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最近,最近網絡上有句流行語,叫“等疫情好了,我想到武漢看你”。目前,湖北疫情已經連續幾日零增長,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湖北應該得到更多的關心。所以,這期我們推薦一款老酒---特製黃鶴樓酒。


1、南樓北汾,酒中翹楚“漢汾酒”


特製黃鶴樓酒為清香型白酒,歷史上,特製黃鶴樓酒與山西汾酒名聲並駕齊驅,被民間譽為“南樓北汾”。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特製黃鶴樓酒歷經了“漢汾酒”、“特製漢汾酒”和“特製黃鶴樓酒”等名稱。


年代較近的特製黃鶴樓酒是玻璃扁瓶,瓶蓋是旋轉的金色鋁蓋、瓶蓋較長,它的瓶頸跟瓶蓋一樣都是稍長一點的,再往下看便是白底的瓶標,酒度為54度,沒有容量標識。


同屬於清香型白酒的黃鶴樓,卻能區別於其他香型獨樹一幟,除了地域、氣候等因素,獨一無二的還要數它的工藝。


黃鶴樓酒經過數個世紀的演變洗禮形成了它特有的釀造工藝,以水、高粱、小麥、玉米、糯米和大米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踩制的清荏曲、紅心曲、後火曲為糖化發酵劑。


釀製時,熱水打漿,掌握適當入池水分,採用地紅分離低溫緩慢發酵,石板封缸的工藝,回沙、回酷、斷吹回酒、緩火蒸餡、掐頭去尾、再量質摘酒、分級貯存;加上武漢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環境和水質條件為美酒的釀造提供了優越的環境,這一切共同孕育出特製黃鶴樓酒優雅、獨特的風格。


特製黃鶴樓屬清香型大麴白酒,酒液清澈透明,酒香清雅純正,酒質醇厚諧調,入口綿甜爽淨,飲後怡悅提神。


2、特製黃鶴樓酒的歷史變遷


現在見到的最早的特徵黃鶴樓酒是上個世紀60年代國營武漢釀酒廠出廠的漢汾酒。那時漢汾酒的瓶身上還有“青島啤酒”的字體,這是當時回收瓶子再利用而生產的酒。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1977年,武漢市釀酒廠更名為武漢酒廠,生產出的黃鶴樓酒同時標有“漢汾酒”標識,該酒酒標的黃鶴樓圖案為三層樓黃鶴樓,樓外有一仙鶴展翅遠飛,對於這款酒,市場的存量也很少。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到了80年代中期,漢汾酒商標上的三層樓變成了五層樓,展翅遠飛的仙鶴從一隻變成了兩隻,其他的標識大致相同。從時間軸上,黃鶴樓已在原址上覆建,樓體也由清同治年間的三層樓變成了現在的五層樓。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漢汾酒過後,就是特製漢汾酒。特製漢汾酒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採用的是長玻璃瓶型以及紅塑蓋封口。這種類型的特製漢汾酒一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方才停止生產。該酒市場存量同樣稀少。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80年代中期特製漢汾酒和晴川特製黃鶴樓,那個時候的晴川飯店是武漢的地標,是當時武漢市最高的建築。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特製漢汾酒”逐漸過渡為“特製黃鶴樓酒”。


當時特製黃鶴樓酒採用的是扁玻璃瓶型, 瓶身與酒標設計和諧,20世紀80年代末,主流的扁玻璃瓶型黃鶴樓酒有了一定的變化,瓶頸拉長。


酒中翹楚“特製黃鶴樓酒”

來源網絡

1990年左右,特製黃鶴樓酒封口由塑蓋逐漸改為金色長鋁旋蓋。1991年後,酒標上的酒廠名稱由武漢酒廠改名為黃鶴樓酒廠。此類特製黃鶴樓酒在市場上較為常見。


3、古井併購黃鶴樓酒,黃鶴樓酒進入新舞臺


2003年,黃鶴樓酒廠被天龍公司收購,更名為“武漢天龍黃鶴樓酒業有限公司”。2016年4月,古井貢酒與天龍黃鶴樓酒業正式開啟戰略合作,開創“中國雙名酒”新格局。


由此黃鶴樓酒開始重樹清香型白酒金字招牌。2016至2017年,黃鶴樓酒業開展“迴歸大清香”工程的科技攻關,全面迴歸古法釀造工藝,延續老一輩釀酒人的匠心精神,弘揚漢汾清香型白酒經典。


2018年,黃鶴樓酒業實現10億元銷售,較2016年提升了4億。黃鶴樓酒業也逐漸從默默無聞走向新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