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優質稻綠銀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全季產量達850公斤以上

再生稻推廣應用前景:再生稻是利用頭季稻收穫後的稻樁,經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發,長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季不需播種、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省種、省工、省肥、省水、省藥,投資少,生長期短,只需60多天就能獲得300kg/畝左右的產量。這項技術主要適於種一季稻季節有餘而兩季不足的地區,充分利用光、溫、水資源,有利於規模種植大戶減少勞力和生產投入,提高水稻種植效益。

湖南省優質稻綠銀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全季產量達850公斤以上

綠銀佔作再生稻栽培的優勢

(一) 生育期適中:在湖南省作遲熟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9.4 天,比對照天優華佔短2.1 天,滿足再生稻生育期要求。

(二) 再生能力強:腋芽再生能力強,且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有利於第二季產量增加。

(三) 株型適中:株高111.1 釐米,植株整齊,分櫱力中等,抽穗整齊。葉色濃綠,葉片細長,劍葉挺直,落色好。

(四) 抗逆高產:兼顧抗高溫、抗倒、抗病特性。抗稻瘟病:稻瘟病綜合指數 2.2,抗白葉枯病:白葉枯病 3.6 級。中抗紋枯病:紋枯病 3 級(為數不多的抗紋枯病品種)。耐高溫:田間調查,在今年早播遇到高溫的情況下綠銀佔結實率高達90%以上。頭季稻產量可達650公斤,第二季產量可達200公斤以上,全季產量可達850公斤以上。

湖南省優質稻綠銀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全季產量達850公斤以上

(五) 米質優: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0.3%,粒長6.6 毫米,長寬比3.2,堊白度1.3%,透明度1 級,鹼消值7.0 級,膠稠度60 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7%。米質綜合定級為部頒標準二級優質稻。兩個位點嵌入泰國香米(茉莉新佔)基因,口感軟而不粘,松香可口,入口回甘,冷飯不回生。

特徵特性

在湖南省作遲熟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9.4 天,比對照天優華佔短2.1 天。株高111.1 釐米,畝有效穗20.5 萬穗,每穗總粒數144.2 粒,結實率85.2%,千粒重25.8 克。抗性:葉瘟2.9 級,穗瘟3.4 級,穗瘟損失率1.4 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2.2,白葉枯病3.6 級,稻曲病7.0 級。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5%,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0.3%,粒長6.6 毫米,長寬比3.2,堊白粒率6%, 堊白度1.3%,透明度1 級,鹼消值7.0 級,膠稠度60 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7%。米質綜合定級為部頒標準二級優質稻。

湖南省優質稻綠銀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全季產量達850公斤以上

栽培技術

(一)頭季管理:

1、適時適量播種:在3月20日-4月10日進行播種,確保在8月10日左右收割,再生稻在9月中旬齊穗。每畝手插秧1.5公斤,拋秧2.5公斤,機插秧2.5公斤,直播3公斤。(警惕4月上中旬的倒春寒,用種量稍有增大)。

2、浸種催芽:播種前最少要將種子翻曬2至4小時,可選擇晴天、太陽光線強,09:00 後曬半天或一天,曬種時要注意曬勻、多次翻曬,使種子受光受熱均勻。先用25%咪鮮胺(使百克)乳油2500~3000倍液浸種8--12h,再用清水洗乾淨種子後,最後用清水浸種24小時,日浸夜露。再採用網袋催芽,種子消毒也可在播種前2小時用拌種劑拌種,用“亮盾”精甲.咯菌腈等,拌種後稍微晾乾1-2小時,即可播種。

3、培育壯秧:再生稻可用拋秧、機插秧或手插的方式;秧齡:拋秧20-25天,機插秧18-25天,手插秧不超過28天,可在秧苗2葉1心時每畝用50-80克的15%多效唑噴施,做到促根、增櫱、壯苗。

4、合理密植:株行距6×7寸左右,畝插1.2-1.5萬穴,每穴插3-4苗,基本苗保證在5.5萬以上,保證頭季和再生稻有足夠的有效穗。

湖南省優質稻綠銀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全季產量達850公斤以上

綠銀佔

5、科學管水:做到薄水插秧,寸水護苗,淺水促櫱,苗夠曬田,曬田達標後間歇灌水,保持溼潤,孕穗揚花期保持水層增溼度,提高結實率,齊穗後乾溼交替到成熟,增粒重防倒伏。第一次曬田時間在插秧後20~25天,苗數達20萬苗時,要及時曬田,曬到腳踩不粘泥。頭季稻齊穗後20天左右施催芽肥,追肥後讓水層自然落幹,進行第二次曬田。第2次曬田要輕曬。

6、合理施肥:每畝施45%複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底肥;插秧後5-7天畝施尿素6--8公斤作分櫱肥;曬田覆水後,每畝追施5公斤複合肥,5公斤鉀肥作穗肥。在頭季稻齊穗後20天左右(收割前7天左右),田間保持水層畝施尿素5-6公斤、氯化鉀5-6公斤作催芽肥,保持頭季稻功能葉青綠。

7、病蟲防治:結合當地植保部門病蟲害預報,及時防治二化螟、稻飛蝨、紋枯病、稻瘟病,保證前季產量,為再生稻高產打下基礎。

湖南省優質稻綠銀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全季產量達850公斤以上

綠銀佔

8、及時收割:水稻成熟度為80%-90%左右時收穫;頭季一定要青杆活杆收割,否則無再生能力。必須在8月10日左右收割,最遲不能超過8月15日。留樁高度:8月10日左右收割時,宜留樁25-27釐米;以後收割的留樁30-40釐米。收割後及時處理稻草、扶正稻樁。

(二)再生管理

1、水肥管理:收割以後不得立即覆水,應曬田2-3天后傍晚覆水2-3cm(水不能太深),覆水時每畝施5公斤尿素,讓其自然落幹,後期讓其乾乾溼溼(灌跑馬水),待再生苗長至4-5cm長時畝施(15-15-15)NPK的複合肥15公斤,始穗期至齊穗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再生抽穗1/3左右每畝施 “920”1克+蕓薹素2包,防治包莖,提高抽穗整齊度。

2、病蟲防治:再生稻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稻飛蝨、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防治時間為頭季收割後15天左右。

3、及時收割:再生稻上下位芽分化時間不同步,生育期長短不一,待全田完全成熟後再進行收割。

來源:隆平金谷,作者:湖南事業部,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