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後,怎樣抄底才最有效?

最近半個月以來,A股經歷了一波快速的下殺,幾個重要寬基指數,如上證指數、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均擊穿了2019年寬幅震盪區間的重要支撐位。

要知道,2019年這幾個指數寬幅震盪區間的支撐位是久經考驗的,連今年2月3號A股處於新冠肺疫情最恐慌的時刻,也沒有真正擊穿這幾個支撐位。

股市跌到現在這個位置,確實有不少品種的價格處於一個很低的位置了,最近我們在各財經論壇聽到最多的聲音,也正是“抄底”。

這篇文章呢,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一種如何抄底的思路,或者說方法,希望能對想去抄底的朋友起到一點小幫助。

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就是:依託支撐價位連續買入。下面我具體說:

因為我主要做指數基金投資策略的,所以這裡我以股票指數為例,這個方法對個股也是適用的,但有效性可能沒有股票指數強。

這裡我以這波跌幅最大的核心寬基指數上證50為例進行說明:

股市大跌後,怎樣抄底才最有效?

上證指數在2019年以來在2700的價格處獲得了強支撐,期間4次考驗2700都沒有有效跌破,包括2月3號國內疫情最恐慌的時刻也沒有有效擊破2700這個支撐位。

經歷的考驗次數越多,支撐位越牢固,所以當上證50跌到2700附近時,已經是在震盪區間第5次了,這時候,我們應該毫不猶豫的抄底,而上證50還在2800甚至2900時,就不應該急於抄底。

假設我們在這次上證50第一次跌到2700時(也就是3月16日,本週一)買入50ETF抄底,結果第二天上證50就跌破了2700,最低到2629,這時候該怎麼辦?要不要判定抄底失敗,止損出局?

我的回答是對於上證50這種高股息率且估值極低的品種,不要止損,而是等待下一次價位更低的抄底機會。因為它的真正底部即使不是這裡,也不會太遠。

有效跌破2700之後,上證50的支撐位將下移,下一步考驗的價位就是2350了,2350是2018年上證50熊市末端震盪區間的支撐位,如果上證50來到2350了,我們應該第二次買入抄底。

依此類推,每到一個支撐位(更準確地說是可能底部)就買入一份,這就是我所說的抄底方法:依託支撐價位連續買入。

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抄底方法。

這個抄底的方法大致思路如上所述,其他股票指數也可以用類似方法進行抄底,但是實際應用中,切記必須同時結合估值、盈利等指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方面,該品種適不適應這個方法要結合估值考慮,比如2015年跌到3600點的創業板就不能用這個方法,因為它的底部在哪,完全看不到。

另一方面,底部測算時也應該結合盈利來考慮,上證50在2018年的2250點和今天的2250點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上證50背後的企業每年都在盈利,按理上證50也應該跟隨企業盈利有一個自然抬高。

。。。

熟悉我網格定投策略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上面闡述的方法就是我在網格定投策略中定投買入時所用到的方法之一,網格定投策略更多內容可以查看文章:網格定投策略詳解:從原理分析到實戰。

最後說明一下,我在這裡介紹的抄底方法:依託支撐價位連續買入,只是眾多抄底方法中的一種,自然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也並非讓大家都用這種方法來抄底,而是希望給大家在抄底時一種思路。


股市大跌後,怎樣抄底才最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