者,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做什麼嗎?


最好的服務永遠是在明天,我們可以不斷的去優化我們的服務,而且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需要專業化的服務,尋找這些高效的對應性的針對性的精準化的服務來去支撐他們。


創新創業服務者的機遇

✦機遇一:創業創新者越來越發現他要的不是空間,甚至不是錢。而是有人能夠真的幫助他更精準化的方向,精準化他的產品,精準化他的模式,以及怎麼能夠更好的去獲得資本的青睞,這些都是專業的創業創新服務者的機遇。


✦機遇二:總理提出來的雙創應該向縱深發展,要精準化專業化質量化的發展。對於我們所有孵化器,眾創空間提出來的一個要求,政策也會去支持,如果孵化器,眾創空間能夠提出這樣的培訓系統,專業技能的系統,以及能夠證明我們確實能夠支撐到更精準的行業,更精準的產業,幫助他們都是我們非常好的方向,所以機遇,就是創業創新者他們自己的需要,以及越來越覺知他們知道他們要什麼;以及國家也發現了,雙創不是隻談規模化,更要談質量,有各種政策鼓勵雙創服務人員走向精準化質量化。


✦機遇三:今年證監會提出來投早投長,怎麼投早投長?必須要服務和專業化支撐。最近政策發了幾個條文,其中有一條就是鼓勵基金還是要投早期投長期投科創。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後投全部扎堆投,就沒有這種創業創新的動力了。雖然創業是九死一生,成功率很低,但是國家和整個社會還是支持大量的創業創新者,敢於創新敢於創造,還需要有很多的資金願意去支持有真實改變動力的創業者,讓他們試錯。那怎麼能夠讓早期的項目走向長期主義呢,必然需要更強更專業更長期的服務能力和陪跑計劃。要投長期,一定要具備長期的服務能力,陪跑計劃也是在鼓勵創新創業者。


✦機遇四:國家大力推進高精尖科技領域的發展,需要大量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的專業創新創業服務人才。對於科技高精尖產業的支持,在北京就有很多,北京要支持高精尖產業的發展,尤其支持高精尖產業人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發展,幫助高精尖項目能夠成功地跑出來的,這樣的一些職業化,技能化的發展。


我記得在去年2019年有不少的孵化器的總經理來AA做加速引導師的認證,他們說,上完這個課,發現這個是我做空間以來,唯一上過的這麼系統的,能夠給到創業創新,提供一套一整套工具的課程。她學完了以後可以用來落地,在空間裡頭輔導科創類的項目。這套系統解決了課程類的項目什麼內容呢?找準方向,實現產品化、商業化、團隊管理的優質化、資本化,這些都是科技類的項目,通過一套的加速工具和方法,幫助他們幹出來。


科創類的項目是中國未來五年最大的紅利。幫助科創類的項目幹出來,幫助科創類的項目培養在高精尖科創領域的專業服務人才,是今天最大的機遇。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產品?以北京為代表,各個地方都提出來,支持優質的項目能夠走出來,不單單的是給錢給空間,還需要去幫助培養職業化、系統化專業化的人才,創新創業者需要更好的、有效的課程幫他們加速出來,所以這都是我們今天創業創新服務者的機會。


專業化、職業化發展之路


● 舉例AA是如何推動的

2019年,我們寫加速器藍皮書的時候,對中國加速器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國家不單為加速不單為孵化器的發展提供支持,還為加速器的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另外我們要加強加速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一定要推動創業導師的專業化和職業化,這個跟AA加速器的實踐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我們在2016年提出了加速器的三個不做惡:

不要以標準化的動作強制創業者做標準化的動;

不要以過來人自居,去扼殺創業者的信心和夢想;

不要以投資人或者是導師的高位來告訴創業者,你只能怎麼樣,否則就怎麼樣。


後面AA開始發展自己的創業加速引導師,我們為什麼不叫導師,而是引導師。就差一個字,但意義完全不一樣,導師是告訴你經驗和答案的人,引導師是引導你在正確的方向上前行,幫助你找答案的人。我們認為呢,創業創新者需要的是後者,能夠用工具帶著你找到答案的人。


