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盧梭曾經說過:“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每個孩子的成長的道路上都是需要吃苦的,因為吃苦能夠磨練孩子的秉性,如果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那麼孩子將來走向社會,就被苦擊垮

央視名嘴白巖松在教育孩子上也表示:想要教育好孩子,那麼就要讓孩子“吃苦”。孩子可以怕吃苦,但是不能怕面對苦,面對苦時不退縮要挺住,這才是優秀的孩子所具備的。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缺錢的苦

只有讓孩子吃過缺錢的苦,才能夠讓孩子珍惜現在不易的生活。

就像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樣,他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平時他只給孩子提供生活費和教育費,孩子的零花錢都是需要自己去掙取的,

特朗普的大女兒便是如此,在特朗普缺錢的苦中,她在6歲時便學會了理財,上高中就開始當模特賺錢,在大學畢業後,還通過自己的能力去闖世界。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現在很多人都說:“有錢人在刻意讓孩子吃苦,窮人還在談富養。”

孩子遲早都是要出去闖蕩,還不如讓孩子知道缺錢的苦,讓孩子認識到金錢與收穫的關係,體會到自食其力的興奮感,讓孩子懂得控制慾望,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失敗的苦

人的一生輸的時候總要比贏得時候多,父母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走向成功,還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在《白說》上講述:每年都會招收幾所名牌大學提供的簡歷,在挑選的時候,他挑選了一個不太優秀的女孩,因為在簡歷中他看到了女孩考驗受挫調整心態漫長努力的過程。

白巖松感嘆道:“只有受到過很多表揚,卻也能經歷很多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對前程未卜的人生。”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所以父母不要一味的教孩子如何追求贏,而是要告訴孩子,勝敗乃兵家常事,輸贏是人生常態。只有讓孩子坦然的面對失敗,孩子的人生才不會輸在一次次的失敗上,而是能夠絕地反擊,從而笑到最後。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讀書的苦

老人常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

就像北大博士李琳成為了南方醫科大學的教授一樣,她在其中擔任了博士生的導師,學院提供90萬年薪,還有220萬的安家費,引來了很多人的羨慕。

但她如今的成就,都是她曾經過無數個奮鬥的日日夜夜所換來的,她十幾年來都是吃盡了讀書的苦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雖然沒有辦法改變命運,但是能夠改變人的思維;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容易走的路

很多的事情可能並不會有收穫,但讀書卻不一樣,只要有一分耕耘,那麼它便會踏踏實實地收到一分收穫

所以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讓孩子知道讀書奮鬥的汗水,終將成為孩子的底氣,累計成孩子向上攀爬的階梯,支撐著孩子看到更遠處的風景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想要讓孩子成才,那麼父母就要讓孩子多吃讀書的苦,薇薇為大家推薦一款書籍《兒童成長勵志系列全套》,這是一套能夠培養孩子優秀品格的成長寶典。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要想孩子成才,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當寶寶進入“閱讀敏感期”之後,家長就要重視親子閱讀了,這樣寶寶在敏感期時就能養成閱讀的習慣,等到有了識字能力後就能獨立閱讀,不然以後想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可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