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視聽齊魯棗莊訊:歲末年初,一場疫情洶洶來襲,形式十分嚴峻。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全力防控疫情。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數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一線,無數共產黨員衝鋒在前,守護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他們不計報酬、無謂生死。同樣堅守一線,嚴防死守的基層幹部也同樣給人民群眾無比的溫暖,他們如螢火之光,雖不能與日月爭輝,但卻在這場戰役中聚集在一起散發出奪目的光芒。在諸多熒光中,棗莊市高新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棗莊市汽車行業協會會長、市政協委員張琦,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帶頭向棗莊市委黨校、市政協幫扶田屯村、市廣播電視臺、薛城區皇殿村等自費購買捐贈防疫物資二萬元,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帶領高新區新階層和市汽車協會的“兩會”會員,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奉獻在一線。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他先後40多次深入村莊、街道、社區,交警支隊、廣播電視臺、學校,醫院,看守所等抗“疫”一線,捐資送物,助力防疫,充分展現了一個政協委員和企業家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為抗“疫”,舍小家顧大家。春節本應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刻,放鬆一下身心,舒適地度過一個假期。但自年前開始,電視裡、網絡上都在報道全國各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看到醫務人員戴著口罩,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埋頭認真工作的樣子,讓張琦感到了疫情形勢的嚴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一的下午,還在濟寧老家與家人團聚的張琦,一邊照顧著生病在床的父親,一邊關注著政府平臺的疫情信息,思考著如何發動和凝聚高新區新階層愛心人士以及全市汽車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晚上,他與同事協商溝通後,快速制定了同心戰“疫”的活動方案,並迅速在汽車協會和高新區新階層聯誼會公眾號上發佈,號召會員各單位各盡所能,為抗擊疫情建言獻策,當晚就有21家會員單位積極響應。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第二天,天還沒亮,他望著病床上還沒睡醒的老父親,疫情已經容不得他多想,眼含熱淚在父親的床前磕了一個頭,就在夜色中匆忙趕回棗莊的單位,投身到助力抗擊疫情的一線戰鬥中,在此後的二十多天,他一直沒能回家照顧老父親,每天都奔波在助力抗擊疫情的一線。在一線,風雨擔當萬里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張琦先後在市汽車協會和高新區新階層組織捐款捐物的獻愛心活動就有40多次,價值80餘萬元。他克服惡劣天氣,自駕車行程達六千多公里,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送去了消毒液、酒精,口罩、蔬菜、方便麵,火腿腸,水餃,白條雞,水果,牛奶等物資。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在他的積極組織下,累計向全市防控一線值守點、被隔離的小區捐贈蔬菜3000份、消毒液2000份;多方籌措,擔當作為,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了價值30多萬元的空氣淨化器,正泰電器,方便麵、牛奶、速凍水餃、雞肉等生活用品,讓被隔離的居民和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這些愛心活動大大激發了一線值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增強了一線人員的必勝信心,為全市一線值守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新媒體,聚力抗疫正能量為防止疫情負面信息的傳播,張琦會長不顧白天組織物資助力抗疫跑一線的辛苦和勞累,晚上又積極組織新階層和汽車協會新媒體的宣傳力量,充分利用新媒體及時傳播官方發佈的權威信息和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目前在他的帶領,已先後向社會發布主流媒體最新信息2000餘條,及時傳遞正確輿論信息,防止疫情負面信息的傳播,凝聚起網上戰“疫”的正能量。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他還組織新階層會員單位棗莊市大漠書畫院與齊魯(棗莊)律師事務所黨支部,舉辦了《“戰疫情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書畫作品網絡展》,共收到106位書畫作者發來作品315幅,挑選優秀作品分九次進行集中網絡展覽,為疫情防控疏導心理、穩定情緒、提振信心,貢獻了統戰力量。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疫情不止,助力防疫的責任不止,張琦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了一個政協委員和企業家擔當,用支援和愛心傳遞著溫暖和力量,用新媒體平臺傳達著必勝的信心和勇氣,在他的示範帶領下,棗莊高新區新階層和市汽車行業協會助力防疫的旗幟仍在路上飄揚......

疫情防控勇擔當   愛心奉獻在一線——記棗莊市政協委員 張琦

“視聽齊魯”新媒體中心 | 總編輯:傅正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