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鏢客2:西部時代的落幕輓歌

警告:本文有劇透。

《荒野大鏢客2》在我心目中是一個讓人五味雜陳、無可替代的作品。一方面,它有著諸多有血有肉的角色、震撼無比的故事情節、古典優雅的藝術性以及最重要的:塑造了美麗而真實的西部世界。另一方面,它在遊戲性上又有一些缺陷,以至於被很多輕度玩家所放棄。作為一個遊戲,它的問題在於敘事冗長而且並不好玩;但是作為一部交互式電影、一部讓你穿越時空的造夢機器,它所做到的一切讓人歎服不已。

我希望每一個玩《荒野大鏢客2》的人都要儘量保證自己時間的充裕,把沉浸在遊戲中的時間當做是一次去美國西部的長途旅遊。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遊戲裡各種繁瑣的操作,在廣袤的西部世界中長時間的騎馬馳騁。我清楚記得,當清晨的陽光打進帳篷,遠處傳來清脆的鳥鳴聲,亞瑟從床鋪上起身,刮鬍子,抹髮油,和營地裡的兄弟姐妹們寒暄問好,吃上一頓熱乎乎的燴菜,這種極致的沉浸感和幫派的歸屬感讓人難忘。早些年的《天國:拯救》和它有很多相似之處:中世紀樸實無華卻充滿生機的波西米亞風光,主角飲食、睡覺、練劍、盜竊、調查……但是《荒野大鏢客2》的前三章的故事更為瑣碎,主角一行似乎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除了一個頗有GTA風格的搶火車任務外,其他的時間經常就是在釣魚、打獵、助人為樂。玩一兩個小時還好,玩久了真的有點讓人打瞌睡。


荒野大鏢客2:西部時代的落幕輓歌

然而歡樂和悠閒是短暫的,在第四章主角進入大城市後,整個局勢開始逐漸走向崩壞。意大利黑幫搶劫驛站的建議只不過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更糟糕的是搶銀行卻有人洩密,出生入死的兄弟死於平克頓偵探的槍下。歷經海難、被俘以及和反抗軍並肩作戰後返回美國找回失散的幫派成員,平克頓偵探卻又立即尾隨而至。男主得了絕症之後無藥可救,達奇的計劃也一個比一個瘋狂,有的純粹是為了復仇甚至向當局尋釁。幫派里人心惶惶,同伴一個接著一個離開。最後亞瑟犧牲了自己的姓名保來約翰一家三口的逃亡,整個故事以一個悲愴的結尾而告終。

西部匪幫的黃金時代或許真的已經落幕,但是範德林德幫在幾個月內迅速分裂解體,卻和自己本身不斷作死有極大的關係。達奇在很短的時間內得罪了種植莊園主、工業資本家、都市黑幫甚至美國軍隊等多重勢力,本身又是奧德里斯科幫、政府當局、調查局等勢力的死敵。正如亞瑟反覆所說的,幫派的作為比醉鬼還不嚴謹,明明應該躲風頭卻反而在最危險的地方出現(美其名曰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達奇這個角色一開始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領袖魅力,到後來的作為簡直如同發了狂一般,恣意妄為。

達奇這個角色非常值得玩味。他是為了錢麼?到最後他把箱子留給了約翰一行,裡面有幾萬美金,分文不要。他真的是一個為了自身利益,對幫派成員冷酷無情的人麼?我想也並非如此。有人說他只是渴望成功和被人尊敬的感覺,而一次次的失敗逼迫他越來越急功近利;有人說其實他早就已經攢夠了金盆洗手遠赴海外的錢,但是根本過不了農場主的文明人日子,一心向往著美國西部的蠻荒生活。而幫派裡的成員卻都是有著想回歸正常生活的打算,為此達奇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最後一票”的說辭來進行欺騙。總之,達奇從一個理想主義者黑化成一個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大局的狂人,一方面和屢戰屢敗自尊挫傷的憤怒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能夠制約他的幫派元老、軍師何西阿死亡有關。權力一旦不受限制,就逐漸容易恣意妄為,最終反噬自身。即使是在一個二十多人的小幫派裡,這樣的道理也依然成立。


荒野大鏢客2:西部時代的落幕輓歌

亞瑟這個人塑造的也非常成功:有人說他是遊戲史上最栩栩如生的角色之一,有人說他根本就是一個工具人,這取決於你用怎樣的視角來看待。作為一個小說的角色,亞瑟的確表現的有些“憨態可掬”,並不符合玩家的心意。尤其是在最後達奇制定的那些險象環生的計劃,亞瑟明知兇險卻只是鬥嘴,結果還是不折不扣地區執行這些任務。如果按照現代小說的套路,亞瑟早就開始調查達奇背後的陰謀,幹掉老大上位並且率領幫派逃出昇天了。結果呢?除了幫助約翰一家逃跑,亞瑟最終還是愚忠到了最後,咯血說出“我獻出了一切”,悲慘地被老大拋棄。換言之,亞瑟在得了絕症以後,雖然對自己犯下的諸多惡性有些許反思,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後,他仍然在與政府、警察甚至軍隊為敵,殺害了很多正派人士。如果是為了幫派成員的性命存亡反抗當局倒也算了,可是亞瑟卻為了達奇搶了最後一輛火車,明明要死了還要去為非作歹,殺害無辜(如果火車守衛算的話),這就很難讓人心服口服。