創業導師一定要專業化,為此AA創造了一個新名詞:三創加速引導師。我們一直在推動創業創新服務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我們做了三創加速引導師的職業認證,從初級中級到高級。我們做了二十天的公益助力計劃,號召17個認證引導師幫助創業者,一方面支持創業者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讓引導師更好在實戰實踐的場景真正的去了解創業者。


創業創新服務者應該具備專業的系統知識,方法論和系統的加速工具,中國的創業創新服務者必將走向專業化和職業化之路。


直播現場互動問答

Q1:孵化器和加速器的盈利模式目前的痛點

回答:孵化器盈利模式的痛點,目前主要還是靠政府補貼,或者部分靠租賃,政府補貼如果一旦撤除,孵化器是很難存活的,大部分孵化器是很難通過創業者繳費能夠賺到錢的,所以這就是最大的痛點,缺乏自己的持續盈利產品。


目前市場化加速器,除了AA,留下的加速器是高校的加速器,比如說像清華,北大的,還有一些大企業的加速器,比如百度,騰訊,微軟的,都是免費的,這種市場化的加速器極少。


AA是市場化加速器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它能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在這裡和大家分享AA加速器的核心的盈利模式包括四個方面:一個是做創業加速器,要跟加速基金捆綁,通過股權加上基金的模式,用槓桿的效應來去獲得收益;二是把創業加速的這套系統植入到大企業幫助產業去做創業創新加速;三是要有自己可以賺錢的產品,例如AA的創業加速八布法,可以銷售課程,可以進行引導師認證;四是要有自己的平臺,可以進行投融資對接和生態企業的合作對接。


Q2:遇到最多的創業者,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想要訂單,想要市場。怎麼從服務的角度幫他們?

回答:關鍵的是怎麼拓客,從服務的角度,例如剛才講的平臺,不同的創業者怎麼幫助他們互相瞭解,然後建立合作是有一個前提的。關鍵因素就是信用,為什麼平臺信用無法保障,怎麼去評估這個項目是OK的,誰來去幫他們做這樣的信用驗證?AA今天在服務平臺上,通過八步法可以讓企業變成信用背書的一個系統,再去幫助企業進行對接。


為什麼很多的孵化器希望在服務幫助他們對接,但收效很小,因為少了一個信用背書和信用的評價系統,這個是需要解決的。


Q3:創業導師化?以色列,硅谷也都是這樣嗎?

回答:其實我更願意講的是創業導師專業化和職業化。問題是導師真的是稱職的嗎?國外很多創業導師是至少自己幹創業,且在大企業裡有經營管理經驗,但中國對於創業導師沒有任何概念,沒有任何標誌,沒有任何定義,所以我提出來的是創業導師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我相信這是未來的趨勢。以色列和硅谷他們有一個特別強的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改變者精神,為了改變世界才去創新創造。


Q4:孵化器和加速器能孵化出科創板企業嗎?

回答:孵化器肯定不能,加速器有可能。我們不能說“孵化”,所有的好的項目是沒有辦法被孵化出來,只能是發現和助力。


有很多非常優質的科技類的項目,他們其實需要有一個加速和助力,主要在哪些方面做科技成果的轉化,怎麼去做跟產業的對接和商業化的應用,怎麼樣能夠跟資本對接,怎麼做好它的商業模式,怎麼解決它的市場化渠道以及怎麼組建團隊等等。這些是專業的創業創新服務人員,或者說專業的加速器可以幫助他們做的。


這句話可以變一下:孵化器和加速器孵化不出科創板企業,但是加速器可以幫助優質的科創類的項目走向科創板,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


Q5:做傳統太極拳推手,年輕人廣泛不太認同傳統太極拳的今天,如何逆勢發展傳統太極拳推手文化?(不宣傳暴力的情況下)

