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知悉!《巴中學校防控新冠肺炎培訓指南》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防範和控制疫情在學校發生

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等

近日

市教育和體育局發佈了《學校防控新冠肺炎培訓指南》

(以下簡稱《指南》)

指導學校師生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請知悉!《巴中學校防控新冠肺炎培訓指南》

對教室消毒

巴中市學校防控新冠肺炎培訓指南


1


建立全校師生疫情健康檔案


《指南》要求,建立全校師生疫情健康檔案,包括基礎信息、假期旅行、居住軌跡記錄、每日健康監測數據、疫情相關個人特殊情況報告等。學校應將該檔案作為開學後個人能否返校復工復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逐一排查寒假期間,師生學習、交流、聚餐、聚會等人群聚集活動信息,包括時間、地點、人群接觸情況;旅行、居住地軌跡,重點掌握湖北武漢等疫情高發區或其他有本地病史持續傳播地區等重點地區旅居史、重點地區來巴人接觸史等。


請知悉!《巴中學校防控新冠肺炎培訓指南》


監測每日健康狀況。做好健康狀況、精神狀態觀測,測量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徵,重點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等)。師生返校前14天,要報告家庭成員疫病史、與確診病例的接觸史、與疑似病例的接觸史、與危險環境(如醫院發熱門診、野生動物市場等)接觸史等。


開學前,學校疫情防控辦或相關部門向全體師生髮放“巴中市中小學幼兒園2020春學期教職工(學生)健康卡”,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師生本人或學生監護人簽字確認,不允許帶病返校。


師生返校之日起將師生每日的晨(午、晚)檢情況、缺勤/缺課病因追蹤情況、復課(復工)證明查驗情況納入疫情健康檔案,隨時掌握師生最新健康狀態。


師生晨(午、晚)檢監測內容包括健康狀況、精神狀態觀測,體溫等基礎生命體徵測量,新冠感染可疑症狀等其他傳染病相關症狀監測。

2


堅持“日報告”“零報告”


在疫情處置方面,《指南》要求建立日報告與零報告制度。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堅持“日報告”與“零報告”,即使當天沒有疫情也必須逐級上報。


發現呼吸道病例異常增多或當日請病假人數超過基線水平時,要立即報告,並在2小時內書面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收到師生的散發病例報告後,各學校、區縣教育部門要立即電話報告上級教育部門辦公室,並在2小時內向上級教育部門書面報送初步調查情況。


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一般採取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按照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領導小組下發的相關規定執行。衛生健康部門判定密切接觸者範圍後,立即按照劃定範圍擬定人員名單,督促學生及家長對醫學觀察的落實和配合。


醫學觀察期為與病例或感染者末次接觸後14天。密切接觸者應每日至少進行2次體溫測定,並定時上報,體溫正常也應上報。


若出現發熱或呼吸道、腸道相關症狀,應立即上報。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康復後,憑醫院出具的復課證明返校。

3


停止開學典禮、升旗儀式、

各種文娛活動或比賽等大型集會


在個人防護上,《指南》要求,上學放學途中,正確佩戴口罩。儘量不乘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並儘量減少與公共物品、人員接觸。


進入學校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校,洗手、消毒後進入教室。若體溫≥37.3℃,請勿進入班級,做好防護後,到學校指定區域觀察休息,必要時及時送診。


請知悉!《巴中學校防控新冠肺炎培訓指南》

對校園消毒


在校園內,加強個人防護安全宣傳,倡導全體師生在全校範圍內佩戴口罩,教室、宿舍、食堂、實習實訓室、辦公室、會議室、功能室、體育場館等各類室內場所應保持清潔乾淨,加強通風,定期消毒。


停止開學典禮、升旗儀式、各種文娛活動或比賽等大型集會。儘量小班教學,圖書館暫不對外開放,暫停校車運行。


嚴格限制班級與班級之間、宿舍與宿舍之間人員流動,嚴禁串門、串班走動,教師、教室、實習實訓室等儘量相對固定,如必須則應在換下一批次前提前通風、消毒,儘量避免一名教師承擔多個班級課程,儘量減少流動檢查。必要時,停止使用輪流使用的功能室、實訓實驗室等。


4


增設水龍頭教具玩具需消毒


在環境衛生方面,對通風不佳的教室、寢室、廁所等進行結構及功能改造,可採用排氣扇進行機械通風換氣。


在學校和食堂門口、教學樓入口及過道等關鍵區域增設水龍頭,洗手間必須配備肥皂或洗手液,條件允許的可以在過道配備含酒精免洗洗手液。


儲備清潔、消毒、個人防護等物資。開學前開展全校範圍環境清潔整治行動,隨時清除落葉、積水、汙水等病媒生物滋生環境。


每日清運垃圾,每日清潔、消毒垃圾桶。重點關注食堂、廁所、樓道等部位的衛生死角。


消毒是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消毒對象包括教室、辦公室、食堂、寢室、衛生間、電梯、實驗實訓室、功能室、圖書室、校車等場所或工具的地面、空氣、牆面及物品表面等。空氣消毒,以通風換氣為主,在午休、體育課、課間等時間段進行,每天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30分鐘以上。通風條件不良的室內場所,儘量減少人員進出,應採取排氣扇進行機械通風換氣,採取紫外線燈定期照射消毒。


在師生離場後,用擦拭或噴灑法進行,每天至少一次。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教具玩具的消毒可採用日光照射,日光下曝曬3小時-6小時,必要時可暫停使用布制玩具;塑料玩具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擦拭或噴灑,1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或擦拭,每日1次-2次。


衛生間消毒,地面及牆面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進行噴灑或拖擦,30分鐘後用清水沖洗或擦拭,每日2次。

5


食品需留樣


在食品衛生方面,《指南》要求,各類食品操作區、就餐區、輔助區每日每餐後要進行清潔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清潔消毒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所有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健康證方可上崗。


嚴格落實洗手消毒和食品留樣制度。設立公共洗手消毒設施,供就餐人員餐前餐後洗手消毒。每日每餐供應的每個品種必須做好留樣保存和相關記錄,留樣食品應按品種分別盛放於清洗消毒後的密閉專用容器內,防止樣品之間汙染,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125g。


疫情防控期間,就餐人員每餐進入食堂及用餐場所前,自覺接受體溫測量。實行錯峰用餐,減少食堂及用餐場所就餐人員密度。佩戴口罩取餐,避免面對面就餐,每個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就餐說話,避免扎堆就餐。嚴格落實食材進貨索票索證和查驗制度。加強食材採購管理,嚴格落實食材採購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對庫存食材原輔料等進行徹底清查,及時清理超過保質期、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