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今賣不上30元,養殖戶:虧本還賣不掉

對於農民來說,不管是種植或養殖,機遇與風險都是並存的。跟風種植或養殖是一些農產品出現滯銷的因素之一,看到一些能掙錢的項目,並且有活生生的例子擺著,就會毫不猶豫地投入進去,已經成為常態。近幾年一直有人議論"致富經"是否靠譜,因為大部分沒有經驗的農民朋友,投入了致富經講述的項目後,都虧了錢。其實種植或養殖難度小,又能創造很高的經濟效益的項目,只能說是少之又少。

僅2年價格跌去2/3,如今賣不上30元,養殖戶:虧本還賣不掉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水產品,就曾經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個。它就是筍殼魚,學名雲斑尖塘鱧,因為顏色與竹筍的殼相似而得名,但它與沙塘鱧長得很像,屬於塘鱧科的魚類。在2年前,也就是18年夏季之前,筍殼魚的市場價格一直處在高位,一度逼近90元一斤。筍殼魚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國內養殖,但直到2006年左右才實現規模養殖。

僅2年價格跌去2/3,如今賣不上30元,養殖戶:虧本還賣不掉

說到筍殼魚的美味,除了肉質細嫩鮮美之外,就不得不說筍殼魚是有磷的淡水魚中,骨刺極少的魚類之一。加上筍殼魚營養價值高,富含粗蛋白、18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在養殖技術尚未普及,市場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筍殼魚的售價一直處於高位。即使是不斷有人加入到養殖行業,但技術仍需摸索,隨著市場需求與供給量同步增長,也令筍殼魚的價格在2018年之前,一直處在高位。

僅2年價格跌去2/3,如今賣不上30元,養殖戶:虧本還賣不掉

隨著水產養殖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工養殖魚類的價格不斷下跌。使得不少養殖戶選擇改養利潤更高的筍殼魚,無獨有偶,一時間很多養殖戶都跟風投入進來。使得2018年冬季的筍殼魚市場價格跌到40元左右,直接跌去高價時的一半。與此同時,筍殼魚也打開了更大的市場,因為40元的市場價位與桂花魚差不多,成了餐館、飯店的常見菜。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有很多養殖戶棄養,同時又有很多養殖戶入局,使得筍殼魚一直處在40元左右的區間。

僅2年價格跌去2/3,如今賣不上30元,養殖戶:虧本還賣不掉

但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很多以餐飲業為主要消費市場的魚類產生了巨大的打擊,筍殼魚也沒能置身事外。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很多餐館、飯店停止營業,筍殼魚根本賣不動,更不用說是啥價格了。如今疫情得到控制,市場逐漸恢復,壓塘的筍殼魚也開始在市場上走貨,但積壓太多,使得筍殼魚的市場價格處在27元左右,還上不了30元,對比兩年前的高價跌去了2/3。


僅2年價格跌去2/3,如今賣不上30元,養殖戶:虧本還賣不掉

市場價27元,到了養殖戶那,塘頭價就只有20元左右了,這也觸到了筍殼魚的養殖成本線。在魚塘裡養殖時間更長的筍殼魚成本更高,20元的塘頭價對部分養殖戶而言,已經是虧本售賣,如今餐飲業沒有完全恢復,想要短時間將壓塘的筍殼魚賣掉,難度不小,更別說全部賣掉。繼續投食喂料是無奈之舉,也增加了成本。因此喜歡吃筍殼魚的朋友,可以幫幫養殖戶,買了就能降低養殖成本,而且如今的價格已經相當便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