回答:為什麼要把太極拳叫傳統?能不能把太極拳做得更加性感一點的?用性感的方式,小程序或者動漫或者說是短視頻直播的方式,讓大家覺得太極拳是一個好玩兒的事兒。想到太極拳,再加上傳統,是不是覺得是老年人乾的事情,你能不能把它變成年輕態的?就是在新模式和對這件事情的認知上,要重新下工夫,重新去用心的形式去包裝太極拳。


Q6:本公司專業做水利智能配電設備客戶都是政府單位,訂單數量還是可以,目前主要是墊資,導致資金緊張,有什麼融資的好方法和渠道,針對我們這樣沒有固定資產抵押的創業公司,如何融資?

回答:這樣的公司如果是靠政府單位,除非你的公司是在這個領域的頭部企業,政府才會給你有融資的可能,而且這個融資直接就奔著上市的,而不是早期的融資。否則的話呢,創業公司只是靠一兩個政府單位關係型驅動。


資本核心要投,第一個是好產品,有差異性的,有絕對的競爭壁壘和科技含量產品。第二個就是市場空間足夠大,而且未來能夠持續的發展。第三個就是你團隊是不是足夠好,即使這個事情做不成,還能夠去自我迭代,繼續做成。如果這三個具備一個或者是幾個的話,那資本都會比較青睞。如果沒有的話,這種情況下你只能看看當地有沒有一些銀行能夠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能不能幫到你們。


Q7:我是做展會的,今年6月份在國內辦國際性大型展會,目前疫情影響,國內外招展難度係數大。我們的會主要是針對華僑,展針對國內的一些消費性展覽。 請問有什麼好的辦法?

回答:展會受疫情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做國際性的基本上沒戲了。估計今年六月份前都不是很好做,估計今年一年國際性的展會的話都會被叫停,北京出的條款所有的人出國回來都都要統一的隔離,所以建議你轉型。


Q8:我是孵化器的,想請問民營孵化器如何服務新的創業者?

回答:我不是孵化器的,所以我就很難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我相信民營的孵化器都很難,如果沒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民營的孵化器很難去通過自己的能力和服務賺到錢,所以我建議你可以考慮藉助AA的產品AA的引導師和AA的服務平臺來嘗試服務你的創業者。


Q9:我是做家政服務的,由於縣城市場有限,暫時客單價還是不高,我們縣城盛產牛羊肉,我也不懂,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個平臺試試銷售,有沒有好的方式切入?

回答:從家政去切入做牛羊肉還做平臺,我不支持你去做。因為要去做平臺,本身的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是很大的,而且你怎麼導流呢?平臺上並不缺乏這樣的牛羊肉,如果你做了很長時間的家政,你可以看看家政有沒有一些突破的地方。或者如果你有很好的牛羊肉資源,又低成本高質量,可以去先試一把,但不要投入太多錢,小成本,試試你的能力行不行。


Q10:互聯網傳媒公司疫情下機會在哪?

回答:互聯網的傳媒公司機會太多了,今天很多人在做直播,做自媒體,做短視頻的銷售,因為大家只能宅在家裡呀,還有現在要做大量的在線教育啊,要做產品的線上化,現在淘寶店主幾乎都在做直播,所以怎麼幫助大家適應這樣的一個宅經濟?幫助大家學會用這種線上的方式去做生意,就是今天互聯網傳播公司最重要的。與其叫互聯網傳媒,不如叫自媒體傳媒。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傳播公司,怎麼能夠拉來十萬人,怎麼能夠做聯盟,怎麼去做裂變傳播?直播是今天這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營銷模式。


V姐:我先要強調的是,這不是權威人士或者市政府機關的分享,我只代表我個人的意見,代表我作為一個加速器創始人,一個始終在關注創業創新服務行業的專業人士,對於這個行業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新的啟發和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