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一天,一個HR朋友向我訴苦:“我花了三個多月好不容易招到的候選人,發offer後竟然被拒了!你趕緊幫我分析一下究竟問題出在哪?”


相信大多HR都曾遇到過這種情況,會習慣高估對方接受offer的可能性,認為候選人一旦被錄用就會接受offer。尤其是在面試結束後,會不自覺地把對方代入“肯定會接受工作”的模式。


因此HR通常會將重點放在面試上,重視候選人與崗位匹配程度等問題,而忽視offer發放這個環節。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offer應該什麼時候發合適呢?


“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1

為什麼候選人拒絕你的offer?


候選人拒絕offer,一般有以下幾種體現:


offer發放後對方一直沒有回覆收到,等致電過去的時候,對方回答“不好意思,暫時不考慮了”;


offer發放後對方回覆收到,但卻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報到;


還有一種情況:沒有明確拒絕,但告知你TA個人發生了一些變化,通常是:


“我原來公司老闆找我談了一次,決定給我晉升,所以我就不走了。”


“我目前離職交接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可能沒辦法兩週內去報到,如果你們有合適的人選也可以另行考慮。”


“我想放鬆一下自己,計劃先去旅遊一下,估計至少要一個多月才能上班。”


……


這些情況出現很正常,而讓你抓狂的不是這些變化,而是你已經將offer發出的事實——你和公司都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局面。


這種被動的狀況不僅會讓老闆質疑HR的能力,還會由於人才不能及時到位,給公司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候選人之所以會拒絕你的offer,歸於一點,就是因為“對方早已有了變化”。


“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2


發放offer之前,這兩點一定要做!


在這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VUCA時代,HR的一項基本技能是“預見力”。體現在候選人的管理方面,就是你要對目標候選人可能發生的變化非常敏感。


瞭解對方是否發生變化,提前做出應對策略


做招聘的都清楚,市場上的優秀人才,他們不僅相對被動,而且在市場上停留的時間較短。


那麼,對這種候選人變化的提前瞭解和摸底,是HR要有意識捕捉的。


候選人的現狀有沒有變化,家庭狀況有沒有變化,原僱主有沒有變化,個人對提供職位的想法有沒有變化等等,都需要把握清晰。


假設你們面試愉悅,若對方發生了一些變化,你坦誠詢問時,對方也會對你的合理擔憂做出回應。


這個時候,你會知道你有幾成機會得到這個人,繼而可以提前評估是繼續等待TA的決定,還是開始安排其他候選人。


“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瞭解對方真實的“意願程度”,做出明智決定


HR往往會忽視或高估對方對這份工作的“意願程度”。


面試的時候交談得不錯,HR就認為對方會接受offer。除了後續可能發生的變化,對候選人面試結束後最新的“意願程度”的把握也特別重要。


那麼,HR應該如何與對方溝通談判,才能把握對方意願度的強弱,做出正確的決定呢?


“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首先,詢問對方對這份工作和公司的意願。


比如:“您好,感謝您來參加面試,想和您初步溝通一下面試的情況。目前綜合評估下來公司對您還是比較滿意的,但不知道您對我們公司整體的看法如何?鑑於這個崗位的重要性,我想了解一下,您現在加入我們公司的可能性多大?1~10分的範圍,10分是最高分,如果我們給出offer,您有多少分的動力加入我們呢?”


為什麼要以量化的方式來詢問?因為如果不引導對方進行明確的衡量,大部分候選人都會以“還行,還可以啊,挺好的”來應付,而你根本就不清楚對方最真實的想法。


量化的方式能讓對方更理性、更坦誠地做出反饋。


其次,詢問對方何時做出決策,促進合作儘快達成。


當你瞭解到候選人整體的工作意願,如果沒有及格,就是一個預警的信號,需要你為此做深入溝通,瞭解情況,或及時做出調整與安排。如果是及格分,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讓對方就自己的意願做出證明。


比如:“如果我們今天給您發offer,按照公司的規定一般是在3天內答覆,您覺得您什麼時候可以給出接收答覆呢?根據咱們面試時的溝通與公司對這個崗位的要求,需要您兩週內到崗,您覺得可以嗎?”


這樣一來,一方面明確了公司對這個崗位的要求,表達了對對方認真對待這個決定的期望,另一方面也能從對方的回答中更加確定TA對這份工作的意願程度。


如果對方回答確認offer的時間沒有問題,只是離職交接的時間需要至少一個月,這個時候就不要強勢地和對方談判報到時間,而應確切地瞭解對方是否是真的有困難。


真有困難的,若你能給予對方合理的報到時間,讓TA處理好或者原僱主,或者是家庭,或者是個人方面的事務,他們會非常感激,為未來的入職體驗奠定了非常積極的基調。


“我被升職了,不走了” offer發出後被拒,HR如何更有預見力?


最後,是關於薪酬福利的確認,解決候選人的後顧之憂。


一般候選人通常期望聽到HR對這個崗位的明確的薪資報價,而不是自己提出期望薪資。


所以你可以問:“給出什麼樣的薪資,您會接受我們的offer?薪資低於哪個值,您就不考慮了?”


這樣在面試的環節,HR已經能夠對候選人目前薪酬和薪酬預期有所瞭解,可以在offer發放之前根據對方的回答對最終的定崗定薪做作出決定,以便在符合公司預算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定。


同時,如果候選人對公司很感興趣,薪資要求相對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發offer之前,這些問題的溝通可以讓企業贏得談判的主動權。


作為HR,你不會希望候選人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情況下就接受offer,這不利於後期的穩定。所以,在offer發放之前,通過以上這些溝通,增強候選人加入公司的決心。


選擇是雙向的。要確保在給出offer時,候選人明確地和你說“是”。


如果得到的反饋是“否”,你也能及時採取措施,從而體現HR在招聘與候選人管理中的預見和管控風險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