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縣職田鎮壯大龍頭企業擴大增收渠道

旬邑縣職田鎮發揮鎮域優勢,突出特色產業發展,以壯大集體經濟收入為目的,加快土地流轉工作,建設“關中菜園”萬畝蔬菜孵化基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產業扶貧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旬邑縣職田鎮壯大龍頭企業擴大增收渠道

針對旬邑縣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晝夜溫差大,環境無汙染,發展高山冷涼蔬菜得天獨厚的優勢,2018年,旬邑建農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在職田鎮馬家堡村流轉土地2000多畝,採取“企業+基地+群眾”的創新經營模式,建成了以種植韓國蘿蔔、豇豆、紫甘藍為主的高山冷涼蔬菜基地。基地與41戶貧困戶10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簽訂了分紅協議,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方式為群眾致富增收開闢了新的通道,為100多名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使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去年一直在這裡務工,他告訴記者,“我把家裡的5畝地,全部都流轉給關中菜園,並且去年一直在這裡務工,大概一年就能收入2萬。”

旬邑縣職田鎮壯大龍頭企業擴大增收渠道

馬家堡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張亞介紹說:“去年村上流轉了兩千多畝地,流轉費用將近170萬元。菜園建好以後,村上許多貧困戶和群眾都在這裡務工,下來收入大概是60至70多萬元,總體收入就是200多萬元。今年菜園面積增加了,群眾收入也會隨著增加。”
經過去年的初步實踐探索,關中菜園萬畝孵化基地極大的調整了職田鎮產業結構,實現了企業、村集體、群眾的互利共贏。今年,基地相繼在馬家堡周邊的村子繼續流轉土地8000畝,種植規模達到了10000多畝,同時也相應的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

旬邑縣職田鎮壯大龍頭企業擴大增收渠道

旬邑建農家庭農場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建農介紹說:“今年流轉了1萬多畝土地,每畝地流轉費是800元錢,總體就是800萬元,勞務費用估計支出在1000萬元左右。”
目前,基地土地流轉已經全部到位,建成了四座育苗大棚,職工宿舍、冷庫正在緊張建設當中,預計將於四月中旬開始種植各類蔬菜。
旬邑縣職田鎮政府鎮長毛小鵬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把關中萬畝菜園打造成為全鎮的龍頭涉農企業,全程提供優質服務,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政策資金,讓企業能夠落地生根,為全鎮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記者/張康 楊興 編輯/張瑩 責編/張康 監審/井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