當然,從人物性格的角度來講一切也還說得通。達奇在亞瑟心目中,類似於長兄如父的存在;亞瑟一直把忠於幫派作為唯一的信條,亞瑟也開始暗中幫助其他成員逃亡等等。正因為亞瑟·摩根本質上是一箇舊時代的人物,而他所堅持的俠盜信條毫無意義而且傷害了更多人,也更隱喻了時代潮流浩浩湯湯,狂野的西部終將回歸文明的大趨勢。作為一個交互式電影來說,這麼處理沒什麼問題;但是作為一個開放世界的遊戲,這麼做就不盡如人意了。

現在的玩家往往希望角色擁有自我意志,希望最終命運靠自己的選擇決定。如果是單一結局,至少主角的作為要大體符合玩家的意願(玩過文字冒險遊戲的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很多玩家都說,我早就看達奇、邁卡這兩個老逼很不爽了,真TM想找機會一槍崩了,還要替你賣命?結果呢,就是R星逼著你就算是屎你也要吃下去。結果結局皆大歡喜那倒還好,不過結局很慘,很多玩家就真的不買賬了,寧可我不玩下去了。這種巨大的矛盾就造成了遊戲性和藝術性之間的撕裂

其實《荒野大鏢客2》的在遊戲性不足的問題上很嚴重,甚至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劇情的失真。比如說亞瑟後期身上常年帶著5000美刀(有的玩家甚至可以攢到近1萬),根本花不掉。這筆錢在遊戲裡都可以買一大片農場了,老大卻天天哭窮說錢還不夠,亞瑟居然還沒反駁。比如說隨機事件居然可以碰到一模一樣的,碰到同樣的行人說同樣的話。此外還有廣受詬病的射擊手感問題(步槍沒有自動上膛,點了射擊鍵才上膛)、遊戲難度問題(嗑藥無敵)、城市裡通緝判定問題、搜刮屍體很煩人、撿東西非常笨重、物品對不準、在營地裡只能慢悠悠地走路等等。

個人覺得大部分的問題真的沒得洗,因為這些問題太明顯了,只要試玩肯定有玩家會反饋,卻沒有得到R星的重視。把子彈自動上膛做好影響真實性了嗎?不碰到一模一樣的隨機事件影響真實性了嗎?當然,這些問題似乎都是小事,我似乎也是在吹毛求疵。不過,正是種種細節問題影響了玩家的遊戲體驗。太過於追求真實性,讓整個遊戲節奏變得很緩慢,一開始接觸時大家或許也有耐心,但最後肯定導致了更多的玩家退坑。

另外即使從劇本的角度來講,《荒野大鏢客2》也不是沒有不能完善的地方。它有點像昆汀的一些電影,一開始絮絮叨叨無聊至極,後期才迎來爽快的地方。比如第三章幫派捲入兩大家族的紛爭之中,似乎有那麼一點遊離於主線之外,而且第三章除了結尾外前面的故事並不有趣。遊戲的第五章主角一行逃到瓜瑪島上的確別出心裁,但是在敘事上過於倉促,似乎有點趕工。玩荒野大鏢客2,給人的感受就是:不錯——無聊——刺激——不錯——無聊……的循環。在敘事節奏上,它做的也沒有《巫師3》那麼高明。

此外,《荒野大鏢客2》在女權以及政治正確的態度上似乎也過於偉光正、顯得太過於保守。比如說看場劇,主持人都說了來自法國舞團的“小浪蹄子”,就是在踢腿的時候能夠讓觀眾看看女孩的大腿和內褲(安全褲也行)的;結果所有舞女都穿著白色長褲,真的是讓人大失所望。凡是反派都是白人男性,就算有女性也得是黑衣美人這種梟雄角色,男主還得參與女性爭取投票權的活動;黑人、印第安人更是各種偉光正的正面形象。換言之,R星所塑造的西部世界的精神風貌,其內涵是不是已經經受了現代人眼光的過濾,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用一個國內的例子似乎可以方便大家理解:當代的各種抗日神劇,真的是對歷史的真實還原嗎?改革開放前的英雄電影,難道對當年曆史的還原就一定準確嗎?文藝作品是當代精神的縮影,即使美國人做的東西,期間也摻雜了很多當代的政治思想。不然為什麼馬克·吐溫、傑克·倫敦時代裡對印第安人的描述,和《與狼共舞》等作品裡的側重有很大的不同呢?

如果做一個總結,我會說《荒野大鏢客2》在藝術性上的成就的確亮眼(雖然並非盡善盡美),但是無可避免的悲劇結局和在遊戲性上的缺陷至少會導致該作品相對曲高和寡。R星耗費8年時間和巨大的開發成本,結果收益平平,實在值得反思。嚴肅的悲劇並不生厭,但至少應該給玩家更大的主觀能動性,更多的選擇。此外,在正反饋機制的設立、便捷操作等方面R星也亟需做出改善。


綜合評分:90

+令人沉醉的廣袤西部世界

+講了一個不錯的故事

+人物刻畫十分成功

+各種充盈的細節

-主角的某些作為不符合玩家期望

-金錢購物系統缺乏正反饋

-操作繁複,後期體驗不好

-射擊系統需要改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