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每當一場公務員考試結束過後,考生們都不禁哀嘆“世界上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出題人的套路”,覺得每道題目都套路滿滿,一不小心就掉進這樣或那樣的試題陷阱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出題人常挖的陷阱。


公務員考試是一場選拔性考試,目的是為了選擇最適合此崗位的人,而面對考公上岸情緒日益高漲的考生們,公務員考試只有在筆試的基礎上進行篩選擇優,因此出題人“挖陷阱”是必不可少的。不少考生由此發出感慨:“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松柏老師為了幫助大家識破出題人的套路,在這裡總結出公考試題上常出現的這麼幾類陷阱,供大家參考。


一、偷換概念類


這類陷阱通常以偷換主體關鍵詞、偷換時間概念、偷換範圍概念等作為干擾選項設置,比如:


①題幹中出現“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而選項會出現“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選項將“難”的概念偷換成“重要”;


②題幹中“我國將走向經濟中高速發展道路”,而選項變成“我國已經走向經濟中高速發展道路”,選項將“將要”偷換成“已經”;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陷阱選項】B。本題的主題詞“日本文字”與“漢字”,而B項的主題詞“日本”,偷換了主題關鍵詞,很多同學錯選B項,便是掉入了偷換概念的陷阱裡。因此,在做題時一定要將主題關鍵詞給圈注起來,一定要多加註意題幹給出的範圍及修飾詞,防止在選項中偷換成其他概念。


二、無中生有類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陷阱選項】A、B、D。A項與B項在文中沒有提及到,排除。D項過度引申,“向西方眾多知名大學學習”在文段中並沒有充足的依據,錯誤。很多考生可以一眼排除題幹中未提及的選項,但是經常會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斷而選擇具有引申意義的選項。因此在做題時一定緊跟題幹,摒除自己的主觀臆斷,火眼金睛識別“無中生有”的陷阱。


三、題目要求迷惑類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陷阱選項】A、B、C。題幹要求是“下列哪項對觀點不構成質疑”,則要選擇對此觀點具有支持作用的或者無關選項,通常考生們會忽略無關選項,這點在此類題型中一定要多加註意。


四、資料誤讀類


松柏講行測三: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命題套路


【陷阱設置】很多考生在做資料分析時普遍會慌亂,一是因為考試時間緊迫,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做出更多的題;二是考生不想在資料分析上多浪費時間,因為怕自己一旦深究,就會陷入資料分析的計算中去,浪費更多時間。


因此,出題人會抓住考生這一心理,在題目和資料上設置陷阱,而這種陷阱經常出現在資料分析最後一題綜合分析題中。其實題目本身的計算難度並不大,但其迷惑性卻不可小覷,原本就心如貓抓的考生草草地一眼掃過資料,此時就非常容易誤讀資料,抓取錯信息,從而選錯答案。


所以,要想資料分析拿高分的考生們一定要靜下心來,仔細閱讀題幹要求和對應的資料內容,千萬要小心出題人設置的資料誤讀類陷阱!


掌握公務員考試出題人的套路才能更好把握做題節奏及正確率,各位考生在平時練習刷題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總結錯題,認真思考命題人到底設下了哪一個陷阱,舉一反三,爭取下次遇到這種陷阱時巧妙避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牢牢掌握命題人出題套路,那你將不會再害怕被套路住,也一定能在公考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通關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