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近幾日,防控新冠肺炎戰“疫”中最常見的詞彙之一就是“方艙醫院”。2月2日,武漢市採納湖北省政協常委、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教授鄒薇向湖北省和武漢市提交的《關於徵用軍運會場館設施用於集中隔離疑似病患的建議》,迅速啟動“方艙醫院”建設。2月3日晚,武漢國家會展中心、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三所“方艙醫院”率先在武漢開建……

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方艙醫院”還是頭一回聽說。

起源是什麼?

又有什麼樣的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做了權威解讀。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武漢洪山體育館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武漢客廳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在各種應急救治中有著廣泛使用。

方艙醫院與野戰機動醫院類似,由活動的"房子"建成,在野戰條件下以醫療方艙、技術保障方艙、病房單元、生活保障單元及運力等為主要組成,依託成套的裝備保障完成傷員救治等任務。艙內無菌程度完全可以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準。

野戰醫院是在戰時配置在戰役後方接近縱深或縱深地域,擔負傷病員早期治療和部分專科治療的軍隊醫院。方艙醫院是方艙式可移動的野戰醫院 。野戰方艙醫院可以概括為,抽組特定相關專業的人員結構,在野戰條件下,以醫療方艙、技術保障方艙、病房單元、生活保障單元及運力等為主要組成,依託成套的裝備保障,完成傷員救治等任務的機構。研究和發展方艙醫院,隨時做好應對多樣化軍事任務準備,對適應遂行多樣化任務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世紀60年代,美軍為適應越南戰爭的需要,率先開展了醫用方艙的研究和應用。70年代,英、德、法等國相繼研製出類型和功能各不相同的醫用方艙。80年代,美、英、德、法、意等國研製、裝備了類型各異、規模不同的方艙式野戰醫院,並且在平戰中應用。80年代末,德軍使用醫用方艙改裝貨船,用以替代醫院船,使醫院船建造和改裝小型化。美軍研發的“可部署醫療系統 ”採用帳篷一方艙混合式結構,模塊化程度較高,組配方式靈活。90年代,法國研製出技術互聯方艙醫院,由手術艙、復甦艙、技術保障艙及互聯艙組成,採取了方艙化集中供水、電、氣等新型技術供應方式。進入 21世紀後,方艙醫院信息化作業能力提高,機動形式增多,向系統化、標準化、通用化、組合化發展,環境適應能力不斷提升,更多地應用於保障非戰爭軍事行動。例如美軍以移動醫院形式對固定醫院進行支援,應用方艙醫院,單艙形成機動醫療單元,組合艙形成野戰醫院。

與外軍相比,我軍醫用方艙研究起步較晚。我軍從20世紀90年代初研製第一臺手術方艙起步,1995年研製出第一代方艙醫院系統裝備,稱為某某野戰機動醫療系統,是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3部分構成的模塊化野戰衛生裝備,由21臺醫療方艙和26頂衛生帳篷等組成,它是我軍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具有軍隊特色的機動醫療系統,基本具備了醫院診治功能。首套機動醫療系統於1996年配發,試用於部隊組織的演習和檢驗拉動任務,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帳篷式醫院模式,衛勤保障能力大大提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檢驗,機動醫療系統出現裝備結構和性能包括機械化、自動化、集約化、信息化等程度還不夠高,沒有“三防”功能,難以高質量完成衛勤保障任務等問題。到“九五”末,有關單位和人員相繼研製了衛生器材滅菌方艙、指揮通訊方艙、技術保障方艙和通道方艙等醫用方艙。其中技術保障單元提供了醫療作業的氣、水、電及冷暖保障。其病房單元可展開100張床位,晝夜可完成75例大中小手術,留治不宜後送和1周內能治癒歸隊的傷病員。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十五”後期,為提高野戰醫療衛生裝備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完善野戰衛生裝備構成體系,構建具有野戰“三防”能力的野戰救治技術機動平臺,我軍在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基礎上,研發了第二代方艙醫院系統裝備,即現今使用的戰役衛勤快速支援保障系統。由標準的12臺醫療方艙、20頂摺疊式網架帳篷及相應的設備設施構成,擴展采用液壓調平系統,以整裝自卸汽車為機動運力。與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相比,主要建立了集衛勤指揮、醫療信息及遠程會診為一體的醫院信息網絡。同時還增加了醫核生化防護功能,採用了四板聯動、液壓驅動、自動調平等技術,提高了方艙擴展自動化水平。“十五 ”以後,戰役衛勤快速支援系統問世,其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組合靈活,具有更強的環境適應性,更好的內部工作條件,在野外條件下,展開醫院速度得到提高。收容留治單元展開床位150~200張,晝夜通過傷病員300-400人,具備了建立後方醫院的基本條件,救治能力大大提升。方艙醫院也顯現出了機動性強、配套性好、部署快捷、功能齊全等突出優勢,可以在戰時開設野戰醫院救治傷病員,在平時執行災害救援等醫學救援。

