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拯救整艘潛艇,他親手淹死自己的26名戰友!

1937年,美國開始建造重牙鯛級潛艇。1939年3月,該級潛艇5號艇“角鯊”號建造完成,開始試航。5月23日,“角鯊”號準備進行交付服役前最後一次試航。

這次試航的主要科目是快速下潛。試驗這一科目時,潛艇要打開通海閥。就在這時,艇長接到緊急報告:潛艇進水了!原來,海水順著潛艇的通風系統灌入了潛艇後部發動機艙。這時潛艇後部艙室內有31人,大家都試圖通過蓄電池艙的水密艙門逃命。但時間顯然來不及,如果等這些人都逃到前艙,那海水也會灌進來。危急時刻,一名電工下士立即關閉了水密艙門。這樣,後部艇艙只有5人逃出,其餘26人被淹死。親手淹死自己的戰友讓那位下士悲痛欲絕,但為了拯救整艘潛艇他沒有別的選擇。

為了拯救整艘潛艇,他親手淹死自己的26名戰友!

這時潛艇已經坐沉在海底,全艇還有33人倖存。“角鯊”號此時毫無辦法,只能放出失事浮標等待救援。失事浮標隨後被“角鯊”號的同級姊妹艦“鋸鮋”發現。

接下來,這一海域內的所有海軍和海岸警備隊艦船都被動員參加救援。美國“獵隼”號潛艇救援艦帶著救生鍾從300多千米外的紐約趕來。18個小時後,“獵隼”號趕到,開始使用救生鍾救援。這是美國海軍第一次使用救生鍾。救生鍾是一個看起來像鐘的潛水艙,一端連接到潛艇救援艦上,一端對接到潛艇。等到潛艇人員進入到救生鍾後,潛艇救援艦再將潛艇人員拉上救援艦。

為了拯救整艘潛艇,他親手淹死自己的26名戰友!

救生鍾第一次救起7個人,接下來的兩次下潛每次救起9個人,最後8人救起時,距離潛艇失事已經過去了36小時。

這是美國海軍二戰前最大的一次潛艇救援行動,不僅最終救起了全部33名倖存者,而且為以後的潛艇救援積累了寶貴經驗。2個月後,“角鯊”號被打撈出水。經過不到一年的修復,該艇於1940年2月重新服役,編號不變,仍為SS-192。但美國海軍顯然覺得“角鯊”這個名字太不吉利了,於是將其更名為“旗魚”號。

為了拯救整艘潛艇,他親手淹死自己的26名戰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旗魚”號披掛上陣。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和中期,“旗魚”號多次成功擊沉由日本驅逐艦艦隊護航的大型貨輪。包括飛機運輸貨輪“加谷川丸”等。

在這些戰鬥中,“旗魚”都沒有受到太大損傷,但也沒有擊沉日本軍艦。然而到1943年末,“旗魚”號在軍艦上“開葷”的時刻來了。

為了拯救整艘潛艇,他親手淹死自己的26名戰友!

1943年12月21日,“旗魚”號在橫須賀東南400千米處觀察到了一支日本艦隊。這是由日本巡洋艦和驅逐艦護航的“衝鷹”號航母編隊。

“衝鷹”號航母是日本大鷹級航母的三號艦,由“新田丸”號豪華郵輪改造而成。“旗魚”號對這個目標極為興奮,以至於她冒著被日本驅逐艦擊沉的危險持續跟蹤“衝鷹”號,三次發起攻擊,最終用6枚魚雷擊沉了“衝鷹”號。最終,“旗魚”號再度在日本驅逐艦的圍剿下逃生。1945年10月,“旗魚”號退出戰鬥序列。1948年,“旗魚”號退役。隨後該艇部分艇體在費城被永久保存。

特別鳴謝出處:微信公眾號“戰艦世界”

整理再創作:虎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