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實施,加快“成眉同城化”進展

《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日前經眉山市政府批准實施。“我們將圍繞建設開放發展示範市和率先實現成眉同城突破,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突出‘天府公園城、眉山創新谷’總體定位和‘一核兩翼’空間佈局,將眉山天府新區打造成為全市開放創新引領區、成眉同城突破區、綠色生態樣板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美好生活示範區。”眉山市委副書記、天府新區眉山黨工委書記黃劍東說。

  “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包括彭山區和仁壽縣12個鄉鎮,規劃面積530平方公里。”據黃劍東介紹,2014年10月2日,四川天府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眉山片區有94平方公里進入核心區,即仁壽縣視高鎮和彭山區青龍鎮。兩鎮一東一西佈局,形同“啞鈴”。

  2017年11月,眉山市委提出“做強一帶”戰略部署,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環天府新區經濟帶”,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發展“塊頭”增加5倍以上,“啞鈴”頓時變身成為“大鵬”。

  2018年,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核心區實現GDP123.8億元、增速達1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7.6億元,增速達33.3%,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據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主任梁磊介紹,按照“天府公園城、眉山創新谷”的戰略定位,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將圍繞“一核兩翼多點”,以科技創新和高技術服務、國際會展、總部經濟3個主導產業為支撐,以文創旅遊、高端商務、高科技農業3個特色產業為擴充,重點培育青龍、視高、臨空三大發展引擎。


《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實施,加快“成眉同城化”進展


  “一核”即天府眉山核心區。以視高為核心,緊密對接成都高新區、天府科學城,充分發揮自身山水資源優勢,打造以總部經濟、電子信息、數字經濟和高端服務為主導的創新服務核。

  “兩翼”中,西翼為天府眉山高端產業區。以青龍為核心,依託傳統制造業走廊本底和獨有的交通區位,推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先進材料“三業並舉”,打造現代工業園區“眉山版”和輻射西南乃至全國的現代物流基地。

  東翼為天府眉山臨空經濟區。以向家為核心,依託臨近天府國際機場和空港新城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臨空製造,國際服務貿易、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高端綜合臨空服務業,與成都共同打造“大臨空經濟區”。

  多點,即打造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範圍內的多個特色小城鎮和田園綜合體。

  三擎驅動,“兩翼”振翅,天府眉山,整裝待發。

  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還主動融入四軸,以期獲得發展加速度:西部片區融入成德綿眉樂城鎮發展軸;中部片區與成都共同構建成眉一體發展軸;東部片區對接龍泉山東側產業帶和成渝國際創新發展軸,融入大臨空格局。


《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實施,加快“成眉同城化”進展

  立足“高端、智能、融合”理念,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正由昔日工業園區向國家級新區加快轉型升級。2018年,該片區在建重點項目56個,總投資1869億元,新簽約重大項目17個,協議總投資2505.3億元。

日前,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眉山市自然資源局組織舉行成眉同城化發展專題對接協調會。會上討論了《成眉同城化空間發展規劃》初步方案,標誌著兩地同城化發展再提速。

  規劃方案結合成眉兩市同城化發展現狀,提出發展目標與發展指標,從兩市如何共同提高國際影響力、綜合競爭力、全球吸引力及市民幸福感四個方面提出了規劃策略,對重點毗鄰區域提出發展指引。

  下一步,兩地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將深化完善規劃方案,發揮成眉資源優勢,強化項目支撐,為成眉共同打造以公園城市為特色、高質量發展的同城化示範區奠定堅實的規劃基礎。


《眉山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實施,加快“成眉同城化”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