“十一五”後期,我軍開始三代方艙醫院的論證設計,使戰役衛勤快速支援系統提升了信息化水平,實現了醫療信息共享和遠程會診等功能。醫技保障方艙將各功能組合,並增配了低溫等離子滅菌器 、淨水裝置等設備 ,升級了影像診斷裝備 。方艙採用了手動推拉翻板、雙側擴展結構,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可靠性高方便維修等優點。與此同時,方艙醫院的人員編配、組織結構、制度方案、物資裝備及訓練管理等要素不斷建設和完善,整體能力有了顯著的發展。近年來,我軍方艙醫院在多次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得到了實戰檢驗,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增強平戰時衛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探討形成救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1、重視方艙裝備全面發展

目前外軍已把醫用方艙作為衛生裝備建設的骨幹裝備之為發展重點,並有一系列新型結構型式相繼問世。同時國外非常重視技術法規的建設,大力採用規範化採辦,制定了許多軍用規範,實現了裝備與技術法規基礎建設的同步發展。如美軍頒佈有可運輸的設備齊全的可擴展式醫用方艙等法規。

2、結構形式多樣

外軍從結構形式角度,把醫用方艙分為非擴展式和擴展式2種。擴展 式方艙又根據展收方式分為摺疊式 、抽拉式和“風箱 ”式等3種,可以滿足不同任務需求。

3、組合形式靈活

外軍按照保障需求,通過方艙組合,構成特定功能的醫療單元,既可 用於戰時,也可用於平時。法軍方艙醫院通過模塊化組合,組成了不同規 模的方艙式救治機構,構建了不同層級救治結構,以實現應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

4、防護性能提高

為增強環境適應能力,除要應對高寒、高熱、高溼等特殊環境外,為應對高科技條件下的軍事行動,外軍加強了方艙在核生化方面的防護能力。如挪威現役的方艙式野戰醫院,其空調模塊和過濾器結合,具備核生化防護能力,已在數次演習中實驗使用。芬蘭的依維方艙式化學洗消系統 ,由標準方艙和充氣帳篷組成,可對人員、物資、裝備、車輛等進行淋浴洗消和乾式洗消。

1、研究起步晚 、起點高 、發展快

雖然我軍有關研究起步晚,但由於各級部門的重視和科技人員的努力 ,研究起點高,與外軍的差距明顯縮小。二代戰役衛勤快速支援系統是我 軍目前野戰條件下應用的最先進的衛生裝備,方艙全部採用統一規格的國際標準集裝箱尺寸。

三代方艙醫院逐步提高信息化作業能力,機動形式增多。環境適應能力提升,朝系統化、標準化、通用化、組合化方向發展。依託醫療方艙抽組的野戰方艙醫院,已成為軍隊重要衛勤保障力量,平時是遂行非戰爭軍事任務的“生命方舟”,戰時是戰役衛勤支援保障的骨幹力量。

2、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取得了寶貴經驗

方艙醫院首次用於汶川抗震救災中,並相繼在玉樹抗震救災、衛勤使命、中俄聯合演習等重大任務中得到了實戰檢驗,發揮了重要作用。醫療方艙及方艙醫院通過醫療方艙遂行抗震救災等多樣化任務的實踐,取得了第一手資料,為增強平戰時衛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探討在現代化戰爭條件下形成救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在汶川及玉樹抗震救災時,野戰方艙醫院救治了大批的傷病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兩次重大抗震救災的實踐,探索了野戰方艙醫院在抗震救災中的機動展開情況、救治傷病員成功案例、作用意義、經驗問題及對策等,在野戰方艙醫院的配置、人員編配、物資保障、方艙效能、軍地資源聯合等方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為形成衛勤保障能力,未來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奠定了基礎。

3、問題對策清晰 、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方艙醫院主要有4個方面問題亟待改進:一是功能設計與任務需求不適應,需要進一步改進、優化功能結構;二是檢修保障機制不健全 ,需進一步配套機制、更新保障裝備;三是裝備配置質量層次不夠高,需要進一步提高骨幹裝備配置;四是內涵建設標準不配套,需要進一步研究制定標準規範。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為你解釋:什麼是方艙醫院?


建議如下:

一是改進艙體的輕型化、小型化以及科學性、靈活性等技術設計,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滿足不同地域需求,為方艙醫院順利展開提供條件。通過減少規格種類和統一附件規格形式,提高方艙標準化、通用化程度;

二是配置高尖設施設備,提高方艙的保障效能。通過實行方艙的聯合維護保養制度,建立裝備換新、報廢和服務制度,配套完善維護保養機制;

三是制定人才隊伍建設相應政策,以野戰方艙醫院的形式,重新修訂編制、方案,實現隊伍合理編配;

四是加強方艙醫院標準化建設,實現人員編配、組織結構、制度方案、物資裝備及訓練管理等方面系統化 、標準化建設。通過研究和解決方艙醫院針對多樣化任務的保障模式和方法,適應平戰結合求和任務需求。

近年來,我軍對方艙醫院的探索和研究非常重視、發展很快,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就硬件建設來講,未來三代醫療方艙的綜合優勢非常突出,將逐步替代我軍目前最先進的模塊化衛生裝備——二代方艙。同時,我軍在醫用方艙總體綜合技術基礎建設上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相繼頒佈了許多技術法規和標準,為預測和指導醫用方艙裝備發展方向和技術發展規劃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